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馆lululemon的年轻品牌,踢到了铁板还是软肋

作为当下最耀眼的两个瑜伽品牌,Alo和Vuori在规模上还与lululemon差距甚远,但对后者的冲击已经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话题。

2024-12-16 14:00 来源:叁拾代 文/李嘉咏 0 1980

Alo Yoga.jpeg


备受市场瞩目的Vuori有了新动态。11月中旬,这个被称为「男版lululemon」的美国瑜伽品牌Vuori拿到了惊人的8.25亿美元融资,在萧条的投资环境里可谓鲜见的巨款。


另一边,据路透社在2023年的报道,「北美富家女新宠」Alo Yoga母公司正在以100亿美元的估值寻求融资。


有意思的是,虽然Alo虽然尚未正式进入中国,一众打着它旗号的「李鬼」已经出现在各个电商平台。今年双十一,甚至有一家名为「ALO旗舰店」的商家在「天猫双11新商TOP榜」中位列第三。这家店并非官方授权,定价比官方网店便宜一半甚至几倍,但消费者还是心甘情愿地为Alo掏腰包。截至本文发布时,在淘宝和天猫的app上均已搜不到该店铺。


作为当下最耀眼的两个瑜伽品牌,Alo和Vuori在规模上还与lululemon差距甚远,但对后者的冲击已经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话题。


往前回溯,把瑜伽裤穿上街的潮流也不过10年左右,在国内更是近5年的事情。要论这股潮流兴起的推动力,lululemon的地位无可撼动,市值一度超过阿迪达斯。根据最新发布的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lululemon全球净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中,中国大陆净营收同比增长达到39%。预计其2024财年营收将突破百亿美元。


在lululemon的刺激下,创业公司前赴后继地推出新品牌,老品牌也乘机发展壮大。如果将Athleisure(运动休闲)潮流席卷全球,疫情的推波助澜,以及潮流退去、lululemon发展放缓划分阶段,Alo和Vuori已是第三波竞争者了。


在研究品牌起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瑜伽品牌从当红一时到「泯然众人」的时间不断缩短。这似乎已经不是瑜伽品牌的专属,运动品牌领域,乃至整个时尚产业,也出现了品牌兴衰难以预测、潮流周期越来越短的趋势。


前赴后继


如同其他潮流风格一样,运动休闲也经历了萌芽期、爆发期和饱和期。


1990年代末,运动休闲开始流行,并在2000年初期至中期获得主流认可。当时,人们将运动服当作休闲服穿,就连硅谷科技公司的企业家也开始穿T恤上班,lululemon正是创立在这一时期。


2007年,lululemon上市。但根据零售产业媒体Retaildive的报道,从2010年中期开始,才是lululemon真正腾飞的时期。运动休闲风越吹越猛,《韦氏词典》也将「Athleisure」一词添加到了词典中。


在2012年之后的10年间,一大波瑜伽品牌先后创立,有些曾当红一时。但在换了三波挑战者之后,lululemon依然一骑绝尘。


- 2012-2018年,在运动休闲潮流带动下,不少创立多年的品牌焕发新生;与此同时,大批新品牌创立,有些最初几年营收能以100%、200%的速度增长,也容易拿到融资,或者被大公司收购。但到了后期,入场品牌过多,竞争增大,市场趋向饱和,投资人愈发谨慎,一些品牌开始掉队。Outdoor Voice、prAna等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 2019-2022年,新冠疫情爆发,在出行受限的情况下,人们的穿着以舒服为主,运动休闲风仍是潮流高地。Gymshark、Sweaty Betty的高速增长都集中在这期间。随着社会回归到常态化运转,疫情带来的红利期消失,多数品牌增长放缓,甚至开始亏损。

 

- 2023年至今,全球经济震荡,运动休闲进入了饱和期,城市机能风(Urban Outdoor)等新潮流崛起。2022年推出的新品牌,不少只获得一两轮融资,产品矩阵尚未成形,第二年就销声匿迹。目前,Alo和Vuori作为「新生代」,和lululemon一起站在话题风口。


在此期间,瑜伽品牌容易面临一些共性问题。


最为常见的是,品牌过于依赖融资,几年间融资多达5、6轮,却久久难以盈利。而当经济下行,投融资市场繁荣不再,品牌就显得非常被动。


其次,很多瑜伽品牌都是DTC起家,甚至是纯电商品牌,规模扩大后才逐渐向线下转变。而事实证明,单纯的DTC难以走通,线上和实体店的打法截然不同,品牌难以适应。


最难办的情况是,品牌身后的母公司遇到了问题。不少瑜伽品牌背靠大公司,Athleta所在的Gap、Sweaty Betty所在的WWW(Wolverine World Wide)、prAna所在的Columbia,过去几年情况不妙,集团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会影响旗下品牌的运营。


从时间长度来看,这三个阶段持续的时间越发短暂。直至现在,没有了大环境的加持,仍在加速增长的品牌只能「打铁还需自身硬」。


新品牌的更迭、市场的波谲云诡,lululemon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品牌规模扩大,lululemon迈向综合性鞋服品牌是必经之路,「物以稀为贵」带来的小众、精致、中产的身份象征逐渐薄弱。相比之下,新品牌营造的人群画像更为细分和具像化。社交媒体上,健身肌肉狂人穿着Gymshark、年轻富有的性感女孩穿着Alo、休闲的加州男士穿着Vuori,人们开始愿意尝鲜更小众、更新、更年轻的品牌。


另外,lululemon一直强调自己是个专业运动品牌。但过去几年,年轻品牌十分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和名人效应增加话题度、抢夺用户,在专业主义、科技属性的重要性不如从前的情况下,这种策略也很奏效。


站在市场的角度,运动休闲市场饱和,潮流更迭,男装和新品类增长遇到瓶颈。从2023财年第二季度开始,lululemon的营收同比增长就降至20%以下,2024财年前三季度的增长更是在10%以内,预计全年营收为9%。lululemon是时候要寻找下一个增长点了。


明星公司


和lululemon相比,Alo和Vuori的声量迸发并非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是短暂又突然的结果。


尽管Alo早在2007年就创立,但Google Trends的数据显示,Alo Yoga的搜索热度在2019年才逐渐升高,在2022年底爆发。


Vuori创立在2015年,前几年几乎没有什么搜索热度,2021年获得软银4亿美元融资之后,才开始被争相报道。


这两个品牌都做对了什么?


Alo创立于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发展之初,属于「社交媒体世代」,尤其在运营Instagram主账号后,逐渐形成品牌差异化。从结果来看,对于新媒介长时间的摸索,为Alo后面利用名人效应引爆话题,引发粉丝的疯狂模仿和追随打下了铺垫。


除了专注于瑜伽动作的主账号,Alo还为旗下的女士、男士、个护保健产品线、瑜伽课程服务Alo Moves、传递正能量的 Alo Gives都开设了单独的 ins 账号,各个账号保持着统一的调性和垂直、精细化的运营。


和耐克、lululemon等强调专业属性的运动品牌不同,本身就想让运动服走向街头的Alo不忌讳签约明星代言人,和各种名人联动、让网红上身自家品牌也是家常便饭。


事实证明,近年引爆性的单品,例如阿迪达斯的Samba和Puma的Speedcat,都离不开大量名人上脚。无论国内国外,短平快的图像化信息,加上社交媒体上的名人上身推波助澜,几乎已经成了品牌传播的定式。和细水长流的渗透式传播相比,这种打法能短时间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口碑,值得其他品牌借鉴。


至于产品,Alo适合低强度运动,产品比lululemon更具设计感和时尚度,打破运动和性感的界限。虽然经常被吐槽定价高和质量差,但Alo卖的就是一种身份象征和群体标签,是炫耀身材和时尚品味的载体。


「更性感的产品拓展了Alo的品牌护城河。」lululemon的创始人奇普·威尔逊(Chip Wilson)曾这样评价。


对于时尚的热情拥抱,让品牌在某种穿搭潮流到来时能立马做出反应,用好看出圈的产品踩中热点,而不必拘泥于功能和专业。今年流行Tenniscore(城市网球风)时,女孩纷纷将Kendall Jenner同款Alo网球裙收入囊中,成为上街凹造型的神器。而lululemon的模特穿着网球裙,像是真的要去参加网球训练。


不过,在年轻貌美且富有、热爱社会名流生活方式的It Girl尝鲜之后,随着品牌逐渐走向大众化,如何留住追求独特且具有相当购买力的年轻女性,是lululemon曾面临的问题,Alo恐怕也难以回避。


和Alo相比,Vuori显得格外低调神秘,或者说,在运作方式上要传统得多。


例如,Vuori重视面料创新,强调面料的柔软度和舒适性,希望实现在办公场景和居家场景,都可以穿着舒适地通勤或运动。这与lululemon等许多功能性服饰品牌做的事情无异。


又譬如,Vuori重视社群打造,与消费者和用户产生真实、高频的情感沟通建,通过社群领袖会组织远足、跑步等社群活动来把人们连接在一起。这同样也是许多品牌在做的事。


Vuori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谨慎,这两个字渗透在这个品牌的角角落落。


从男性瑜伽服饰切入的Vuori,准确地把握痛点,在创立的第二年便实现盈利。或许是创始人乔·库德拉(Joe Kudla)会计出身的原因,虽然该公司前几年没有获得大型融资,但自成立后一直以25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库德拉曾经告诉《Fast Company》,公司高度关注现金流,从来不会为了获得客户而亏本。


库德拉会用「纪律性」来形容开店计划和市场投入,Vuori每个单店经营都有严苛的指标,公司会计算出门店单个平米能够制造的收入,来对经营进行评估和相关决策的制定。在中国,Vuori曾在嘉里中心开过快闪店,开设以来一直呈现的是盈利状态。


不仅如此,Vuori生于DTC品牌鼎盛的时期,却迅速地拥抱并且扩大批发渠道。这也是现金流健康的一个好处。在投资人不喜欢批发模式的时期,Vuori依然可以坚持自己的选择。目前,Vuori大约75%的业务来自DTC,25%来自批发业务,与 Nordstrom、REI、Selfridges 等公司合作开展业务。


或许,Vuori的故事更能证实,做公司,盈利比什么都重要。


不只是瑜伽品牌


26岁的lululemon可以说是瑜伽品牌中最长青的品牌。同期诞生的品牌无论是规模还是辉煌期,都不在同一量级,更别说迟了10多年才创立的后辈。


但站在运动品牌的历史长河里,lululemon代表的瑜伽品牌和运动休闲风格爬升快、瓶颈来得也快。


作为运动品牌的大哥和二哥,耐克和阿迪达斯创立至今超过半个世纪,但做到市值突破400亿美元大关,都花了超过40年的时间。lululemon只花了22年就实现这一成绩。但代价是,耐克和阿迪达斯在半个多世纪里几乎没有受过太大的冲击,而lululemon成为潮流不过10年左右就面临增长放缓。


其他运动休闲品牌也有类似的轨迹。安踏品牌和李宁创立超过30年,年营收超过250亿元。而FILA大中华区业务在2009年被安踏集团收购时,还是亏损状态,12年后就超过了200亿营收。从2020财年起,FILA增长放缓,甚至在2022财年出现负增长。虽然安踏方面将原因主要归结为「疫情冲击」,但触发FILA狂飙的那股运动时尚风潮减弱也是事实。吃到了「国潮」红利的「中国李宁」面临同样的困境。


在运动休闲潮流之后,潮流的变化更快了。Gorpcore带动户外穿搭兴起不过两年,市场热度已经在减弱,或者说,开始演变和延伸到其他领域。


甚至整个时尚产业都面临同样的情况。最简单的例子在于,曾经被称为「快时尚」的H&M和Zara在这个时代都太慢了,以SHEIN为代表的「超快时尚」正在风靡全球。


为什么消费变化周期越来越短,潮流更迭越来越无序了?


社交媒体和DTC等更快捷的传播、购买方式,缩短了产业的链条。新品发布、T台亮相、出现在商场,到最终被大众扔进衣柜深处,这个链条已经分崩离析。如今,人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在社交媒体上被明星种草,然后在电商平台购物,而且快速的决策和购买也逼迫着生产端加速生产和淘汰产品。


另外,大家对于运动属性、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在降低。曾经以鞋为主的品牌比服饰类品牌更长青、专业品类比时尚休闲品类更持久,这些定律不再那么确定。尤其近年没有划时代的科技升级,让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即便是始祖鸟、Salomon等户外品牌,购买者看中的也并非他们的硬核科技。


站在社会发展的阶段,经济震荡,大家所谓的品牌忠诚度让位于便宜,找平替、白牌甚至假货都成了可以接受的事,又能指望大家忠于某个品牌、某个潮流多长时间呢?


《密歇根日报》有报道指出,20 世纪后期的审美很容易定义:喇叭裤、背心和大配饰是1970年代的标志;1980年代的时尚元素包括高腰牛仔裤和厚重配饰营造出的俏皮感;1990年代流行括军靴、小黑裙和《老友记》演员穿过的所有服装。即使在21世纪初,Y2K是时尚美学的代表,抹胸、低腰牛仔裤和亮片独树一帜。 


「但当我们回顾2020年代时,似乎任何外观、风格或物品都不能准确传达当时的主流时尚,似乎没有一种审美能够持续足够长的时间。潮流的生命周期可能在几个月内完成,兴起、巅峰和衰落发生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


这就是现实,也是包括Alo、Vuori等品牌,都在面临的严峻考验。


本文转载自叁拾代,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踢馆lululemon的年轻品牌,踢到了铁板还是软肋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