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三国杀”,又出了个百亿公司

361度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2025-03-31 10:00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记者/孙欣 0 1084

361.jpg


成立22年后,361度终于跨进百亿大关——3月12日,361度发布2024年财报,公司营收为100.7亿元。


“强势跻身行业第一梯队”。对此,361度这样回复。比起公司的高调回应,作为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的丁伍号似乎颇为低调。


的确,比起国内其他三大运动品牌:安踏、李宁和特步,361度的脚步算不上快,前三者达成百亿营收的时间分别是2015年、2018年和2021年。而据安踏最新财报,2024年营收为708.26亿元,加上旗下品牌亚玛芬,总营收超千亿元。


除了营收上的“行业第四”,社交平台上361度背后的丁伍号、丁辉煌的人气度也都不高。2008年,作为丁建通女婿的丁伍号出任361度执行总裁,丁建通的儿子丁辉煌接任董事长,两人组成了企业的第二代领导班子。


据361度最新财报,丁辉煌领导董事会制定策略及达成目标,主要负责董事会的事务、确保其效率及制定日常事务。而作为总裁的丁伍号,实际上执行本集团行政总裁的职责,直接掌管本集团的日常运作。丁建通的另一个儿子丁辉荣任副总裁,主要负责361度的财务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在新一代领导班子中,不仅丁辉煌鲜少露面,作为台前人物的丁伍号,曝光度也不高。作为对比,同为晋江品牌,安踏丁世忠是各大媒体的争先报道对象;特步的两位接班人也在社交平台颇具流量,二女儿丁佳敏不止自己经营社交平台,还是一名网红博主,她与七匹狼公子的联姻也曾登上热搜。


另外,在网上丁伍号出身、成长、学历相关的信息也不多。采访中,他大多谈的是对361度及行业的观点,仅可得知的是他出生于福建晋江,18岁下海经商。


利落的平头,两鬓带着丝丝斑白,一口浓重的闽南口音,是为数不多的几次采访里,丁伍号留给人的印象。


361度品牌成立的时间是2003年,但其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而那一年,丁伍号刚刚成年。


走到台前


361度创始人丁建通也出生于福建省晋江,而这里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国内众多运动品牌的“发源地”,行业龙头安踏、特步,以及德尔惠、喜得龙等皆诞生于此。


每天生产5双鞋,这是丁建通创立的手工作坊——华丰鞋厂的初期规模,也是361度最早的前身。不过,这样的家庭式作坊在当时的晋江并不鲜见,安踏、特步皆是如此,由此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也大致无异。


目前从营收来看,361度无疑是“行业老四”,但从入行时间来看,361度实际上是中国运动品牌里的“老大哥”。


1986年,丁建通从中国台湾引进第一台制鞋机,华丰鞋厂更名为万事乐,开始生产“旅游鞋”,这也让丁建通迅速名声大噪。那时,万事乐与安踏前身几乎齐名,而特步创始人丁水波在第二年才在河边搭棚子,创办三兴制鞋厂。


从华丰鞋厂到万事乐,丁伍号从基层做起,逐渐走向管理层,1992年丁伍号出任万事乐总经理。


然而,行业的转变很快到来。1987年,子承父业的丁世忠,带着600双鞋北上寻求机会,从商场陈列到店铺批发,各种渠道尝试过后,丁世忠开始发力打造品牌,将安踏迅速抬上行业龙头宝座。


行业激流中,不进则退。1994年,名人代言、电视广告,丁建通也开始摸着安踏“过河”,发力打造品牌,决定将万事乐改名为“别克”。然而别克的红利没有吃太久,与别克汽车的商标纠纷让丁建通不得不考虑品牌名称的问题。


这个时候,丁伍号站了出来。“用中文、用拼音都挺难国际化,唯一能做的就是阿拉伯数字。”丁伍号选择了361——360°代表圆满,361°就是永远突破,提前一步。2003年,丁伍号正式将原品牌“别克”更名为361度。


品牌名定下后,“多一度热爱”这句广告语更是立马风靡全国,2003年品牌销售额增加了60%,几乎是行业平均增长水平的一倍,丁伍号的战略能力显露无遗。


二十一世纪初,创一代的晋江“丁氏”们年事渐高,接班人成为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关键问题。


2004年以后,丁建通逐渐淡出企业管理层,儿子和女婿丁伍号也正式接过361度的掌舵权。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初,丁建通的女婿丁伍号出任361度总裁,丁建通的儿子丁辉煌则接任董事长,成为企业的第二代掌舵人。晋江丁家的牌桌上,一名至关重要的赘婿正式登场。


随着营收上涨,丁伍号的身家也水涨船高。截至3月29日,361度市值93.05亿港元,作为董事会中持股比例最高的二人,丁伍号、丁辉煌以17.03%、16.29%持股,身家分别来到15.85亿港元、15.16亿港元。


丁伍号曾在采访中称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幸运的背后,是足够的实力。品牌成立6年后,361度2009年在香港成功上市,丁伍号也证明了丁建通没有选错人。


“从不犯错”


“从来没有!”2017年,媒体记者问361度有没有犯过一些比较大的错误,丁伍号几乎没有任何思考,这四个字脱口而出。


不同于丁世忠背着600双鞋子北上的破釜沉舟、丁水波让成都商人赊账拿走300双鞋子的豪赌,求稳,是丁伍号一贯的作风。他认为,哪怕脚步慢一点,但在决策之前也要参考专业调研数据。


或许,这正是从基层做起来的丁伍号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他“输不起”。即使在2017年,他已担任执行总裁9年多,但“老板”仍然是他采访中会多次提及的词汇。这里的老板,或是指他的上司——361度董事会主席丁辉煌。


当谈论上市时,丁伍号曾说:“(上市)以前可能老板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在老板的管理下,作为员工的他要尽量避免犯错。


这种求稳的风格,也确实让361度在市场沉浮中站稳脚跟。对比四大体育品牌近四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情况,《中国企业家》发现只有361度连续四年稳定保持营收、净利润两位数以上增长,其中安踏和李宁的净利润都出现过下滑,特步2023年的净利润增幅曾低至1.47%。


而过去的发展中,无论是营销方式、上市时间、收购品牌甚至是国际化战略,361度都慢于安踏。


然而,对运动品牌来说,赛事是品牌关键的发展机会。2008年,丁世忠、丁伍号二人同作为中国体育品牌的代表,一同担任奥运会火炬手。当时,李宁于2004年上市,同为晋江出身的安踏于2007年上市,而361度却还在等待上市时机。


这场家门口的赛事,也一定程度上成为几大品牌的分水岭。李宁公司凭借李宁本人在奥运会开幕式点燃主火炬,吃到了一波红利。2008年李宁全年营收66.9亿元,较上年同比大增近54%。2009年,上市的安踏直接拿下中国奥委会这个“大单”。从2009年至今,安踏与中国奥委会合作了16年,跨越了四个奥运周期。


那时,丁伍号为还没上市的361度选择押宝亚运会。而后从2008年的广州亚运会,到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2025年的哈尔滨亚冬会,丁伍号五次出现在亚运会火炬传递现场。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冒险的,但也是开拓性的,这在商业中无疑让品牌极大可能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外界看来,361度或许脚步略慢,但在丁伍号看来,这或是他确保品牌安全之举。


在坚持中求变


与众多企业家一样,丁伍号有属于自己的坚持。比如在时间把握上,据报道,他的一天6点起床、6点半运动、9点之前到公司、晚上11点半左右睡觉,丁伍号对时间的掌控会精确到分钟,用丁伍号的话来说,像一个机器人。


“父亲对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上班不要迟到。”丁伍号的儿子丁清乐说。此前,无论是求学、回国,还是进入361度工作,丁伍号对他并未有过多的要求。


然而,能吃苦、高效在晋江企业家们中并不少见,但对“下沉”这个标签,丁伍号似乎有独特的看法。


“下沉”是消费者对361度最深的印象之一,其产品大多分布在200~500元价格带。据华泰证券统计,截至2024年8月23日,361度200元以下产品占比高达52.2%。此外,200~400元、400~600元、600~800元、800元以上这四个价格带,361度的产品占比分别为42.4%、3.7%、1.3%和0.4%。


而几乎曾站在同一价格带的安踏已然发生变化,200~400元占比为60%,800元以上占比为2.5%。而近些年,安踏还在如火如荼的向高端化转型,361度的持续下沉势必会引起投资者们的担忧。


此前在采访中,丁伍号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刚上市那些年,有投资者担心在三四线城市的大量布局,会影响361度的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但丁伍号坚定称中国的下沉市场蛋糕很大,显然他对下沉有着几近固执的坚持,即使出海,也选择了类似于东南亚、非洲等市场。


此外,比起品牌知名度,丁伍号更在意品牌形象。哪怕消费者大多居于三四线城市,丁伍号也并没有放弃对产品科技性的要求。


“目前买361度的消费者在乎的是低价,并不在乎科技、设计。但我们的目标消费者在乎品牌、科技、设计和服务。”此前,361度品牌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王雷在采访中阐述了361度对产品的坚持。


在晋江商人看来,做企业做生意,一定要赚钱。但在丁伍号看来,如今的361度,最主要不是要赚好多钱,而是“要把企业做强做大,做百年品牌”。


然而,2012年的行业变化,让各大品牌都开始重新思考战略。那时,由于过高估计赛事带来的体育用品消费,各大品牌都承担着较大的库存压力,不少品牌以大降价来熬过库存压力,而361度本就低价,产品降价空间有限,所以即使361度也实施了一定程度的降价,但不得不思考新的增长曲线。


2009年底,361度童装亮相展销会。而那时,中低端童装市场,体育用品尚未大范围涉及,361度占得先机,次年童装业务增速高达534%。


对361度来说,儿童业务至今依然至关重要。据最新财报数据,下沉与童装为361度的百亿营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截至2024年年底,361度主品牌在中国内地拥有5750家门店,约75.9%的门店位于中国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儿童业务营收23.4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23.2%。


然而,十几年过去,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除了价格和品牌形象,如何吸引年轻消费者,是丁伍号不得不思考的命题。


艾媒咨询创始人张毅曾提到,361度作为和安踏、李宁、特步同一起跑线的国产运动品牌,现在更应该思考如何吸引95后、00后消费者。


近些年,除了常规的加码电商渠道,丁伍号在代言人、产品上也开始寻求变化来靠近消费者。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约基奇第一代签名鞋Joker1,产品一经推出讨论度较高,以往依靠跑鞋发力的361度开始在篮球鞋上寻求突破。


“挺意外的,约基奇是NBA联盟第一中锋,没想到361度能请得起他做代言。不过作为消费者来看,还是挺香的。”一位篮球鞋爱好者告诉《中国企业家》。显然,361度的求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如今,361度营收跨入百亿关口,面对的考验也更为严峻。如何在“晋江三国”——安踏、特步、361度中实现突围,60岁的丁伍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转载自中国企业家杂志,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晋江“三国杀”,又出了个百亿公司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