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人失联被困7小时,这场越野跑怎么了?

求助无果后,伏龙寺中,自救成了当时唯一的选择。

2024-04-30 14:0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记者/解雪薇 0 7600

越野跑.jpg


“被组委会反复强调不能离身的‘救命神器’、GPS上的SOS按钮在关键时刻却毫无反应。”有着13年马拉松、7年越野赛“跑龄”的廖洪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近日,他和另外48名参赛者在电闪雷鸣的雨夜,被困在没有信号的山谷中7小时才等到救援一事,在跑圈内外引发关注。


这项4月13日至15日在浙江宁波奉化区举行的2024雪窦山江南百英里越野赛,是“江南100系列赛”之一。赛事设168、110、85、60、35公里五个组别,而被困的49人都是168公里组的选手。


廖洪涛跑过国内外大大小小几十次比赛,虽然也曾听闻2021年的白银越野跑事故,但亲身经历这样“求救无门”的意外还是第一次。


4月23日,廖洪涛等人发出《给江南一百赛事组委会、主办方及相关主管机构的公开信》,要求赛事组委会回应质疑,向被困暴雨中的选手及家属公开道歉。


“救命神器”失灵


4月14日凌晨1点左右,细细的雾雨下了起来。此时距离头一天早上8点发枪已过去了17个小时,一些168公里组别的选手陆陆续续来到了CP6(Check Point的缩写,即打卡点,运动员必须在此站点打卡,有最晚通过时间即关门时间的要求)。


对他们来说,赛程已经近半。168公里组需要完成167.2公里的越野跑,累计爬升7600米,经过40个村落、37座山峰,48小时关门,共有15个CP点。


雾雨在他们的预期之中。组委会前一晚已发送了天气预报,4月13日后半夜至14日上午会出现一次雷雨或阵雨。廖洪涛和其他选手都没有多想,继续在赛道上向前。


离开CP6、向CP7进发的过程中,凌晨2点半,廖洪涛到了三尖山山顶,头顶的雨越来越大,滚滚闪电也离自己越来越近。


从CP6到CP7,是一段13.5公里的路程,需要爬升900米,并翻过两座山。雷雨交加下,他进退两难。退回CP6,或许面临滑坠风险;而前行至CP7,还需两个多小时。他想起组委会的天气信息通知,以及至今没有发送更新的天气预警。他想,雨应该很快会停下,短暂分析后他决定继续赶赴CP7。


下到了三尖山脚下,廖洪涛明白,这场雨绝非预报中“一次或阵雨”那么简单。雷持续在头顶炸开,“挺恐怖的,你都不知道往哪躲”;雨如瓢泼般倾泻在山谷之间,没有任何减弱迹象,他甚至担心会暴发山洪。他换上了冲锋衣取暖,往常御寒防风的冲锋衣像一件薄薄的丝绸贴在身上,无力抵挡风雨。


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样恶劣的天气状况下,组委会会发出天气恶劣或紧急灾害预报,甚至警报。廖洪涛也在等待。


但信息一直没有来。将近凌晨3点,一路向下的他到了一个黑漆漆的寺庙,屋檐下站着十多个戴着头灯照明的选手。他也停了下来。


震耳欲聋的雷声持续响彻在寺庙前方,从山上冲下来的雨水如瀑布般湍急。接下来的两三个小时里,不断有人跑进庙里躲避,之后统计得知,一共有49人。“49个人都是在CP6与CP7之间的168公里组别选手,因为这段路线只有168公里组别的参赛者才会经过。”


这座他们后来才知道叫作伏龙寺的庙宇,成为了选手们接下来7个小时滞留和免于失温的“避难所”。


被困此间的参赛者的共同心愿是和组委会取得联系。因手机没有通讯信号,被组委会反复强调的GPS被他们视作“救命神器”。雨一直下,按动GPS上的SOS按钮的动作也没有停下,但他们没有等到组委会的任何回应。


SOS求救信号到底发出了吗?


GPS是参赛者们交了500元押金后拿到的。廖洪涛说,组委会非常重视GPS的功能,在起跑前,主持人多次告知大家,后台能看到GPS数据,可以监测参赛者的位置。另外,如果参赛者长时间停留在同一位置,组委会也能根据所处位置判断其是否遇到危险。


“还有1000人没打开,还有500,还有200。”开赛前,主持人宣布着GPS没有开启的情况,并提醒大家,这“关系到每个人的性命”。


GPS确实曾作为这场赛事的一个亮点被宣传。根据当地媒体报道,赛事开始前,江南100赛事总监葛海标曾表示,采用了卫星定位系统对所有参赛运动员和赛事医疗救援人员进行实时定位追踪。还启用有运动轨迹偏离报警、卫星定位信号丢失报警、长时间运动静止报警、运动员SOS一键报警等越野赛事前沿功能。


组委会也明确告诉大家,遇到紧急情况时,长按GPS的SOS按钮5秒即可。“但是到了真的需要救援的时候,几十个人从3点多到6点多反复按SOS键,一直毫无反应。”廖洪涛不知道组委会究竟有没有收到大家请求救援的信息。


“狼崽”有着12年马拉松和7年越野跑经验,也曾组织过小型赛事,他也是此次168公里组的选手。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在手机没有信号的地方,不管是求救还是定位信息都发不出去,定位就停留在某个点上静止不动。


“但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不移动,或者一群人聚在一个点不移动,那肯定是有问题的,要么是信号问题,要么是出现了突发情况。”“狼崽”说,按照他组织赛事的经验,这个时候一般需派至少一个小分队去现场了解情况,救援资源也应准备好。


马拉松、越野跑圈垂直媒体跑野大爆炸的创始人孙瑞一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比赛之前,组委会的人一般会提前把线路来回跑几遍,因此他十分不解,“如果知道这个地方没有信号,为什么还要在这个地方安排赛道?如果是临时出现状况,为什么不及时安排巡视人员查明情况并安排救援?”


《中国新闻周刊》数次对江南100赛事总监葛海标发出采访邀请,均未获回应。


迟迟未来的救援


求助无果后,伏龙寺中,自救成了当时唯一的选择。


此次比赛的强制装备所要求的配置包括急救毯、保暖长袖(美丽奴羊毛或羊毛混纺)等,这成为49人的“救命神器”。“幸好这些装备能保暖,也好在气温不算低,否则大部分人都会失温。”廖洪涛说。


大约同一时间,凌晨3点多,85公里组选手林清(化名)刚刚到达他们组别的CP18,因雷雨太大,他决定退赛。CP18附近有一个类似村食堂的建筑,此时已有五六位选手躲避在其中。


这里有通讯信号,但林清也没有收到任何组委会的信息通知。房间里的人越来越多,共有30多人。凌晨4点到5点多,有数位在场选手多次拨打组委会提供的急救电话,但从未被接通。可他们都注意到,赛事通知里明确指出,若参赛选手在赛道上需要急救,请务必拨打号码簿下方的电话联系赛事工作人员。


而在早上5点,宁波市奉化红十字红海应急救援队接到了应急局指令,“因为极端天气原因,江南百英里越野赛紧急熔断,有46名运动员被困嵊州撞天岗,9名运动员被困奉化明溪村”。该救援队在5点20分派遣了先遣队,在公安指挥下进行协调救援。


根据公开信息,撞天岗位于CP11,明溪村位于CP9。但吊诡的是,在CP6和CP7之间的伏龙寺以及CP18附近的村食堂,他们迟迟没有等来救援。


“熔断”晚了吗?


4月14日早上6点多,村民路过伏龙寺,发现了其中避雨的选手,带着他们到一处有信号的山岗上,后者又反复拨打组委会的电话,终于联系上了组委会。


7点左右,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来到了伏龙寺,表示还在了解情况,并让他们等候安排。9点多,在与组委会取得联系的3小时后,廖洪涛一行人坐上了组委会安排的2辆中巴下撤。


手机终于有信号了,四条组委会发的通知短信涌了进来:5:16,禁止所有选手出CP站;6:25,熔断168公里组的CP7和CP8;6:49,熔断赛事;8:12,终止赛事。


“狼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熔断CP点,常规理解是指没到站点的选手就不能再跑,过了CP点的人则可以继续跑;而熔断赛事和终止赛事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整个赛事停止。


数位选手都认为,两三点的时候,雷雨已经很大了,组委会却在6点多才发送两个CP点和比赛熔断的短信,是否太晚了?毕竟,在此之前,CP7到CP8中间有路段由于暴雨河水上涨,已经造成封堵。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厘清,在越野跑中,组委会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喊停?


此次赛后,有多位参赛者在社交平台分享,虽然暴雨如注、雷电轰鸣,但仍有不少人在湿滑的赛道上冒着失温的风险前行,想冲一把。


在该比赛一度排名第三,但在距离终点约23公里的CP14主动停下的黄威事后回忆,凌晨5点抵达CP14时,工作人员告知所有站内选手禁止出站,但仍有选手在门口打完卡就继续向前。有工作人员上前阻拦,也有工作人员称他们接到的消息是不让补给站内的选手出站,至于没进站的选手他们无权干涉。


“争执半晌后还是由他去了,有人为我感到不平,让我马上出站去追他。想到这么大的雨,此刻大家都这么艰难,如果我在这个时候冲出去和他卷,将会大大增加风险概率。”黄威在个人自媒体写道。


这些年来,有关于极限运动中,选手究竟是挑战极限还是以身犯险,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我国开展越野跑运动的时间太短,不像国外越野跑发源地,不少国际选手都了解曾经发生过的惨痛经验和教训,也系统地学习过安全知识,每参加一个赛事,都会仔细阅读赛事的安全手册和条例,花精力了解赛事的救援机制、物资排布。”曾担任西部某越野赛事赛事总监王鹏(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另一个需要指出的问题是,选手退赛和组委会熔断,在最终的比赛结果呈现上是不同的。多位受访者说,此次赛事中,选手主动退赛,最终显示没有成绩;而在组委会宣布熔断时仍没有退赛的选手,最终仍有成绩。而成绩对精英选手来说,意味着积分和国内、国际的排名。


2021年5月,白银越野跑赛发生惨痛事故,172人参赛,21人遇难,其中包括多名经验丰富的国内越野跑顶尖选手。赛事组委会的强制装备要求、应急预案是否充分以及终止比赛是否及时都受到了广泛质疑。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国内越野跑都停赛了。


2022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体育赛事活动“熔断”机制的通知》中指出,参与人数较多、人身危险性较高或专业技术性较强的体育赛事活动,遇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或其他可能导致不再具备办赛条件的情形时,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应当启动“熔断”机制。


但此次雪窦山江南百英里越野赛,因其熔断机制启动是否及时等问题,再次把越野赛的安全性这一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可以参照的是,同期举行且也因雷雨进行熔断的黄山徽州古城百公里赛事总监“小太阳”在赛后接受自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的熔断时间为13日晚上11点左右。“整个团队从讨论到最终决定,差不多半个小时。我们的一致意见是必须熔断,分歧在于是部分熔断还是全部熔断。根据天气情况,以及各个站点工作人员反馈,最终决定必须全部熔断。”


“小太阳”说,他们当时考量的因素主要包括雷雨和强对流天气的影响、选手本身能力、赛事的救援力量及救援和接驳转运的能力。


而葛海标在赛后也接受了上述自媒体的采访,他评价,从熔断到救援,“节奏应该是很精准的”,“山上有1500名选手和志愿者,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救援力量部署上去,确保了所有人的安全”。


微妙的时间点


除了熔断时间较晚引发争议,主办方发出的四条与熔断相关通知的时间点,也被一部分选手质疑。


根据多方面信息来看,这场赛事最终只有四名选手跑完了全程,分别是男子前三名和女子第一名。


6:49,开赛后的22小时49分钟,赛事熔断。根据当时工作人员在视频直播间所说,这个点已通过最后一个补给站(CP15)的参赛者可以继续完成比赛,其余人员就近进入补给站,等待组委会通知。


巧合的是,6:49也恰好是男子第三名打卡CP15的时间。据《中国新闻周刊》获得的信息,第三名之后的选手,特别是排名较前的选手,要么选择了主动停下,之后等来了赛事熔断的信息,比如上文所述的黄威;要么选择了主动退赛,比如黄威自述中那个没有进CP14补给站、超过他继续向前的选手,后来退赛了。


而在更后面的梯队里,当时仍有其他选手还在坚持跑,只是远没有到达CP15。比如,有大约7名选手正在从CP11跑向CP12,最终,他们按照熔断的通知,到了CP12就停止向前。他们的完赛公里数按照CP12的128.9公里计算,其中最长耗时24小时12分钟。


换句话说,第三名选手打卡CP15,身后选手的差距是断崖式的。组委会在这一时间宣布比赛熔断,“狼崽”觉得有些微妙。


《中国新闻周刊》还注意到另一个细节,女子第一名打卡CP15的时间是7:32,已经超过了赛事熔断通知发出的时间43分钟。但最终她的成绩仍然有效,并成为唯一一名跑完全程的女子运动员。


东北一个越野俱乐部的赛事总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熔断赛事对于无法完赛的参赛者的成绩和荣誉会产生影响,而主办和承办单位也会面临声誉、经济的损失,并且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进行后续善后工作,“要给赞助商一个交代”。


《中国新闻周刊》梳理发现,2024年是江南100第9次举办百英里(168公里)越野赛,也是首次以熔断告终。事实上,完赛率高、容易出Oneday跑将(即24小时完成168公里的跑者)正是这个赛事的重点宣传内容。


一篇宣传文章说,该赛的目标是不设限,“成为一场近乎所有人皆可完赛的越野跑赛事”。比如,曾有一位80岁的老人前后尝试了三年,最终用50小时在江南100完赛百英里。2018和2019年的江南100,分别创下了国内百英里完赛人次最多和国内百英里最高完赛率的纪录。


也正是因为赛道可跑性强,赛道纪录不断被刷新。目前,江南100的赛道纪录是18小时24分23秒,这也是国内百英里最快纪录。江南100曾宣传说,30位Oneday跑将的中国跑者中,江南百英里独占11人,成为国内之最,其中10位在江南百英里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一个看重以上内容的赛事来说,熔断确实不是轻易能作出的选择。


如何保障安全?


在江南100赛后一周,4月20日,肇庆鼎湖山100越野赛也上演了“荒野求生”。早上7点发枪,途中出现强降雨,多名选手在大雨和山洪中或紧抱树木求生,或身披保温毯手拉手成人链、互助跨越水量暴涨溪沟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开。参赛者也多次使用GPS发出求救信号,同样无人回应。后来,这场有着1250名选手的赛事在大雨滂沱中宣告熔断。


组委会有熔断赛事的责任,但究竟什么时候应该熔断,救援又应该多久到位?《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赛事组织者都表示,上述问题并无明文规定,不同的组委会有不同的预判,取决于赛事组织者对赛事的认知和风险评判。


他们坦言,最近这几年,有不少非专业人士跻身行业内。当赛事组织者出于商业利益或扩大参赛规模的考量放低报名门槛,而参赛的选手又缺乏基本的越野跑常识,遇上极端天气,再加上安全保障不到位,就会出问题。


“标准”和“运气”是多位受访者总结业内现状和困境时提到的关键词,当标准缺失,行业无序发展,如何保障赛事万无一失,运气就变得举足轻重。


第一作者为湖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付群的《越野跑赛事安全保障规范化的现实成因及应对思考——基于2021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事灾难事故的调查》指出,赛事泛滥、粗放运营、安全保障水平参差不齐、政府责任不明、行业秩序混乱、标准规范性差等突出问题给越野跑赛事的组织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


白银事件后,国家体育局先后发布了多个通知,《体育法》和《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修订,希望能通过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这个行业。


但孙瑞一直言,标准不清、规范不明的情况仍然存在。如《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户外运动项目赛事活动监督管理的通知》中指出,应“制定包括医疗、救援、消防等在内的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预案”,但医疗、消防应配备多少力量,救援又应多久到场,目前并无明确规定。


根据最新文件的要求,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犹豫不决或拒不采纳启动“熔断”机制建议的,竞赛组织工作负责人或技术代表有权直接向所在地体育部门报告。紧急情况下,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或地方体育部门应当即时启动“熔断”机制,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上述东北某越野俱乐部的赛事总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表示,熔断机制的审核主体通常包括组委会、相关政府部门如体育部门、安全监管部门等以及专业风险评估机构。


这里涉及了各方权责划分的问题。正如上述论文所说,政府、运营方、参赛选手,任何一方失守,就会酿成安全事故。极端天气只是客观因素,是“天灾”,组织不力、管理无方、安全保障准备不足确是实实在在的“人祸”。应明确各方的责、权、利。


事发五日后,浙江省登山协会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山地户外赛事安全监管的重要通知》,指出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审批程序,按照规定的条件标准逐项审核。组织者要根据赛事活动特点和相关要求,落实相关保障措施,细化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预案,完善医疗保障及救援方案、赛事活动“熔断”机制。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周刊,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49人失联被困7小时,这场越野跑怎么了?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