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篮球“转”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西施故里”“袜业之都”“刘邦故里”“大汉之源”是诸暨和沛县的标签,但“村BA”“村界杯”正逐渐成为促进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品牌,并正在持续发扬光大,成为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地方风貌的新窗口。

2024-05-11 14:00 来源:中国体育报 记者/部国华、林剑、冯蕾 0 13619

诸暨.jpg


周六下午,虽然天空飘着小雨,浙江诸暨安华镇勤容村54岁的村民黄灵风仍早早吃过晚饭,准备前往球场。村里几位邻居要上场比赛,她要在开幕式上打鼓助威。“我不太会讲话,但每次篮球赛我一定来给他们加油!”黄灵风说。

  

此时,距诸暨800公里的江苏省沛县七堡村,大学生刘天齐也风尘仆仆地从徐州学校赶回家里,参加村里举办的“村界杯”足球赛,“我爷爷、爸爸都曾是村赛的球员,经常带我踢球,足球早就融进了我的血液里。”

  

“西施故里”“袜业之都”“刘邦故里”“大汉之源”是诸暨和沛县的标签,但“村BA”“村界杯”正逐渐成为促进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品牌,并正在持续发扬光大,成为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地方风貌的新窗口。

  

以赛为媒 凝聚乡村磅礴力量

  

“下面有请今晚的主角——17支球队上场……”在诸暨安华镇“村BA”开幕式现场,一个体格健壮的小伙子正拿着手机进行直播。他叫黄伟飞,今年36岁,“我爸爸以前是镇上的主力球员,从我小时候就教我打篮球,但我因伤病不得不远离赛场,可心里还是放不下篮球,于是成为赛事解说员。”黄伟飞的直播起初只有百来个人看,但从去年“村BA”推出后,观众人数激增,“播半决赛,同时在线有两三千人,后台数据显示,八九成是诸暨本地人。”

  

诸暨人爱篮球。据《诸暨县志》考证,1911年之前,新式学堂开设篮球课,让诸暨成为我国最早开展篮球运动的地方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篮球在全县广泛兴起,出现了“泥脚打球、光脚看球”的空前盛况,村民自发集资办赛成为一种风尚。2023年,诸暨整合基层赛事资源,推出以村为单位的大型全民篮球赛即首届诸暨“村BA”,吸引23个镇街281支队伍近4000人报名,进行了681场比赛。刚刚启动的第二届“村BA”,一下子增加到311支村(社区)球队,比赛场次近800场。

  

“诸暨人对篮球的热爱是刻在基因里的。”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曾表示,“在诸暨,篮球是竞技体育,也是群众文化,更是精神家园。”

  

与诸暨相同,作为当地乡土文化的重要元素,足球赛这一符号已深深融入了沛县群众日常生活。据沛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王志永介绍,七堡村和八堡村村民节假日或农闲时节相约踢球的传统绵延至今近百年。相对简陋的球场、临时组建的队伍、阴晴不定的天气、谈不上专业的判罚都挡不住当地百姓对球赛的热爱,比赛无关名次、奖励,只有沉浸于运动本身的热烈与激情。

  

在“村界杯”上还有这样的名场面:80多岁老奶奶对越位的判断比场上裁判还精准;大爷“轻伤不下火线”,打着吊瓶看比赛,输液看球两不误,被网友尊称“真球迷”。

  

2024年春节期间,沛县鹿楼镇七堡八堡足球协会和沛县足球协会联合举办了全民健身大拜年沛县“村界杯”农民足球邀请赛,比赛吸引了来自4省1市的46支球队参加,每场比赛现场观众达一万多人。

  

在诸暨和沛县,“村BA”和“村界杯”的爆红并非得益于一时的流量,而是因为篮球和足球项目承载了太多百姓的乡愁,映照出当地村民的火红生活,也彰显出农村的新风貌。

  

诸暨安华镇矿亭村村民何伟立一直在杭州工作生活,听说镇上有篮球活动,他开车1个多小时赶了回来。何伟立说:“不为别的,就是对篮球的热爱,对家乡的支持。”在“村界杯”比赛现场,从村里走出的大学生刘天齐,希望将来能继续在村里踢球,为村里青少年足球培训作出贡献。

  

村赛是大家共同的记忆和念想,村赛红火重新让大家关注家乡、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凝聚家乡腾飞的磅礴力量。

  

诸暨五泄镇五泄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蒋国辉表示,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家庭“年轻人进城、老年人留村”,“村BA”成为当地村民之间、家族村寨之间维系乡情友情亲情的桥梁纽带,“现在通过比赛,也有很多年轻人回流,这也是我希望看到的。”蒋国辉说。

 

以赛促治 构建乡村幸福生态

  

作为群众身边的赛事,群众是诸暨“村BA”和沛县“村界杯”的主角。打开诸暨安华镇“村BA”揭幕战队员报名表,个体户、老师、公司职员、法院调解员、大学生、印刷厂厂长……参赛球员来自各行各业,场边观众的助威中,常能听到稚嫩的声音“爸爸加油”“大伯加油”。虽然大家场下身份各异,但走上赛场都是“村里人的骄傲”,比赛让每一个村民都能参与其中。

  

诸暨市篮球协会主席黄生华说,寄托在篮球上的乡情必须有完善、公平的竞赛机制保障。根据规则,“村BA”不能请外援,必须是原籍本村或者户口(含挂靠户口)在本村的村民才能参赛。他们白天务农、务工、做买卖,傍晚球服一换、球鞋一穿,就上场打起了比赛。

  

石明松是沛县八堡村村民、安国镇中心小学教师,他说,“村界杯”足球赛的组织者、运动员和裁判员都是七堡村和八堡村的村民。球场就在村里,没有紧锁的大门,比赛也没有门票,人人都可以进场观赛。省去开幕式的繁文缛节,仅由村支书宣布开赛即可。裁判员、运动员和现场解说员,全部都是七堡村和八堡村的村民,充分体现了村赛村民作主。

  

王志永说,“村界杯”是村民自己的足球赛,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村民的赛事村民办,政府放大“村界杯”带动效应,推动体育事业整体进步。2019年,抓住江苏推进社会足球场建设的契机,在几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利用废弃的村内采煤塌陷地,建成了标准足球场,这是全县第一块正规足球比赛场地。为了让更多球队方便参赛,还修建了全新前往村界杯球场的公路。

  

县、村协会分工协作,成为当地推进全民健身纵深发展的主力军,无论是赛事的组织和决策,还是比赛办法、参赛规程,都由村足球协会与县主管部门共同商议决定。成立于2023年4月的七堡八堡村足球协会,是由村足球能人组成的本土体育组织,负责赛事的策划、组织、场地准备、宣传和执行。沛县足球协会则积极融入赛事,主要负责配合县主管部门做好赛事裁判员招募、编排赛程、现场执裁等工作。

  

“村界杯”足球赛的举办盘活了体育场地设施,调动了大量以各种形式参与的群众积极性,激活了足球协会等社会组织。

  

在政府主导下,诸暨推动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三轮驱动,一切致力于篮球运动发展的组织和个人广泛参与的篮球运动发展新格局,充分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和基层协会会员、企业会员、个人会员自下而上创新,让篮球运动始终焕发旺盛的生命力。

  

诸暨“村BA”赛事组委会副秘书长杨镔斌介绍,“村BA”由当地教体局、融媒体中心、篮协三家承办,政府不占用财政资金,“我们不盲目办赛,而是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的赛事。”

  

基层村赛根植乡土,底色是一脉相承的乡土文化与人文情怀,既是群众对新时代乡村建设发展的一种期待,也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

  

“没有什么是一场球解决不了的。”这成了诸暨和沛县村镇干部们的共识。村民之间、村社之间、干群之间,紧张的关系因为篮球、足球得到纾解。沛县鹿楼镇党委书记张海啸说:“大家在长期的足球比赛和观赛过程中,对体育精神有了具体感受,村民之间打架斗殴极少发生,打牌赌钱等社会陋习基本绝迹。七堡、八堡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

  

杨镔斌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诸暨电网特高压建设项目在前期准备过程中遭遇难题——根据规划,建设变电所需要迁移道林山村多座坟墓,对村民来说,这是很难妥协的大事。后来双方进行了一场友谊赛,赛后,情绪发泄了,信任建立了,难题迎刃而解,从此,双方的篮球友谊赛成了一项固定赛事。

  

以赛兴旅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

  

“‘村BA’不是一门生意,但一定要市场化运作。”杨镔斌说。诸暨的篮球比赛不仅成为遍布全市的当家赛事,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作为诸暨“村BA”的比赛场地,五泄镇文体中心就是以“跨村联建、抱团共富”为目标。五泄镇五泄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蒋国辉表示,文体中心通过辖区6村联建,于2021年10月建成使用。场馆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健身休闲的场所,也因“村BA”等赛事,成为一条以赛促旅的“共富路径”。

  

“没有业态,村里很难创造经营性收入,但体育+旅游改变了这个状况。”蒋国辉表示,赛事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到2023年底,文体中心承办省市各级各类赛事50余场,导入流量13万余人次,累计为集体经济增收100余万元,带动周边农家乐每户增收4万元。

  

去年5月1日起,“村BA”在诸暨安华镇连比8天,当地的美食街每晚的客流量比平时翻了一番。通过举办“村BA”等活动,点燃安华夜晚的烟火气。数据显示,2023年,安华镇营业至凌晨两点之后的夜宵店超100家,日均客流近3万人次,其中外镇、外市占到60%,户均收入达35万元以上,带动创业就业近3000人。

  

在沛县,据有关部门统计,“村界杯”举办七天,七堡八堡村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村界杯”成为沛县一张亮丽的“名片”。人流就是商机。2023年“五一”假期,每场足球赛最少4000人观赛。“来沛县,逛逛看,踢足球,喝冷面”成为体育消费新看点。球场附近的30家商贩每个摊位每天收入超过千元。2024年春节“村界杯”足球赛举办期间,同时举行的还有“走在诗经里”、梨花节、沛县冷面羊肉汤等美食农产品展销活动。

  

“村BA”“村界杯”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IP。诸暨设置了“安华大黄牛”“白塔湖大鹅”“草塔羊肉”“阮市炒货”“同山烧”等充满乡情的本土味奖品,而七八堡村的奖品也多为本地鸡鸭鹅或其他农副产品等。在“村界杯”比赛中,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环节——比赛的中场休息,男女老少,穿皮鞋的、穿汉服的,只要愿意,都能上场来个“点射”,踢中球门中间的大铁盆,拿走鸡和鸭,身着汉服的申凡凡带着孩子来给选手助威,结果一击命中,拿着鸡开开心心回家了。

  

诸暨的篮球有着明确的发展规划,秉持“多了球场,少了赌场,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的理念,诸暨所有行政村都至少有一个篮球场和一条健身路径,到2011年,拥有标准篮球场2232片,被上海吉尼斯认定为“全国拥有标准篮球场最多的县级市”,108万户籍人口篮球人口达20余万。同时,还采用院地共建模式,村集体联建联营,企业、乡贤出资建设,让“无篮球不诸暨”成为诸暨最响亮的口号。

  

“哪里有球赛,哪里就是全市的热点中心。”诸暨市教体局副局长詹晓春说,“诸暨人‘南人北相’的特质与篮球运动的对抗性‘配胃口’,篮球文化与诸暨经济社会、人民生活高度吻合。”目前,有着1.8万座位规模、浙江省内单体规模最大、整体规模全国前十的顶级篮球中心已经拔地而起,足以满足举办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及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中国赛等顶级赛事的需求。正是看好赛事经济的溢出效应,诸暨正朝着篮球城市大步向前。


本文转载自中国体育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足篮球“转”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