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放弃”李娜的商业潜台词:网校产业链引资本方遐想无限

如今,私人资本、民营资本、上市公司甚至公办学院都将目光锁定在了网球学校之上,不少资本和风投也在尝试进入这个领域

2014-08-04 11:30 来源:东方早报 0 108905

网球学校,这个曾经被人忽视的市场正在慢慢觉醒。而巨大的网球市场正是驱使各方进入这个市场的最大原因。


7月28日,这是不再执教李娜的卡洛斯结束休假返回匠心之轮网球学校的第一天。这位阿根廷名帅忙了整整一天没有一丝空闲,除了众多网校学员等待着他的指导外,还有各种教学管理计划的更新。

相比失落的李娜球迷,这些学员们的家长无疑是最开心的。在他们眼里,卡洛斯的回归让孩子们不确定的未来至少多添了几分光明。


选择与李娜分手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卡洛斯和李娜早已成为这个国家知名度最高的师徒。除了李娜的教练外,阿根廷人的另一个身份是这家网校的股东和校长。


外界关于两人的分手有诸多猜测,有一个事实无法辩驳,培养未来之星的匠心之轮太需要这位主心骨和活招牌了,这家有着雄心的网校正试图进一步扩大它在中国的影响力。同时,匠心之轮也面临着众多的竞争。


不久前,大满贯冠军费雷罗把网球学校开到了中国,中国网球学院也即将揭幕。私人资本、民营资本、上市公司甚至公办学院都瞄准了网球学校,不少资本和风投也在尝试进入这个领域。


网球学校,这个曾经被人忽视的市场正在慢慢觉醒。


没错,网校也准备“上市”


位于北京东郊的匠心之轮已有11年的历史。从最初圈一块地办起来小打小闹,到如今匠心之轮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民营网校。


这家网校有着很多人羡慕的“资产”,除了鼎鼎大名的校长卡洛斯外,还有11名经验丰富的外籍教练常年驻扎在网校。此外他们的硬件设施甚至远远超过了省市专业队:14片硬地场、5片室内硬地、2片红土场,除了宿舍楼、餐厅等外,还有各种健身设施。“到2011年,匠心之轮就已投资超过8000万元。”匠心之轮董事长丁叮很享受网校由小到大的过程,特别是如今它拥有超过2000多名注册会员,以中国孩子为主,来自38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卡洛斯的回归并没有让丁叮有太多空暇,这位早把网球等同于生活的女强人有着很多需要她操心忙碌的地方。这一切也和她的野心有关。最近,她正在忙于扩大匠心之轮的规模。网校正在办理扩建的相关土地手续,用丁叮的话说,如果算上扩建待批的50亩地,匠心之轮将占地150亩。除了学校扩建外,匠心之轮开设分校也进入倒计时阶段。这个位于三亚的分校将于8月中旬开始初步运营。丁叮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分校建成后网校的辐射范围更大,我们的学员也可以在冬季前往三亚备战,而之前冬天只能在室内场训练,要打比赛的学员1月初就必须赶往比赛地提前适应场地。”


这些都是匠心之轮早已谋定的战略布局,“我和卡洛斯很早就制定了战略,现在只是一步步去实现它。”丁叮口中的战略目标就是上市。她表示,匠心之轮早在2011年就完成了第一次股份制改革,不过因为扩建征地,新增加的土地需要重新评估网校资产,因此第二次股改暂时叫停。近期一旦办理好新增的50亩用地的相关土地证,匠心之轮将力争在两年左右实现第一阶段上市目标。


各路资本抢滩网球市场


如果说,匠心之轮是已成规模的网校中坚,那么成立还不到一年的上海天辰网球俱乐部更像是曾经的匠心之轮。唯一不同的是,这个由三个资深网球人打造的天辰俱乐部,远比前者初创时更加专业。


去年9月,在经历了大半年的沟通后,曾经的国家队教练夏嘉平、鲁凌与熟稔网球产业的陈洁一起出资成立了天辰网球俱乐部,来培养未来的网球之星。


有意思的是,和丁叮一样,也是因为家中的孩子打网球,陈洁才有了办个小网校的冲动。“偶然一次,我听说上海的好教练都流失了,所以我想把夏嘉平、鲁凌找回来一起办俱乐部。”陈洁向早报记者介绍道。


规模尚小并不妨碍这家迷你网校吸引了几十名立志走职业道路的学员。凭着一腔热血,陈洁和两位搭档甚至没有做太多市场调研就决心扎根这个行业,缜密而又健谈的他相信成功离自己不会太远,甚至自信道,“如果我们没办法成功,那么其他人更无法成功。”只是依靠三人共同私人出资办学,甚至三人到现在都只拿了3个月的薪水,但陈洁的自信源于这个“铁三角”,“夏嘉平和鲁凌是国内最好的教练,有顶尖的教学能力和经验,而我一直从事体育产业,熟悉这个行业的运营。”


前西班牙网球名宿费雷罗也把自己的网球学院开到了深圳,与他合作办学的是深耕网球领域多年的房地产上市公司金地集团。过去将网球作为楼盘特色的金地,现在早已成立了弘金地网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如今他们也开始杀入网校市场。


公办教育在过去几年的准备后,也开始涉猎网球学校这个愈发蓬勃的市场。由南京体育学院为主投资2亿元的中国网球学院目前只待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网校名称的批文。而由前女排名将杨希创立的私立学校——世纪东方学校,也开设了网球班,用全新的教育模式培养未来的职业网球选手。


来自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2010年秋的调研数据表明,“2004年,内地网球爱好者只有197万人,2007年约为400万,但到了2010年初,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200万人。”如果按照发达国家每名网球爱好者年均支出9900元计算,中国网球市场消费容量每年应在1000亿元规模。而当下,这一市场的实际支出不足50亿元。


2005年,美国的网球普及率就高达8%,而ATP和WTA认为未来中国的潜在网球人口将超过4000万人。这个庞大的市场不但给众多资本赋予想象空间,也让他们开始提前抢滩,以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


前男网主教练王越早在1998年就和投资人一起创办了名噪一时的“中国网球学校”,希望仿效大名鼎鼎的尼克·波利泰利网球学校,打造成冠军摇篮。不过2006年,这家拥有国家教育资质的网校就倒闭了。“我和投资人理念上的差异比较大,因为我是坚持育人的,但资方有强烈的商业目的,以商业模式进行培养。最后我就离开了。”王越表示。


事实上,丁叮的匠心之轮在引入投资人和资本时也相当慎重,“我们一直在筛选投资方,但首要一点就是和我们的远景规划匹配,而不是要把网校迅速变成以商业运作、挣钱为主。”即便如此,不少资本基金和风投都有意网球学校这个投资项目。


“和早期投资体育产业不同,尽管还是资金驱动,但原先很多资本投资足球、篮球有着营销和政府公关的目的,但网球学校作为这项职业体育的基础,它是一个未来具有爆发力的投资项目。”一家进行文化、体育相关行业投资的基金负责人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说道,“网校既是体育产业的一部分,也属于教育产业,加上如今体育产业金融环境建设越发优化,也令更多资本有耐心等待这个市场的成熟。”这位投资人介绍说,以北京为例,金融领域和体育企业就有合作,银行会为体育领域企业设立专营机构,提供动产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被担保模式,还提供了不少融资产品,这也令更多资本方有兴趣试水。


“全产业链”的想象空间


对于那些有想法的资本而言,无论是匠心之轮、刚成立不久的费雷罗网校、甚至不久后将正式亮相的中国网球学院,这些行业领域的航母最吸引投资人的恰恰是他们构画中的网球全产业链。网球培训或者说网球教育只占据网球产业的一小部分。


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曾估算,中国网球消费市场每年应有超过千亿元的规模,而如今的数字还不到十分之一。前述体育投资基金负责人认为,“中国网球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一旦产业链布局完善,想象空间巨大。”


作为中国网球职业化的缔造者,功勋教练蒋宏伟目前就在南京体育学院负责筹备中国网球学院。当被早报记者问及网球学院项目时,他表示中国网球学院将围绕网球项目,培养网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并仿效美国大学设立网球运动的相关学科,如网球康复训练师、网球心理学、网球运动康复、网球职业化经营等等。“除了培养综合专业人才和职业选手外,我们还会结合自身的优势,在科研、商业开发和办赛等方面打造产业链。”蒋宏伟认为中国网球学院是培养人才为主体,但作为公办教育他们也通过市场手段养活自己。


蒋宏伟认为中国网球学院是面对非职业选手、职业选手、青少年的高水平训练基地。但他们也会开发一些有价值的产品,比如智能化球场,“跟国外的一些高水平的老俱乐部联手,在动作的纠正、战术意识的培养、心理的咨询等方面,给那些 飘着 的在准职业化阶段的自由球员,提供短期培训、技术会诊、小周期训练,他们可以自己出去打一阵比赛再回到这里来会诊,我们也可以远程教学。”


匠心之轮同样也对打造网球职业化全产业链拥有野心。根据丁叮和卡洛斯的计划,网校以网球教育培训为中心,整合相关资源,打造包括竞赛表演、球员经纪、专业运动产品的全产业链。目前除了每年承办大量青少年赛事外,丁叮还打算引入赞助商未来打造ITF赛事,与此同时,完善中国的网球经纪人,帮助更多有潜力的球员寻找赞助商。“除了培养学员、教练的龙头产业和打造品牌外,匠心之轮接下来将打造运动员专属的防晒、洗发等产品,并且推向市场。”


在丁叮看来,匠心之轮如今的产业链已经粗见雏形,“加上土地的价值,整个网校的资产估值高达20亿元。”背靠金地的弘金地有限公司事实上也通过与费雷罗合办网校进一步深耕网球产业。如今,他们此前的网球基金、业余比赛、场地运营和网球学校紧密连接在了一起,加上他们参与运营的深圳ATP公开赛、WTA公开赛,金地已经把网球作为打造体育产业的一个绝对支柱。


培养职业选手赔本赚吆喝


李娜的成功撬动了整个中国网球的培训市场。如今有28名目标成为职业选手的孩子在匠心之轮作为全训生接受培养。


“全训生吃住和网球学费,年费用在22.7万元,文化课以及外出比赛费用,需要自己担负。”丁叮也承认,培养职业球员作为网球教育中的塔尖部分,的确代价不菲。“尽管现在的全训生中,准职业选手越来越多,也有不少地方队在学校接受委培,但我还是得承认我们的职业部是赔钱的。”丁叮解释道,培养职业选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职业网球的成材率低。培养职业选手就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从网校成立以来,支撑匠心之轮发展壮大的恰恰是业余网球培训的运营。除了教授业余爱好者打网球、培养相关产业人员外,他们还承担了北京多所国际学校的网球教学。


地处上海浦东碧云社区的天辰俱乐部依托战略伙伴美格菲健身会所,拥有相当不俗的训练环境,甚至他们还得到了日本网球厂商的赞助,但天辰网球俱乐部总经理陈洁表示一般走职业路的家庭,都会在费用上权衡,“我们不包食宿,这意味着家长要租房,要陪孩子,一年的训练比赛成本接近60万元。”


“从我们俱乐部成立到现在,我们的思路也一直在变。”陈洁表示他们培养职业球员也一定是赔钱的,“对我们来说,培养未来之星更多的是为俱乐部的品牌价值加分,但它一定是有天花板的,毕竟一个再优秀的教练也不可能教好几百个球员。”


对陈洁而言,未来能够令俱乐部盈利的还是业余培训普及这个广阔的市场。这位有着IT从业经历的网球人坦言,在如今网球越来越被关注,被视作一项社交技能,“所以,在我们看来,业余市场是整个金字塔的底部,也是能够盈利的部分。”


相比那些体量颇大的网校,天辰对于运营乃至盈利有着更加精准的想法。“我们会与互联网紧密结合,推出一些在线教学、运动医疗课堂,甚至代理一些相关产品。”陈洁也在紧跟时下流行的互联网思维,他希望把自己的“小庙”搞得更有特色,“比如我们打算做一些网球社交、场馆连锁经营等等活动,这些都会随着我们的微信正式上线推广而变得更加丰富。”


网球学校目前很难盈利,因为它周期非常长,最大的压力在于场馆建造。”如今在做网球个体户的王越也认为如果没有完善的经营模式,搞网球学校短期内压力会很大。


越来越多都市人开始爱上跑步的现象,让陈洁看到了更多希望,“随着大家对健康的追求,会有更多人爱上网球,开始打网球。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哪天我们的保健品市场消费,低于体育支出消费,那么我们的网球就会活得很滋润。”


关键核心脱不开教育


大大小小的网球学校如今大批出现在我们面前,一位来自国家队的教练表示,仅北京一地培养准职业球员的知名网球就有8家之多。“网球是一项个人职业运动,对于国家队而言,只要有实力也不分专业队还是网校培养,都可以进入国家队享受相同政策。


不过,这位国家队教练也承认,目前专业队还是无法割裂的培养体系,“毕竟网球的花费太高了,粗略算算,一名网球选手从8岁成长到20岁,仅训练、参赛费用就需要300万元。这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承担起的。”


当然不少网校也以奖学金的方式为学员减负,但对那些家长们来说,教育问题还是网校的关键核心。“我们希望孩子在打球时兼顾学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李娜的。”一位来自南京的家长的担忧无不道理,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最担心的普遍是未来的发展,“都会担心打不出来就没有出路。”


事实上,北京世纪东方学校已经开始尝试真正的体教结合。“我不认为中国的文化和基础课程出了问题,同样用中国国内的教材,学生参加北京市的统一考试,只是我们改变教学方法。”杨希在和老队友孙晋芳多次沟通后,决定用中西结合的方式优化课程设计,让每个学员除了网球有英语、歌唱、舞蹈等特长。


丁叮的网校也与国际学校、北京潞河中学合作,把文化课交给专门的老师来教授。“我们也在为孩子未来找出路,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打上职业比赛,所以学校专门和体育院校、国外大学联系奖学金,同时不放松学生的文化课。一旦无法打球,那么还有机会通过网球特长出国读书。”


蒋宏伟在筹备中国网球学院时也考虑到了网坛的竞争激烈程度,所以一旦无法走职业,学员还可以攻读网球相关产业的专业,“毕竟对于如今蓬勃发展的网球产业来说,缺少太多的专项人才了,所以网校也不能只盯着培养职业运动员。”


“我们的口号是网球梦工厂,但我们的教育理念就是家庭式教育。”丁叮承认网球学校能够稳固发展,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无论是网球教学还是文化教育,都是一样。”


如今网球学校不断涌现,但这些网校的负责人都不担心未来的竞争,究其原因,他们有着以下共识:中国的网球市场才刚刚掀起一角,而且只有竞争才能促使行业进步。“如果所有的网校都能耐住寂寞,踏实办学,那么中国职业网球和网球产业将受益匪浅。


(声明: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禹唐立场)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