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蒙眼狂奔” 健身房行业进入“优质内容”时代
在健身行业里,越来越多健身房企业因为当年的重现金流轻利润盲目扩张规模,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成倍增加。
“资金链断裂是很多健身房跑路的根本原因。”北京市朝阳区核心社私教工作室创始人冯冯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出问题的健身房都是在为之前‘蒙眼狂奔式’的发展模式买单还债。”
在国贸健身房Space店前的人相比前几天有所减少,但是仍有路人指着店面在议论着。Space的停业引发了广泛关注,也成为了热门新闻。在国贸Space店前,冯冯说:“这次的闭店可能是一个行业正在变化的信号。”
“蒙眼狂奔”埋下隐患
健身行业专业咨询机构、体坛荟创始人盛楠介绍:“2019年之前的近20年时间,健身行业处于风口期,主要商业模式是通过扩大单店现金流,通过不断扩张店面数量来实现体量的翻倍增加,进而迅速扩大规模。这种模式对于现金流有着巨大的依赖,但是在增量时代简单易行,发展速度快,一度成为行业主流的发展方向。”
那些年,我们经常看到“某品牌健身房全国已经开设分店100多家”“某品牌健身房在上海共有109家门店,外省10余家”这样的新闻,都是这种商业模式的产物。快速的发展节奏迅速带富了一大批人,但是也埋下了“蒙眼狂奔式”的隐患,逐步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尤其当疫情来袭之后,因为店面人流量大幅度降低,单店现金流出现断裂,这种抗风险性极差的模式遇到了巨大难题,全国多个健身品牌闭店。特别是那些开在高价地段的健身房更是首当其冲。“原来的发展模式非常强调拉新,因为复购率低,所以大家对于新客户数量有着极高的需求,原先豪华热门地段人流量大。但是一旦人流量不足就会出现断崖式下滑。入不敷出且背负巨大债务,倒闭关店并不奇怪。”盛楠说。
曾在多家健身房工作的潘雪说,自己之前虽然是健身教练,但是卖会籍卡、卖私教课占了大部分工作内容,健身房对于现金流的依赖非常大。因为有了现金流就可以去开新店,之后再用新店客户的现金流再开新店,那个时候店面扩张的速度让人咋舌,但是同时也埋下隐患。“很多店其实没时间去认真做好服务,去精雕细琢,那样的发展方式太慢了,跟不上扩张速度。因此导致店面老用户的客户体验非常差,复购率非常低,只能去拉新客户。”
健身十几年的梦瑶在私教课堂上告诉记者,她当初放弃连锁品牌健身房投身私教工作室的原因就是客户体验差。“没有达到预期的健身效果,同时健身房工作人员的过度销售让我心烦意乱,干脆换地方。”
“优质内容”才有生命力
无论是近日宣告关店的高端健身房“Space”,还是2023年跑路的“一兆韦德”,在健身行业里,越来越多健身房企业因为当年的重现金流轻利润盲目扩张规模,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成倍增加。
北京休闲健身产业协会副会长韩忠凯表示:“健身房行业需要改变传统思路,摒弃通过现金流盲目扩张的模式,回归本质,要合理地降低固定成本,更多地思考提升产品和服务,合理调配卖卡和卖课的收入构成,让健身房得到实实在在的利润才是长久之道。”
潘雪告诉记者,自己现在的健身房选择开在社区当中,房租只占到流水的20%,“我的健身课堂和之前的思路完全不同,我以健身者为中心,制定专门的计划,从环境到交流方式上,都让他们更加舒适。同时加强沟通,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把新知识、新方式用在客户身上,提供优质内容。让大家可以看得到自己的健身效果。”据记者现场观察,这家100多平方米在社区居民楼的健身房大都是老用户,很多人不仅续费多次,而且还会推荐朋友们加入,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利润很高。
除了精耕细作的私人健身房,旧店改造也可以焕发生机。“近期,我们在上海接盘了一家‘一兆韦德健身会所’的店铺,面积为5000平方米。”韩忠凯介绍,“我们围绕客户需要,重新进行功能区域划分,分为1000平方米的游泳池和更衣室、400平方米的瑜伽和普拉提馆、500平方米的青少年体适能馆、600平方米的高端客户训练馆、400平方米能容纳30人的团体课训练室和提供咖啡、简餐和轻食的餐厅等,预计比原先提升20%的收入。未来,在此基础上可以开拓社群功能,比如组织客户去泰国进行拳击训练营等,不仅提升了场馆的运营能力,也提升了客户运营能力,让健身房拥有更多的利润增长点和竞争性,从而保证健身房可以平稳、持续发展。”
健身房行业的发展其实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缩影,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越发不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当前,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健身房行业正在朝着向服务要效益,向内容要效益的方向发展,这也对所有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转载自中国体育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告别“蒙眼狂奔” 健身房行业进入“优质内容”时代——健身房调研系列报道(下)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