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经营好“苏超”们的“流量红利”?
依托经济基础更强的江苏,“苏超”展现出更大规模的跨区域消费拉动效应。
近年来,各种超级网红现象此起彼伏、层出不穷。从最初的“妙手偶得”到现在的接续呈现,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各种网红现象的流量红利。正是这种红利,让还没红过的地方期待尽快红起来,已经红了的地方希望一直红下去。
网络传播的特点决定了任何网红都不可能一直红下去。而事实证明,线上流量来了,不等于线下必然发展;线上流量走了,也不意味着线下机会跟着没了。对地方发展来讲,关键是要抓住走红契机、经营好流量红利,将线上的偶然流量转化为推动线下可持续发展的常量。在这方面,江苏和榕江正在积极探索。
——向下引流,将线上关注转化为消费场景。总结近年来网红现象的经验,江苏和榕江通过空间创新与消费链设计,构建“体育搭台、文旅唱戏、商务收钱”的闭环,将虚拟关注有效导流至实体经济,努力破解“打卡不刷卡,旺丁不旺财”的转化难题。
“苏超”观赛的“第二现场”就是一种模式创新。南通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陈莉解释其初衷:“能去现场看比赛的毕竟是少数,而且看完比赛,观众还想喝个啤酒、撸个串。”为此,南通率先在商圈、景区与步行街设立大屏直播点,配套夜市与餐饮,打造场外观赛热点。
这一创新的核心,在于把单一观赛行为延伸为城市嘉年华,有效释放消费潜力。效果立竿见影。6月29日,南通环西文化广场结合啤酒节与灯光秀直播“苏超”赛事,吸引观众游客数万人;全市192个“第二现场”总人流量达22.6万。这种模式迅速在全省推广:7月5日南京主场赛事,66个场外观赛点以“观赛+啤酒+美食+夜市”为主题,吸引25.4万人次,消费同比增长30.1%。
“对‘苏超’来说,一场比赛不止90分钟,还要踢好‘文旅加时赛’。”杨志纯总结:“‘苏超’的亮点,就在于文旅系统主动跟进、有效赋能,推动赛事嫁接文旅资源,形成有热度的群众参与、有亮度的文化互动、有温度的城市认同。”
除场景创新外,两地还着力构建全域消费链,推动流量红利向旅游、农业、文创等多领域渗透。在“村超”赛场上,拉拉队带来百香果等特色农产品现场“投喂”观众,同时借助“村超”流量打开线上销路。榕江县古州镇月寨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李腾飞说,现在他们的农产品再也没有滞销的情况。在江苏,南京队赞助商华瑞时尚把展台搬到了南京队比赛现场,常州中华恐龙园、南通野生动物园、肯德基都推出了“苏超”优惠套餐,多节点收益网络实现了“小足球撬动大经济”。
——顺势转型,激活服务消费新增长极。在中央强调“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的背景下,“苏超”“村超”成为地方引导消费从商品型向服务型转型的重要抓手。
土生土长的榕江人潘显豪在“村超”爆火后,返乡开设民宿,“有‘村超’的周末基本满房”。看到需求持续,他又增开烧烤店。潘显豪的经历是赛事拉动本地服务的缩影。“村超”以来,榕江新增酒店、度假村、农产品交易市场等签约项目46个,拟投资总额约32亿元。
依托经济基础更强的江苏,“苏超”展现出更大规模的跨区域消费拉动效应。南京紫清湖野生动物世界原本没什么扬州游客,但推出扬州人专享的5.1元超值门票后,一下子卖出5万多张。“这相当于为我们的酒店、餐饮、温泉等配套设施积累了很多潜在家庭客户。”南京汤山紫清湖旅游区总裁疏京照说。
看球、聚餐、住宿、游览,赛事成功串起服务消费全链条。江苏省人大财经委特别指出,“苏超”带动的消费中,出行、餐饮场景省外游客支付占比分别达28.8%、19.7%,赛事已成为江苏服务消费转型的强劲引擎。
——优化环境,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赛事最宝贵的产出还体现在对行政效能、市场信心和社会凝聚力的深层重塑上。
常州主办方保留小赞助商“东哈·东北街边烧烤”的广告位,传递出“大小企业一视同仁”的信号,给常州乃至江苏的营商环境做了一次活广告。“村超”招商专员刘敏涛坦言,昔日招商“门难进”,如今赛事声量让外界认识了榕江。为了给选择榕江的企业做好服务,相关部门为招商引资提供项目落地全流程审批事项辅导清单和帮办代办服务,营商环境的优化清晰可见。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凝聚社会认同、激发内生动力。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钱宁观察到,“各部门工作的协同性、系统性和服务的主动性显著提升”。如南京协调开通“苏超球迷高铁专列”、苏超快速研发统一票务平台接入“苏服办”,都是政府响应力提升的体现。
在榕江,“村超”激发了人们主动求发展的决心。榕江县忠诚镇乐乡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龙跃波说:“‘村超’火了,等于政府帮我们把客人拉来了,我们自己必须转变思路,不等不靠不要、行动起来,想办法把客人留下来。”
可见,无论在发达省份还是欠发达县市,“村超”和“苏超”都是一笔高回报的“软投入”——它优化了营商环境,凝聚了社会认同,更点燃了干部群众主动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这才是流量最大的红利。就算有一天赛事的热度下来了,这笔投资于人心与未来的“无形资产”,也将持续发挥作用。
本文转载自经济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如何经营好“流量红利”?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