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江西画卷”

深化体教融合是江西体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亮点。

2024-06-13 14:00 来源:工人日报 记者/刘兵 0 1347

江西.jpg


端午佳节前后,江西各地龙舟赛事密集上演。其中,来自长江经济带11个沿江省市参加的2024九江“庐山杯”龙舟邀请赛,吸引了数万名游客,尤其引人瞩目。


在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专题采访中,《工人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西省通过加强体育体制机制改革,放大体旅融合效应,深化体教融合,树立体育品牌标杆,实现了体育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度江西省体育产业总规模1800亿元,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993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215元,全省体育产业单位3.5万家,较前一年均有明显增长。


体旅融合促振兴


位于赣东北的婺源县因环境优美和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去年10月建成的婺源·中国微马基地是当地“体育+旅游”的典范之一,继五一假期客流爆满后,端午假期再次迎来众多游客打卡体验。


该基地是集运动、康养、娱乐、旅游于一身的综合体。运营该基地的广东正洲体育文化产业公司董事长李正雪告诉记者,体育元素多是基地的最大特色,“我们有射箭、投壶、踩高跷、荡秋千、吊梯等20多个大众游乐体育项目,深受游客喜爱”。


体旅融合对婺源的乡村振兴助力良多,珍珠山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就是案例之一。位于县境西南一隅的珍珠山乡,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体育民宿。政府通过引导村民对自建房进行改造,提升相关配套设施,增加体育主题元素,使民宿客流越来越旺。


据珍珠山乡党委书记程志刚介绍,目前该乡共发展民宿40户,床位300余张,年接待3万余人次,民宿每户年均分红4万余元,“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体教融合结硕果


深化体教融合是江西体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亮点。因“长征出发地”而久负盛名的于都县,近来在体教融合的成绩上尤其突出。


射击是于都新长征中学的特色项目之一。近日,2024年赣州市射击锦标赛在这里激战正酣。2017年通过射击体育单招考取集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的“00后”教师林汉莹在这所中学已执教2年。她表示,本届赛事水平很高,不少优秀选手能够接近或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该校高一学生钟玉萍在2022年的江西省运会上获得了3块金牌,目前已经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缺乏冰雪资源的于都从2020年开始在冰雪项目上发力,在冰雪项目的体教融合上做出探索,努力为竞技体育培养人才。由于缺少师资,于都就从东北地区聘请了10名专业滑雪教练。目前于都县购买越野滑轮训练装备5000套,将滑雪板换成滑轮鞋,尝试着让孩子们在旱地上用滑轮练习滑雪技巧。


来自于都县雩山中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张涵怡在滑轮项目上表现突出。她表示:“滑雪是很炫酷的运动,我以后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滑雪运动员。”


于都县教科体局局长谭晓红表示:“现在我们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抓、学校主责、学生主体、家长参与、社会共建’的六方融合工作思路,积极构建体教融合发展新模式,‘无体育,不教育’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体育品牌树标杆


近年来,随着“一县一品”战略的实施,江西一些地区的体育项目已形成一张张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名片,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近段时期,赣东玉山县成为世界台球爱好者瞩目的焦点——2024斯诺克世界公开赛在这里举办,世界排名前列的球员悉数参赛;世界台球博物馆与世界台球名人堂在这里落成并正式开放,成为台球数百年发展史的里程碑。为了更好地培养台球人才,2021年,国际台球学院在玉山创办并正式招收学员。目前,玉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台球桌板材生产基地。


玉山与台球结缘,武宁则以网球闻名。2023年,武宁成功创建“全国网球示范县”。今年3月,2024年ITF国际网联世界青少年U18网球巡回赛(武宁站)开赛,吸引了国内外200多名优秀青少年球员参加。据九江市体育局局长刘金梅介绍,仅武宁国际网球中心近来每年训练和参加赛事的人数就能达六七万人次,带动体育产业消费近1亿元。


江西省体育局副局长金紫薇表示,“我们将在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青少年赛事体系、丰富体育消费的业态场景上着力,进一步激活赛事经济,增添体育带动经济发展的动能”。


本文转载自工人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绘就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江西画卷”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