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次奥运会,到底要花多少钱?

关于奥运会的这一本经济账,究竟应该怎么算?

2024-07-31 14:00 来源:市值榜 文/连禾 0 7200

举办奥运会.png


这大概是最“绿色”的一届奥运会。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正式开幕之前,社交平台就给了这届奥运会足够高的热度。热度主要集中在对巴黎奥运会的吐槽上,包括不提供空调、奖牌由巴黎铁塔废料锻造等。


网友辣评:以环保知名,行抠门之事。


实际上,根据WalletHub对巴黎奥运会的耗资做的分析,本届奥运会的举办成本估计为82亿美元,将成为夏季和冬季奥运会历史上成本第六高的奥运会。


如果翻开奥运历史,你会发现往届奥运会办到最后大部分都是亏钱的。比如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就足足产生了8.93亿美元的财政赤字。


即便如此,很多国家、很多城市还是会不遗余力地参加到奥运会举办权的争夺中,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甚至由于申奥失败,还引发过一场政坛大鳄引咎自杀的悲剧。


1988年,韩国汉城(现名首尔)奥运会开幕两个月后,一个叫仲谷义明的日本人在家中自缢而亡。


1977年,仲谷义明是日本爱知县的知事,当时他负责日本名古屋1988年奥运会的申奥工作。简单来讲他相当于日本一个省的省长,名古屋相当于一个省会城市。


坏消息是当时名古屋没争过汉城,在仲谷义明心里成了一道过不去的坎,为这事工作也丢了,到后来人汉城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他越看越难受,一时没想通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反映出一个关于奥运会的真实现实,那就是很多城市对举办奥运会的迫切希望已经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为什么亏本的生意要抢着做?动辄百亿美元的资金花到哪儿了?关于奥运会的这一本经济账,究竟应该怎么算?


要花多少钱?如何筹资?


奥运会不仅烧钱,而且是一项长期烧钱的大工程。这是因为,奥运会的影响在开幕前11年就开始了,花钱也是。


简单来说,主办城市决定申办奥运会后,要先用两年时间来应对国际奥委会的考核,大部分城市可能要经过两次考核才能成功。拿到申办资格后,主办城市要用七年的时间来为奥运会正式举办进行筹备。


应对奥委会的考核是小钱,真正烧钱的,是接下来紧锣密鼓的筹备期。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举办一届奥运会要花多少钱。


成本之高昂从上图可窥一斑,而且几乎所有城市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成本超支的情况。


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季奥运会是最鲜明的例子,耗资近200亿美元、成本超支289%,让其成为了“史上最贵奥运会”。


这些钱都花在了哪里?一种常见的划分依据是根据支出项目能否在赛后持续使用,将奥运会支出分为建设支出及运行支出:


建设支出说白了就是承办城市为了举办奥运会,新建的包括奥运村、媒体村等支出,体育场馆与相关设施的建设维护费用,也在此列。


运行支出则可以简单理解为,为期半个多月的奥运会举办期间,维持奥运会正常运转花的钱,包括开、闭幕式、文化活动与竞赛举办、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服务、兴奋剂检验、奥运村管理与维护、交通及安保服务等,每届奥运会准备的十几万个套套也算在这里。


这两笔支出数额更大的明显是建设支出,单是体育场馆和奥运村的建设,就已经足够让主办城市头疼。


举个例子,下面这张图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支出占比,哪头轻哪头重看的明明白白。


在不同国家,具体谁负责哪项支出并不一样。


负责建设支出的可能是奥组委,也可能是相关政府部门和各类国营及私人机构,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90.8%的钱都由政府支出。


而负责运行支出的一般都是各国的奥组委。


不过无论如何,拿这么多钱出来筹备奥运会总不轻松。经济发达的倒还好说,苦就苦了那些没啥钱还想办奥运会的城市。


蒙特利尔就很苦。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加拿大政府不提供任何筹资担保,导致在奥运会结束时,可怜的蒙特利尔市政府收入额只占到所需支出的5%,有27.29亿美元的亏空要弥补。


他们掏不出这笔钱,最后蒙特利尔市的纳税人就一直为偿还这笔费用所困,直到30年后才还清这笔赤字。


那么问题来了,奥运会既然这么烧钱,钱从哪里来?


一般而言,奥运会的资金筹措由主办国政府、地区/省/联邦政府、城市/社区以及私有部门来共同完成,不同国家各方出资比例并不相同。


说到这里这就不能不提历史上几届典型的奥运会:1976年的蒙特利尔、1984年的洛杉矶、1996年的亚特兰大。


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市政府完全出资,让蒙特利尔背上了30年的沉重债务。


到1984年,洛杉矶市民因为被蒙特利尔的惨状吓倒,决定不干了,他们逼着加利福尼亚州和洛杉矶市政府拒绝进行公共基金投资。


这导致这届奥运会成了历史上第一届与主办城市没有关系的奥运会,所需资金完全由私有部门提供。以政府为主要经费来源、组织奥运会的历史就此被改写;


再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完全由私有部门筹办的奥运会也被禁止——这次是国际奥委会不干了。怎么回事?奥林匹克宪章中有规定:“每一个候选城市必须提供由国际奥委会认可的经费担保。”


翻译下就是,国际奥委会要保证奥运会质量,也要挣钱,但私有部门给不了他们安全感。


不过在具体的筹资手段上,有些资金来源实际上与奥组委收入很难区分。


比如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组委会所有的与政府许可相关的收入都来源于“特别筹资渠道”,其中包括奥运会纪念币、奥运会纪念邮票、奥运彩票等,这些既能归属于筹资的范畴,也能被归进奥组委的收入中。


靠什么赚钱?


先抛两个结论:


1.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一道分水岭,奥运会商业模式自此成型,收入结构在这之后产生剧变;


2.历届奥运会最稳赚不赔的是国际奥委会;


说到奥运会怎么赚钱,就又要提到1984年那届神奇的奥运会了。


之所以神奇,总结起来其实就三句话:申办时没竞争对手、筹备时政府撂挑子不干最后只能交给私人、会后一核算纯盈利1.5亿美元。


怎么赚钱的?这要归功于洛杉矶奥组委主席彼得·尤伯罗斯。在这届奥运会上,他首度采用招标的方法出售电视转播权、改革了奥运赞助的商业模式、开创了奥运会门票销售的先河。


尤伯罗斯说白了就干了一件事:把拍卖带到了奥运生意场上,并做到了极致。


实际上1960年组委会就开始独家出售电视转播权了,但直到1984年以前,转播费都比较低,尤伯罗斯心想这还按以前的来挣不到钱,索性抬高了竞拍价格,最后美国广播公司花了2.25亿美金才胜出。


尤伯罗斯还引入了一个叫做“独家昂贵赞助”的概念,也就是所谓的“top计划”,当然这法子不是他想出来的,向奥委会推销这个概念的是阿迪达斯的创始人达斯勒。尤伯罗斯厉害的是,他限定了30个行业,每个行业最后只有一家能进入“top”计划。


接下来就是拍卖。想进入“top计划”?没问题,400万美元的底价,你们叫价吧,谁给的钱多名额归谁。结果可口可乐为了争过百事交了1350万美元、日本富士为了打倒柯达交了1000万美元。


这届奥运会让尤伯罗斯名声大振,还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奥运商业之父。


之所以说这届奥运会是一道分水岭,是因为这撕开了奥运会商业化的口子,以往奥运会的收入结构也产生了明显变化。


这之前奥组委赚钱的方式是纪念币、彩票这些,这些产生不了太多收入。但在那之后,出钱的不再仅仅是普通百姓,而是为了抢占市场、打压对手的企业家们,毕竟他们有钱,也愿意花大钱。


到今天,奥运会最赚钱的三个途径是出售电视转播权、赞助费、门票费用。其中赞助相关自上而下也分好多等级,包括top计划、组委会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特许经营企业。


除此之外的一些财源还包括捐款、利息、仪器租金、会费、收费项目、政府补贴、测试赛收益、发行纪念币、纪念邮票、彩票等,不过从整体收益来看,仅仅是上面那三项,占比就已经超过了五成甚至更高。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最赚钱的不是奥组委。


一方面是主办国奥组委跟主办城市很难分隔开,虽然大体上是主办城市负责会前场馆及基础建设,奥组委负责会间运营,但最后算盈亏的时候很难做到“亲兄弟明算帐”,最后的收入刨过开支能不赔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正如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最后能盈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这届奥运会政府没怎么参与,在交通设施和体育场馆建设方面几乎没有投资。


另一方面是组委会还要分不少收入给国际奥委会。以收入占比最高的电视转播权出售费用为例,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国际奥委会抽成比例在40%左右,等到2004年之后,这个数字又涨到了51%。


这么看下来,各国奥组委才像是真正的打工人,国际奥委会掌握着收入的分配大权——他们声称其自己是非营利性组织,但这么多年过去,手里的权利越来越大,钱包也越来越鼓。


比如最开始出售转播权的权利在组委会手里,1968年以前奥委会只能分到1%-4%的收入,后来他们看电视转播权这块肉越来越肥,索性把权利攥到了自己手里。从1998年长野冬奥会开始,国际奥委会宣布只有IOC才能出售电视转播权,并且组委会只能获得少于50%的收入。


总而言之,国际奥委会会从电视转播权和赞助相关市场营销收入中拿走相当比例,门票收入稍低一些,在当届收入占比中不会超过10%,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收取了门票收入的7.5%。


最神奇的操作是,如果当届奥运会有盈余,那奥委会还要抽取一部分作为收入。2004年雅典与2008年北京,奥委会提前规定抽取比例为20%。


并且从2004年以后,奥运会还规定候选城市必须在支出清单中,把投资(与“奥运会无关”的场馆和基础设施支出)与其余支出项目分开,明显是奥委会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


不过人家拿了钱也不是只顾自己花,官方说法是,国际奥委会会将收入的90%分配给各国奥组委、国家奥委会和单项体育国际联盟组织,来支持全球和各国的奥林匹克运动,剩下的10%来维持组织的日常管理。


但妙就妙在10%的比例没变,可是实际的收入却实实在在地在增长,怎么算人家都稳赚不赔。


所以,国际奥委会作为奥运会的最高领导机构,面临的压力其实比主办城市要小很多。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奥委会就在关于奥运经费的问题上做出了明确规定:“举办奥运会的融资责任将由主办城市和奥运会组委会共同承担。”


但筹办一场奥运会最大的支出是城市基础建设、体育场馆建造维护等建设费用,这导致奥运会对大部分城市来说,到最后都成了赔本买卖。


既然赔钱为什么还要办?


从整个奥运史上来看,日本可能是在奥运会上最执着的国家之一。


二战期间日本拿到了194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届奥运会最终被取消。


因此当二十年后战争硝烟散去,日本再次拿到1964年奥运会举办权的时候,这届奥运会对日本来说有多重要不言而喻——日本需要通过这届奥运会提振国民信心,也亟待借此挽回国际形象。


为了办好这届奥运会,日本进行了大规模投资,算上比赛设施和奥运村建设、运营费用、道路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日本为准备东京奥运会投入的资金约合30亿美元。


这些钱倒也没白花,日本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运输、通讯等行业迎来了强劲发展,让日本进入到1962-1964年的“奥林匹克景气”时期。


这还拉动了日本就业率的上升。


后来这届奥运会被普遍认为是奥运史上最成功的一届之一。甚至有一种说法是,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借助奥运会带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1964年东京奥运会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日本的复兴,同时也拉开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序幕,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就算抛开日本不谈,很多承办城市乃至国家,在筹备奥运会那几年都经济表现良好。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筹办奥运会意味着总需求的额外增加,对经济的影响是一种需求冲击。


简单来说就是,奥运会通过引发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奥运场馆及附加设施的投资、旅游服务的消费、各种体育产品与劳务的消费等等,能够影响举办地的产出、收入和就业水平。


所以单纯用赚不赚钱来衡量奥运会的成败,实际上是不合理的。


奥运会早就不只是一项比赛了。它在短暂的时间里让主办城市成为整个世界的焦点,那是最好的展示窗口,让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等在最快的时间内被认识、信任。


何况奥运会为主办城市及国家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在于经济层面,还包括改善城市建设、推动城市走向全球化等等。


一句话来概括,奥运会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对外形象建设的最好途径。


所以全球范围对奥运会的热忱背后,大家看重的并不是赛事本身,而是背后蕴藏着的广阔机会,一个让城市被所有人看到的机会。


但从更长的时间来看,在很多举办城市、国家,奥运会带来的提振效应,并不会持续很久。


就像1964年东京奥运会结束后,日本很快陷入了1965年的经济萧条。这一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从上一年的13.2%剧降到5.1%,企业倒闭数增加了近2000家,失业人口增长超20万。


据上图所示,往届奥运会举办后8年与奥运8年GDP的增长速率,基本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后还出现了负增长。


这便是后奥运经济存在的“低谷效应”。


很多城市为了筹办奥运会,往往大兴土木,投入重金大搞城市建设、修建体育场馆、改善城市生态,但会后又很容易出现场馆空置等情况,并且还要继续投入重金维护。


所以说奥运会对城市来说就像是硬币的正反面,所有人在抛出硬币的那一刻,都知道了自己想看到的是哪一面,但最终的结果却在落地之后才会出现。


主办单位不仅要看城市是不是能负担起筹备期的巨额投入,还要考虑能不能在会后保持比较好的经济发展。


就像上文提到的蒙特利尔,无疑就是最糟糕的情况,整座城市的经济发展被债务拖累了30年。


但无论如何,一场奥运会的成与败,都不应该由赚钱与否来衡量,甚至拿单纯的经济效益来评判都有点有失偏颇。


不过誉也不过分苛责,才应该是对待奥运最合理最公正的态度。毕竟,没有人能够说,一场比赛就能一劳永逸的改变一座城市。


就像92年前,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的刘长春,孤身一人前往洛杉矶时,他不会想到,72年后的2004,一个叫刘翔的同行,完成了他未竟的梦想。


也像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拿下第一块奥运金牌的时候,他不会想到,二十四年后的2008年,我们办了自己的奥运会,站在了奥运会金牌榜的榜首。


所以改变就那么发生着,历史就那样,波澜壮阔着。


本文转载自市值榜,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办一次奥运会,到底要花多少钱?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