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体育赛事“三新”经济

体育赛事经济方兴未艾,各种新赛道、新场景、新空间极大激发了体育消费活力,彰显了城乡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市场韧性。

2025-02-08 14:00 来源:中国体育报 文/赵晶 0 1123

体育赛事.jpg


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事业长期以来被视为体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内涵。自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至今,体育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经济和消费属性使体育更好融入并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特别是体育赛事经济方兴未艾,各种新赛道、新场景、新空间极大激发了体育消费活力,彰显了城乡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市场韧性。

  

体育赛事经济新赛道:聚焦点与爆发点

  

近年来,国际国内各级各类赛事蓬勃开展,使体育赛事逐步发展成为提振消费市场的焦点赛道。诸多世界高水平综合性体育赛事相继落户中国,不仅实现了我国夏季、冬季运动项目的普及与提高,更使得体育赛事积极发挥综合带动效应,实现体育赛事产业壮大和市场消费潜力爆发。如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在北京与河北张家口举行,吸引了约3.46亿人参与冬季运动,创造了广泛、可持续的经济效益;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在浙江杭州举行,拉动杭州市GDP约4141亿元、财政收入约1033亿元、就业人数约67万人。

  

体育赛事经济新场景:“以赛营城”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体育赛事经济在国内众多城市兴起,以赛事场景为抓手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的“以赛营城”模式充分展现了不同城市的多元文化、多元特色、多元价值与多元魅力。特别是大型赛事赛会活动发挥综合牵引作用,实现了赛事经济业态与综合消费场景的有机融合。2025年2月7日至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有望进一步激发和释放赛事消费市场潜力。截至2024年11月,亚冬会特许商品已开发1600多款,预售额约2.9亿元;11月至12月,哈尔滨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逾50%,漠河、齐齐哈尔、伊春和佳木斯的机票预订量增速均超40%。

  

体育赛事经济新空间:“三进”“三融”与流量经济

  

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高质量发展,体育功能与价值逐步呈现扩大化与多元化,特别是体育消费的内涵、外延、场景、内容、方式等均发生积极变化。立足新时代,应深入探析和扩展体育赛事促进消费发展的空间边界,切实提升体育赛事关注度和参与度,实现体育赛事消费的存量巩固与增量激活。促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实现体育赛事消费提质增效。使体育赛事融入公园景区、融入购物商圈、融入文博场所等,通过文体旅融合互促释放内需潜力。合理运用“流量密码”,按照流量经济规律创新营销内容与手段,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增长,实现体育赛事资源的利用效果最大化。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体育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体育赛事经济正积极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浪潮,进一步激发体育市场活力,强化体育消费韧性。体育赛事围绕新赛道、新场景、新空间等“三新”经济,正在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城乡品牌赛事活动,传承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展现中国城乡发展风貌、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以体育赛事经济为引擎,促进体育市场与产业快速发展,正当时、正当势、正当行。


本文转载自中国体育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做强体育赛事“三新”经济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