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经济:如何让高纬度地区“冷资源”变“热财富”

作为体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冰雪经济目前已从小众专属走向大众青睐,具有带动就业、促进消费、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等经济效能和人文功用。

2025-01-31 10:00 来源:三川汇文化科技 文/刘金祥 0 1111

冰雪经济.jpg


近年来,我国冰雪体育运动迅疾发展,冰雪文化旅游急遽升温,冰雪产业正在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此,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5年要积极发展冰雪经济。


所谓‌冰雪经济,‌是指以冰雪资源为基础,以冰雪文化产业为依托,涵盖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和冰雪消费等相关产业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冰雪经济具有投资少、能耗低、污染小、见效快、效益高等显著优势,能够将冰雪“冷资源”转化为“热产业”,是我国高纬度地区加快发展的新动能。


文化经济学理论表明,冰雪经济是通过对冰雪资源的梳理、开发、转化和利用聚变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是冰雪旅游、冰雪休闲、冰雪赛事等冰雪活动的生产化、生活化、经济化和大众化的实践过程,具体来讲,冰雪运动、冰雪旅游不仅能够吸引大量外地游客,而且还可以招徕众多本地消费者,为一个地区购物、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相关产业带来明显经济收益。作为体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冰雪经济目前已从小众专属走向大众青睐,具有带动就业、促进消费、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等经济效能和人文功用。


我国冰雪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冰雪经济发展,在政策与市场双重力量的推动下,冰雪经济已成为一些高纬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特别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加速了冰雪运动的推广普及,有力促进了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客观上成为驱动冰雪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内在因素和直接动因,据统计,仅2023—2024年冰雪季,全国26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共接待游客达2608.50万人次。另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2024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超过3.85亿人次,预计2024—2025年冰雪季有望突破5亿人次,冰雪旅游总收入有望超7000亿元。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表面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递减趋势,雪线分布也呈现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次降低的规律,这表明冬季漫长而寒冷的高纬度地区,一方面降雪周期持久且数量富集,另一方面雪质好且积雪时间长远,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使高纬度地区成为冰雪经济孕育、生长与发展的最佳地带。


我国北京市、河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境内高纬度地区,由于冬季经常受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高空冷涡的过境影响,降雪时节大多集中在早冬、晚冬和早春,不仅雪季早雪期长雪量大,而且雪质纯粘度高落差大,为冰雪运动的开展和冰雪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实施,上述地区秉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相互带动的原则,通过构建“一区两带多节点”空间布局,加强与冰雪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支持各类企业开发研制满足群众多样化冰雪运动需求的装备器材,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的高品质冰雪旅游景区,优化提升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出一批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体验基地,加大冰雪运动场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通过打造冰雪旅游黄金线路,完善线路规划、市场营销、产品推介、服务监管等关键环节,促进了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相互融合,实现了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协调发展,推动了冰雪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向下游延伸,使冰雪经济成为这些高纬度地区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以黑龙江省为例,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该省共接待游客1.2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为1711.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22%和553%,均创历史新高,有力拉动消费内需,激发市场活力。


国外冰雪经济案例及我国冰雪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冰雪经济的相关资源正在被不断盘活,冰雪经济消费潜力正在被充分挖掘。在发展冰雪经济方面,北欧一些处于高纬度地区的国家,已经捷足先登,他们利用独特的环境优势和资源禀赋,多领域多渠道地发展冰雪经济,不仅取得明显成效,而且积累了丰富经验。


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坐落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带的加拿大、瑞典、挪威、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开始发掘利用冰雪文化资源,通过擘划、设计、整合、点绘、转化、推介,赋予坚冰瑞雪以文化内涵、生态意蕴和经济属性,冰雪经济应运而生并逐步成为当下旅游体系中最具魅力和最具潜力的新赛道,成为文化和旅游彼此渗透和相互融合的新业态。


以冰雪运动强国挪威为例,该国每年都会举办霍尔门科伦滑雪节、速度滑冰世界杯、国家滑雪冠军赛等节庆活动和大型比赛,在节庆和比赛期间推出“雪屋”“冰屋”酒店,利用冰雪资源和低温资源,打造富有北欧文化特色的冰雪旅游产业,让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在欣赏冰雪、极光和峡湾等自然美景的同时,体验北欧独特的文化习俗和人文风情,进而为挪威带来大笔的源源不断的旅游收入,包括挪威在内的北欧诸国发展冰雪经济的做法值得我国参照和借鉴。


尽管我国近些年来冰雪经济发展取得些许进步,但还存在着一些“成长的烦恼”,主要表现在:


一是冰雪经济季节性较强,年度周期较短。受降雪影响和气温制约,我国高纬度地区冰雪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冬季,一些冰雪设施除冬季之外利用率较低,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二是冰雪经济刚刚起步,业态尚不成熟。我国高纬度地区冰雪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牌等发展缓慢,冰雪经济产业链发展不健全,尤其是与冰雪相关的服务产业和冰雪装备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三是冰雪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我国高纬度地区冰雪经济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没有凸显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策略,低水平重复性建设较多,市场无序竞争颇为激烈。


我国冰雪经济发展目标及推进维度


一般情况下,冰雪经济具有投资规模少、产业链条长、导流效应大、社会效益高等优长和特点,近年来我国高纬度地区冰雪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拓展了冬季冰雪旅游市场,而且成为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达到1.5万亿元的目标,提出要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发展冰雪项目竞赛表演产业、优化发展冰雪旅游、丰富冰雪消费产品等一系列具体要求,《若干意见》为我国冰雪经济发展规划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作为一种新型经济业态,冰雪经济与休闲、娱乐、餐饮、宾馆等多种经济形式具有协同竞合、彼此支撑、相互促进、共赢发展的内在关系,既为相关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又与冰雪运动相辅相成,与冰雪旅游紧密相连,为我国高纬度地区经济迭代更新提供新的动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高纬度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突出以下五个维度。 


一是健全完善现代冰雪旅游产业体系。如果说冰雪运动是冰雪经济的发端与肇始,那么冰雪旅游则是冰雪经济的核心与灵魂。高纬度地区要顺应现代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通过业态创新和供给侧改革,将传统冰雪观光、冰雪娱乐、滑雪体验提升为冰雪休闲度假、冰雪文化旅游和冰雪设备制造,使冰雪旅游由功能相对单一向多元功能转化和升级。


二是推动冰雪产业协同融合发展。高纬度地区要凭借冰雪资源禀赋,科学编制冰雪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立足本地实际的异质化、差异化、个性化冰雪经济发展路径,尽量构建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特色化冰雪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与其它冰雪资源富集的地区进行协同合作,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冰雪经济联盟。


三是研发更新冰雪消费产品。一些条件成熟的高纬度地区要根据消费者不断攀升的消费需求,聚焦专业性和大众性两个领域,加大研发更新力度,适时推出内涵新异、形式新颖的冰雪产品,使冰雪产业结构迭代升级。


四是对冰雪产业进行科学合理布局。毋庸置疑,北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新疆等高纬度地区,在发展冰雪经济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国家要根据这些地区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居民人数、消费理念与消费水平等社会因素,有针对性地重点支持这些地方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经济引领区和冰雪经济集聚区,加快促进我国冰雪经济产业化、规模化进程。


五是着力提升冰雪经济科技含量。高纬度地区要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和企业主体地位,通过创新产学研合作平台与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冰雪服务、冰雪装备器材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转型,加快培育冰雪新质生产力。


本文转载自三川汇文化科技,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冰雪经济:如何让高纬度地区“冷资源”变“热财富”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