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斯诺克写下新刻度

厚实的人才储备正结出累累硕果。

2025-05-08 14:00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李硕 0 1083


“我非常激动,就像做梦一样。”英国谢菲尔德克鲁斯堡剧院的穹顶灯光如星河倾泻,中国球员赵心童动情讲述,满场响起掌声和欢呼声。这一刷新斯诺克历史的场景,为中国斯诺克的发展写下新刻度。

  

北京时间5月6日,在2025斯诺克世锦赛决赛中,赵心童以18∶12战胜威尔士名将马克·威廉姆斯,成为世锦赛历史上首位举起冠军奖杯的中国人乃至亚洲人。

  

回望赵心童的登顶之路,每一步都在创造历史。从资格赛首轮打起,成为世锦赛历史上首位以业余身份夺冠的选手;鏖战29天,9场比赛累计赢下111局,刷新世锦赛夺冠局数纪录;共轰出18杆单杆破百,追平丁俊晖在2016年世锦赛创造的纪录……这段历程背后,是赵心童卷入赌球风波被世界台联禁赛20个月后的重生。“犯了错就要好好改正。”他在禁赛期内坚持训练,补强短板,锻造心态,为重新踏上职业赛场积蓄了力量。

  

回想起20年前,同样持外卡参赛,18岁的丁俊晖在中国公开赛夺冠,击碎了中国斯诺克“零排名赛冠军”的坚冰。2005年首夺英锦赛冠军、2011年首登世锦赛四强、2016年世锦赛获得亚军、职业生涯已获15个排名赛冠军……一批又一批中国孩子在他的影响下,萌发出成为职业球员的梦想。他们带着憧憬迈入台球培训机构,日复一日在绿色球台上勾勒着属于自己的轨迹。

  

自2012年起,中国台球协会(CBSA)即推出斯诺克青少年培养计划、改革优化赛事结构,将每年一次的斯诺克青少年锦标赛改为斯诺克青少年系列赛,排名靠前的选手可直接获得在中国举办的世界斯诺克排名赛外卡。赵心童就曾连续3年占据CBSA斯诺克中青赛积分排名榜首。在世锦赛夺冠后,赵心童特意感谢了培养自己成才的CBSA世界斯诺克学院,如今这里已培养出职业球员12人。

  

厚实的人才储备正结出累累硕果。2022年,21岁的范争一在欧洲大师赛决赛苦战19局,力克英格兰名将奥沙利文;2023年世锦赛,20岁的斯佳辉从资格赛一路闯入四强;2024年,连续两年闯入女子世锦赛决赛的白雨露终于如愿捧杯,雷佩凡与吴宜泽也会师苏格兰公开赛决赛。

  

这些小将的崛起,改写了外界对中国斯诺克的认知。赵心童登顶,更见证了中国斯诺克20年间的蜕变。“中国不仅是斯诺克运动的重要市场,更是推动这项运动发展的关键力量。未来,中国将对斯诺克运动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世界台联主席弗格森表示。

  

本届世锦赛有10名中国选手进入正赛,6人闯入16强,2人晋级8强,赵心童最终夺冠。世锦赛后,世界排名前16位的球员中,创纪录地上榜5名中国选手,分别是丁俊晖、赵心童、张安达、肖国栋和斯佳辉。前32位中,中国占据10席,仅次于英格兰的15席。

  

闪耀的不只是球员,中国的台球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凭借高质量的青石板,以斯诺克产业为引擎,构建起涵盖生产制造、赛事运营、教育培训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如今全县年产台球桌专用石板25万张、整桌5万台,年产值突破15亿元;拥有200多家台球俱乐部,培育出独具特色的台球文化矩阵;2016年起,已举办6届斯诺克世界公开赛。

  

产业蓬勃,赛事火热。回顾2024—2025赛季,国内5站世界斯诺克排名赛和1站大师赛,串联起西安、武汉、南京、玉山、香港和上海六地,不但在各地营造了火热的斯诺克氛围,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办赛的实力与风采。

  

去年7月的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吸引近1.5万名观众现场观赛,赛事保障、场馆设置、接待服务等工作获得好评。国内斯诺克赛事的举办,不但为中国年轻球员提供了与国际高手切磋的竞技舞台,也带动更多人了解并爱上斯诺克运动。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中国斯诺克写下新刻度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