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运到全运,广东如何“掘金”体育消费?

促进体育与其他产业融合是关键,让体育带动衣、食、住、行消费,形成“复合型消费”,同时应借助体育赛事活动刺激体育消费,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2024-08-20 10: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谭砚文 0 4947

广东.jpg


手撑地、快速脚步移动、倒立定格……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霹雳舞首次走上了奥运赛场,与冲浪、滑板、攀岩、自由式小轮车作为新兴项目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目光,为奥运注入新鲜血液。奥运会虽已落幕,但人们对运动的热情不减,同时也持续推动国内体育消费的热潮。


在奥运经济的加持下,新兴的体育项目受到越来越多人追捧。例如,在奥运的推动下,霹雳舞、攀岩、滑雪和冲浪等新兴项目取得迅速增长,催生新的运动习惯和消费模式。


某团购软件数据显示,今年7月,该平台体育运动的搜索量较6月同期增长180%,其中“攀岩”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62%,“霹雳舞”搜索量同比增长107.8%,“网球”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72%。


为进一步鼓励新的消费场景,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积极培育新的体育消费场景、增加体育消费场所、推出特色鲜明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等。


作为体育大省、即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广东,应如何进一步推动体育消费?受访专家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促进体育与其他产业融合是关键,让体育带动衣、食、住、行消费,形成“复合型消费”,同时应借助体育赛事活动刺激体育消费,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相关企业应加快服务性产品更新升级,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体育服务的需求。


新兴奥运项目带动消费新商机


在本届奥运会新兴滑板项目中,有4名中国滑板女将其中郑好好、朱沅铃和曾文蕙均来自广东省轮滑(滑板)队。尤其是郑好好,刚刚小学毕业就代表中国登上巴黎奥运会的赛场。她不仅是中国代表团最年轻的选手,也是中国夏季奥运会历史上,最年轻的选手。


实际上,滑板运动在广东颇为流行。此次奥运会出战滑板项目中的4名队员中,有3名来自广东,可见广东在这项运动中的强劲实力。据统计,惠州长期参与轮滑运动人口近20万人,参与滑板运动人口近2万人。


作为一项新兴奥运项目,滑板在国内的庞大市场中正迅猛扩张。据央视财经报道,全国滑板标准场地已突破200块,滑板俱乐部超400家,参与滑板运动的爱好者已达上千万人。打开“大众点评”在广州地区搜索“滑板”,几十家机构遍布全市各区。


夏季的高温天气叠加奥运效应,滑雪运动受到广州群众的喜爱与追捧。


某团购软件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广州市室内滑雪培训订单量环比增长95%,7月深圳市“滑雪场馆”业务分类订单量同比增长160%。


广州热雪奇迹总经理孙铮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正值奥运月,滑雪初体验用户环比上涨近30%。不仅本地客流有所增长,港澳客流量同比去年也增长了10%。


相较于传统体育运动,滑雪、滑板等新兴体育运动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滑雪的时候只需要专注脚下,可以让人暂时放下压力。”一位接触滑雪一个月的广州滑雪爱好者告诉记者。拥有两年经验的某滑板爱好者表示,滑板本身比其他运动刺激有趣,更重要的是能通过玩滑板认识很多朋友,丰富生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介绍《意见》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年轻消费者逐渐成为消费主力,骑行、滑雪、露营这些悦己消费、沉浸体验消费越来越受到青睐。体育消费,尤其是新兴体育项目消费为何兴起?


需求是最主要的驱动力。广州体育学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王钊表示,在政策引导、经济进步、技术更新的背景下,老百姓的需求不断更新迭代,从原本的观赏变成一种“生命体验”,更注重观赏性、参与性、体育性。


“尤其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较大、工作节奏较快,体育运动尤其是滑雪等沉浸体验式运动摆脱了固定的城市空间,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生态空间相结合。年轻人可以通过这些运动换一种环境和体验,得到身心的放松。”王钊说。


以体育撬动“复合型消费”


体育消费正在成为拉动我国消费增长的新引擎,广东作为体育大省更是如此。据广东省体育局公开信息,2023年广东体育产业总规模超7300亿元,增速约13%,增加值超2300亿元,增速约9%,约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然而,体育消费仍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和空间。


王钊表示,目前,广东体育产业虽然规模大、发展快,但是存在以下问题:从整体上看,公众对体育消费的需求量大,但是相关产品、场地、赛事供给不足;从产业结构看,以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为主,但体育服务业尚有欠缺;从地域分布看,广州羽球、佛山足球、东莞篮球等城市运动发展火热,但其他地区的体育消费并不发达。


对此,广东应当如何破题,推动体育消费持续增长?


针对体育消费场所的供给需求,《意见》提出应盘活空置场馆场地资源,引导社会力量依法依规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广东正在积极保障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今年5月28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广东省全民健身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透露全省建有各类体育场地约34.08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0平方米;构建15分钟健身圈,形成省、市、县、镇、村五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网络。


王钊建议,广东可以推动体育与文商体旅产业的融合,通过赛事进景区、进商圈、进社区拉动商业发展,如举办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通过赛事吸引大量游客,撬动文旅消费市场。“体育产业既可以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又具有很强的粘性,可以带动衣、食、住、行,形成‘复合型消费’,并逐渐引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王钊说。


对于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暨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吴延年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需采取多维度策略激活并引领广东非一线城市的体育消费市场,充分认识到这些城市在体育消费领域的巨大潜能。“非一线城市不仅人口基数庞大,且近年来人口增长尤为显著,为体育消费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吴延年说。


在广州,已有企业作出相应实践。孙铮表示,近年来,消费者的需求更加精细,专业追求也在不断增加,公司因此丰富了滑雪相关服务,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和培训,以适应消费者需求。


《意见》要求,鼓励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引导各地推出特色鲜明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今年8月“体育宣传周”期间,广东就已举办了近4000场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办比赛就是办城市。”受访专家表示,体育赛事是促进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在巴黎奥运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就得以体现。法国一项研究估算,奥运会将给巴黎地区带来67至111亿欧元收益,中长期预测还将产生约89亿欧元的经济影响。


广东省体育局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举办4500余项次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比赛场次超15万场,参赛人数超190万人。其中,2023广州马拉松赛带动直接经济效益3.45亿元,间接经济效益(产出效益)8.16亿元。


明年11月,粤港澳将共同举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为拉动体育消费和大湾区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王钊表示,十五运会不仅将为三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将拉动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通过共同筹备和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粤港澳三地在体育、文化、旅游、交通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流动。


本文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从奥运到全运,广东如何“掘金”体育消费?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