校园足球成多国难题 改革之路任重道远

教育部:逐步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这种历史性的改革会给中国足球带来怎样的生机?这又会遇到什么样的现实问题?

2014-08-08 08:30 来源:禹唐体育整理 0 92931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表示,要在今年逐步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并将加大体育课的力度。这一“课改”决定,让社会各界为之振奋,不仅中国足球未来希望重燃,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体质,有望因此得到提升。这种历史性的改革会给中国足球带来怎样的生机?这又会遇到什么样的现实问题?


体育教育成多国难题


随着英国议会关于体育教育调研结果的出炉,体育课成了英国各大教育媒体报道的关键词。事实上,学生对体育课退避三舍并不是英国独有的现象,无论是以应试教育著称的亚洲国家,还是看中素质教育的美国各州,或者以高质量教育赚外汇的欧洲国家,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运动都是共同的难题。


英国:“学校认为数学比体育重要得多”


英国前任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2010年走马上任时提出,将保证小学生每周有两小时的体育课时间。2014年7月15日,戈夫被调任,他4年前承诺的目标仍未实现。


英国下议院教育委员会近期对英国300多个小学和初中的调研发现,只有43%的学校能保证学生每周有2小时的体育课。在2007~2008年同样的调查显示,这一比例为90%。调查还发现,每5个学校中,就有一个停止向其他学校的学生和社区开放运动场所和设施。


工党在戈夫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小学生体育课的措施,包括要求英超顶级足球俱乐部将5%的电视转播收入贡献出来,作为发展民间运动的项目基金。


学生运动不足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场地。2013年,英国《每日电讯》报披露,很多学校已将运动场卖掉换钱,收入则用来发展其他学科。除缺少场地,孩子们觉得运动无聊也是逃避体育课的原因之一。为让学生对运动感兴趣,英国南温布尔登默顿修道院小学别出心裁地为预备班到六年级的学生开设了一周的尊巴健身舞实验课,结果显示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直线上升。


美国:“他们嘴上说体育课很重要,却不付诸行动”


美国家长因孩子在学校得不到足够的体育锻炼,一气之下将学校和体育老师告上法庭。7月27日,美国旧金山法院审理了这样一宗案件。原告巴克·巴宾的孩子虽已长大成人,他仍对孩子读书时被抽条的体育锻炼时间耿耿于怀。


“很多学区经常性地忽略体育教育的法律法规。” 巴宾的律师唐纳德·德里斯科尔告诉《洛杉矶时报》,“他们嘴上说体育课很重要,却不付诸行动,直接导致了孩子得不到足够的锻炼。”


按照加州教育法的规定,除午餐和课间休息外,学校必须给幼儿园到六年级的学生提供每10天200分钟的体育课。巴宾的一纸诉状让加州的体育老师忙碌起来。各个学校必须上交教学记录,加州教育部门将会对照此前各学校提交的教学计划,查验哪些学校在体育课上偷工减料。


州政府在体育课上“下血本”,是因为2012年当地儿童肥胖率超过了美国的平均水平,小学学生中的“小胖墩”数量尤其惊人。很多家庭认为孩子在社区的马路上玩耍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学校的体育课变得更加重要和关键。“这可能是他们一天中唯一的运动机会。”加州教育状况报告的起草者玛丽亚·拉弗勒告诉《洛杉矶时报》。


“人们担心一旦你将孩子们带到户外上体育课,他们花在文化课上的时间就会减少,成绩就会下降。但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头脑往往也会更加敏锐。”查德说。


韩国:体育成“顺水人情”,期末考核十分“荒谬”


教育观察网站worldyannews透露,韩国高中不重视体育课,体育老师通常会把课程时间当成“顺水人情”送给备考的高三学生,让他们名正言顺地坐在教室学习。一些高三生整年都没上过一节体育课。


即便在学业相对轻松的小学和初中,韩国体育课的地位也相当尴尬。家住首尔瑞草区的朴女士的孩子正上小学,她告诉韩国《中央日报》:“孩子的时间表上,虽然每周有3节体育课,但其中两节都变成了读书课或写作课。”


近年来,韩国教育部门一直努力增加体育课的教学时间和多样性,但目前还没取得显著成果。韩国小学的体育课由教育部门统一规划,各学校除跳绳、足球、田径、羽毛球和简单的体操外,没有其他教学项目。进入初中后,学生们可以接触更加有技巧的运动项目,也仅仅局限在篮球,足球,手球,闪避球,排球,体操,田径,羽毛球中。


此外,体育课上也会显现出“性别差异”。多数情况下,男生选择足球、篮球等运动,而女生倾向于躲避球或体操。体育教师会在不知不觉中专注于男生而忽略女生。


一名匿名的韩国学生在雅虎网站上透露,即便如此,韩国学生最喜欢的还是体育课,因为这门课程不会留作业。当然,体育课也有期末考试,考试方式令很多美国年轻人大呼“荒谬”。以篮球为例,学期末的考核方式通常是学生投篮10次,命中的球数决定成绩的高低。


中国:足球场地和教师是“短板”


体育教师严重短缺,特别是足球专业的教师短缺,已成为“校园足球”发展的切肤之痛。各所学校都或多或少面临着专业体育老师不足的困境,其中会踢足球、足球专业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这是校园足球面临的一大难题。


体育老师们都去哪儿啦?难道是各所师范类大专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少吗?其实,并非学体育的毕业生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首先,教育局和各所学校给体育老师定的门槛儿高。众所周知,体育系学生,专业课成绩突出,文化课相对较弱,但他们考教师资格时,文化课考试和其他学科教师是一张卷子,也要考心理学和教育学,这对体育老师来说,就很吃亏。此外,在目前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各所学校把学生文化课成绩摆在第一位也很正常,有些学校文化课教师都不够用,体育老师就更被忽视了。


受到上述原因所限,许多师范类体育系毕业生由于进不了学校任教,不得不改行了。而许多学校也愿意实行外聘体育教师的做法,由于受到编制名额所限,一些体育老师即使受聘,但他们的工资待遇也会成为学校的额外负担,校方自然不愿冒这个险。


此外,场地的缺乏可能是“校园足球”推广所面临的最严峻也是最难改善的问题。城市的迅速发展,让钢筋水泥占去了我们太多的绿地;不断升高的大楼,已经把我们的校园越挤越小,对于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不少学校是有心无力。


家长的心态也是制约校园足球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中考和高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前途,因此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提高学习成绩上。“等我孩子考上大学,想怎么踢怎么踢。”而在韩日欧美,踢足球已经变成青少年一项纯粹的爱好,而许多中国家长送孩子去踢球更多的是一种投机行为。中国职业足球经历了一个浮躁的初期,职业球员收入高、待遇好,于是大量的足球学校应运而生,家长们纷纷送孩子去踢球,想让孩子以后挣大钱,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地被足球这项运动本身所吸引。这些家长的心态十分浮躁,一旦中国足球成绩不好了,他们对足球也就失去信心了。


“校园足球”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文进行推广,“校园足球”活动的推广也需要地方体育局和教育局联手进行。而当前的现状是:教育部门管学校,体育部门管竞技,对于搞好“校园足球”来说,两大机构的联手本来是一绝配,但现在体育和教育间的“围墙”,是阻碍校园足球开展的最大问题。原来的校园足球,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如何打通校园足球的“任督二脉”


教育和体育联起,增加师资投入


一位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学者说:“师资不足,的确是学校体育和校园足球开展的一个现实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一个是学校领导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引进和培养体育教师队伍方面下大功夫。另外,建议教育和体育两大部门联起手来,共同为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目前这个工作已经开展起来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不能再做表面文章和搞形式主义了,就拿阳光体育来说,其意义是轰轰烈烈搞一阵儿,然后就拉倒,还是长久扎实坚持下去?”


德国足球能重新崛起,就是在青少年足球上投入了大量的师资力量,英足总今年曾向德国足协取经,了解到一个令人惊讶的数据,从2000年开始,德国足协培养了超过1000名拥有欧足联二级教练证书的教练从事青少年足球,而英国只有100多人。中国的青少年足球师资就差更远了,即便有人拿到教练证书,也不愿投身校园足球,而是想着进入职业俱乐部。


在搭建和运行校园足球联赛体系的过程中,切忌锦标主义和功利倾向。搞校园足球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身体素质、团队荣誉感等,让孩子们通过足球获得健全的人格。其次才是考虑出足球人才的问题。如果把培养人才放在首位,就是本末倒置,结果就有可能出现弄虚作假,校园足球陷入功利化。


通过考试建立足球人才成长通道


动员孩子去球场,首先要过的就是家长关。几乎所有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都面临球员升学衔接问题。沈阳市足协秘书长范广会说,因为学业压力,踢球的孩子往往到了六年级、最晚到了初中就要退队。这样一来,前面的基础打得再好也是白搭。“校园球场里藏着不少好苗子,我们在校园足球计划推广的5年中,总会发现天赋超群的孩子,但和家长一谈日后走职业道路,十个有九个退却了。只有加强制度设计,通过招生考试政策疏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才能把优秀的苗子留在球场上。”


常年进行校园足球工作,范广会发现,很多家长陷入一种误区,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孩子才应该去踢球,“脑子不聪明的人能踢出好球吗?”踢球与学习这对“矛盾体”怎么能和谐共生?


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制度的建立,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希望。范广会认为,应该给校园足球多一点的时间和耐心,让有兴趣踢球的孩子有时间踢,有场地踢,有比赛打,培养青少年们的运动意识。


人民日报:校园足球 好事要抓实


关于发展校园足球的鼓与呼历时多年,其难点在于人财物的补强和相关细则的完善。


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曾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就有建立完善四级联赛的计划。时至今日,相关提法多了对日程的限定,也少了体育部门的参与其中。从组织球队到组织竞赛及专业训练一肩挑办联赛的教育部门是否行有余力?3年内实现定点校数量翻两番是否操之过急?


教师结构性缺编,尤其是体育师资力量不足,意味着庞大联赛体系对专业教练、裁判的需求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很可能招致比赛场地、训练设备等硬件条件成为四级联赛的掣肘;大打小、借“外援”、学籍与人分离乃至足球特招生可能存在的腐败等现象,需要严格管理予以杜绝;越发多元的评价体系、愈加频繁的体校普校交流,其对于足球小将的奖励仍只存在于教育系统内部,就业渠道尤其是职业俱乐部的“龙门”需要拓展有待相关部门布局谋篇。


凡此种种,阻碍着计划中的数据由纸面跃入现实。固然有不少学校凭借业界人士的支持或主管领导的热心取得成果,但放诸全局,自发自觉显然非长久之计。而仅凭后备人才或方便升学的期许,良苦用心也难免被功利色彩浸染。目前来看,发展校园足球是一项系统工程,难能毕其功于一役。


更进一步看,发展校园足球,还应立足运动之于成长的意义。“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在培养孩子的球技之外,校园足球更应关注锻炼体格以促进健康和以体育精神健全人格,这将更考验主管部门的行动力乃至社会呵护校园足球良好氛围的决心。


其实,发展校园足球不是一纸简单的行政命令就能做好的,校园足球发展必须制定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当然一项发展规划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从此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透露出来的信息,比如四级足球联赛机制的建立等,可谓是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做好校园足球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必须对校园足球场地的建设、训练时间、教练等问题,都需要有通盘的考虑,做到各个击破,这样校园足球发展才能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中国足球在世界足坛才能拥有与自己大国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为禹唐体育整理,来源:青年参考、沈阳日报、燕赵晚报、人民日报、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科技日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0人参与,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