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谋划一个“超”级现象?
“苏超”类的超级IP究竟能否主动经营出来?
“苏超”“村超”的意义,远不止于足球,它们是塑造形象的金名片、拉动消费的新引擎、发展经济的增长极,更是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新场景。
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苏超给予了高度重视。今年以来,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已两度在部署促消费工作时点名“苏超”,提出要全力以赴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把扩大服务消费作为长期性、抓手性工作,持续放大城市足球联赛等赛事溢出效应。江苏各地依托“苏超”赛事持续引流,体育赛事带动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初步统计,“苏超”前六轮已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而“村超”举办以来,榕江住宿床位翻倍,比赛日入住率近90%,2024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8.03亿元,带动榕江县成为全州第三个GDP达百亿元的县。
强大的“吸睛效应”与“吸金能力”,是近年来各种网红现象的共同特征,也是各地满眼期盼、努力探寻出圈走红的根本原因。
“苏超”类的超级IP究竟能否主动经营出来?打造现象级网红究竟有没有秘诀?分析“苏超”与“村超”,我们或许无法找到其成功的“充分条件”,却可以总结出一批“必要条件”。
——有效引导,接地气才能聚人气。在谈及“苏超”的赛事组织时,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用“制度设计、高位推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当地政府的重要作用。在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网红现象中,当地政府都是直接下场、积极作为、主动服务。这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政府想做的”与“群众想要的”必须同向而行,要以政府的作为激发普通群众和经营主体的参与热情。
江苏南通有一家中草药文创小店“火羽白”。店主王琳琳自行打印了13支苏超队伍的旗子,自制售卖南通队“状元狼”主题小挂饰。王琳琳说:“没人要求我这么做,我就是想为南通队加加油!”
在榕江,老百姓把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苗族木鼓舞等民族文化带上“村超”舞台。榕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杨璐说,这些拉拉队由各村自发组织、自愿参加,没有额外报酬,但村民积极性非常高,既以这种方式支持“村超”,也借机给自己村的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打广告”。
这些源于“草根”的热情与创造力,成了“苏超”“村超”“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理念最鲜活、最接地气的注脚,也进一步扩散了赛事影响力。
——搭好台子,企业愿唱戏市场才“有戏”。“村超”不收门票,“苏超”坚持低票价。这种公益、亲民理念,反而吸引了更真诚的市场合作。在操作路径上,江苏与榕江不约而同地打出了“政府精准操盘+市场自由发挥+深挖本土基因”的黄金三角组合拳,这也为各地探索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范本。
“苏超”在运营方面尝试“管办分离、市场驱动”:省足协负责竞赛组织,保障专业性与公平性;赛事运营与商业开发则交由省体育产业集团,面向市场寻找赞助、拓展合作。
南京老牌烧烤店“宝记烧烤”成为南京赛区赞助商后,迅速融入赛事氛围:店内挂起“真南哥 吃宝记”的助威小旗,大屏幕滚动播出“苏超”广告,甚至还推出一款售价仅18元的“南京鸭”主题啤酒。宣传负责人蒋帅表示:“我们也想回馈‘苏超’,回馈消费者。”
京东、淘宝、伊利等知名品牌,乃至担架公司纷纷加入“苏超”赞助行列,常州队赞助商晋陵集团听劝改名“常晋”、安慕希邀请名字自带“苏超”“梗”的明星苏有朋担任“友谊大使”,每一次品牌合作与互动都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刷屏传播。
南京体育产业集团副总经理王鹏透露,截至8月上旬,南京赛区已吸引32家企业赞助,总金额达1300多万元,“叠加前期政府投入,目前已基本覆盖南京办赛成本”。
榕江县委书记徐勃表示,“村超”拒绝资本化运作,但并不排斥商业化合作。通过“村超”品牌授权联名、公益合作等方式,已与5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村超”品牌取之于民、收益用之于民,51%收益用于壮大250个村集体经济,49%投入球队、拉拉队建设及青少年足球训练,以商业回报反哺本地发展与赛事根基。
——花式宣介,变虚拟流量为现实红利。从“苏超”“村超”的走红过程看,政务新媒体直接“破圈”玩“梗”,是助推其热度走高的重要因素。“苏超”的逆天改命源自推文《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这篇打破常规的推文由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的公众号“南京发布”操盘。
调研组了解到,围绕“苏超”,江苏省组织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媒体传播矩阵,结合各个政府部门的官方账号,对联赛动态进行多轮次推送。刷屏的常州找笔画、“水蜜桃大战盐水鸭”背后,是官方传播团队与现场数万观众共同构成的传播网络。这种“我为家乡代言”的滚烫心情,是任何策划都难以复制的精神燃料。
“村超”同样有一支强大的宣传队。早在明确以“村超”闯新路之前,榕江就已成立新媒体电商专班,提出“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
返乡创业的刘勤兰参加了县里免费提供的新媒体培训班,“培训内容非常实用,从短视频拍摄、剪辑到直播,老师手把手教我们。2023年‘村超’火了,培训的第三天,我们就到球场上去直播了。”目前,榕江已累计培育2.3万个村寨新媒体账号。
“‘苏超’赛事本身的精彩程度尚不足以撑起如此观赛规模,所以政府的主动宣传和文商旅配合,显得尤其重要。”曹劲松解释说,低价超值的定价策略,以及票根联动带来的丰富文旅体验,不仅吸引了观赛人群,更在网上形成了二次传播,形成“赛事引流—文旅消费—口碑传播—反哺赛事”的良性循环。
本文转载自经济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能不能谋划一个“超”级现象?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