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私有化,能追上安踏?
“我做李宁公司的目的,就是希望做一个专业运动品牌。”
随着哇哈哈的爆火,国货之光这个词又重回大众视野。
作为曾经首个被冠以此称号的李宁,3月20日在香港中环,召开了业绩发布会。
当天上午,李宁公司发布公告,2023年收入为276亿元,同比上升7%;其股价同步高开,至收盘,涨5.7%。
“我做李宁公司的目的,就是希望做一个专业运动品牌。”
虽然年收入确实看起来不错,但是近日关于李宁的言论却多了起来。
私有化是救命稻草嘛?
近日,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称,昔日“体操王子”、李宁品牌创始人李宁欲考虑将同名港股上市公司李宁私有化。
报道称,百丽国际操盘手高瓴再次出马,多家知名PE已收到邀请。
该消息发出后,有媒体向高瓴、李宁方面求证,均表示,以上市公告为准。展现出一种“既不反对,又不承认”的态度。
无风不起浪,“体操王子”显然在酝酿一盘大棋。
消息传出后,不仅引发了市场轰动,李宁当天的股价也一度快速拉升近20%,最终收盘涨了8%。
所谓私有化,就是让李宁由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变为私人公司,具体操作方式是,控股股东把小股东手里的股份全部买回,最终实现这家公司在交易所退市。
之所以选择将公司私有化,透露消息称,创始人李宁认为公司的市值在港股一直被低估。
而实现私有化后,李宁可以更好地整合品牌资源,在提升公司的价值后,再进入资本市场,就可以“卖”出更好的身价。
作为运动员转型经商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李宁和他的李宁公司在体育界及体育用品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1年,“新疆棉”事件发酵,“国货之光”李宁备受尊崇,领衔“国潮”。其在资本市场更是创出超2700亿港元的市值巅峰。
然而,巅峰后,李宁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逐渐失去往日光芒,从“国潮一哥”、“国货之光”,到如今与“鬼子服”、“割韭菜”等负面标签相关联,李宁的风评直接从“娃哈哈”降到了“农夫山泉”,颇有点让人唏嘘。
暴雨掌舵,起起伏伏
对私有化,李宁本人在3月20日的业绩发布会上回应:“面对不同竞争环境,对于投资者而言,任何可以提高投资者回报的方案,我都会考虑,不过目前没有什么计划,之后有了会向大家报告。”
这种既不否定也不承认的“暧昧”回答,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
不少网友也讨论到,目前的李宁确实要做出一些改变了。
作为曾经的国产运动品牌龙头,如今却落寞到市值只有同行安踏体育的四分之一,悲伤逆流成河。
回顾李宁这一路,可谓是起起伏伏,成也在标签,败也在标签。
1989年,“体操王子”李宁退役,在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1500万元的投资下,成立了同名的服装品牌李宁。
1990年,李宁公司在广东三水起步,“李宁牌”运动服被选为第十一届亚运会圣火传递指定服装、中国国家代表队亚运会领奖服以及中外记者指定服装,“李宁牌”伴随亚运圣火传遍全国。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身着李宁的鞋服出场,以此为起点,李宁连续成为四届奥运会领奖装备赞助商。
2002年,确立全新品牌定位,提出“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口号。
2004年,在香港联交主板成功上市,是内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体育用品公司。
李宁作为体操运动员,在赛场上斩获李无数金牌,一次次为国争光的时刻,也给李宁这个品牌增加了许多光环,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宁在鸟巢“飞天点火”的场面,至今仍是经典。
但是随着北京奥运会的结束,大众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好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库存积压的困境、业绩出现衰退等等,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宁也从2008年后探索改变之路。
十年后的巴黎时装周上,一套印着“中国李宁”、配色是“番茄炒蛋”的复古运动装,在国际时尚秀场上惊艳四座,彰显着“made in China”的魅力。
坐上国际影响力的列车,让李宁迎来了又一春。
据财报显示,2018年前,李宁的营收不足百亿。2018年,李宁一炮走红后,李宁服装销量超过550万件,营收直接达到了105.1亿元。
只不过如昙花一现般,花期太短。
如今的李宁,在资本市场,550亿的市值,相比2021年最高峰的超2700亿元,已经蒸发了2100亿之多。
龙头椅始终不缺人
过快的提价被认为是李宁不再具备市场吸引力的首要原因。
李宁主线产品价格在爆红后就开始出现上调,2018年推出的超轻15上新价为499元,去年推出的超轻20上新价涨到599元,烈骏系列在过去3年间也上涨400元。
与此同时,李宁设计团队几员大将转投安踏,导致品牌产品面临创新停滞问题。
李宁受困的背后,是其在追求高端化的过程忽略了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即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
吐槽“我把李宁当国货,李宁把我当韭菜”的人越来越多,李宁和消费者渐行渐远。
尽管李宁在最近几年接连成立了李宁1990、李宁YOUNG等子品牌,但集团对主品牌的依赖仍然显著,品牌矩阵的匮乏导致集团错过了国潮后来自户外领域的又一波运动市场红利。
这给了其他竞争对手机会。
安踏这些年的做法正好与李宁的聚焦单品牌相反,凭借着多个品牌以及专业性能对口的加持,借着户外运动风,吃尽了红利,并且接过第一把椅,超过了耐克中国,成为国内运动品牌龙头。
当亚玛芬在2019年被安踏收购后,出身4A广告公司的徐阳上任始祖鸟大中华区总经理,提出要把始祖鸟打造成“运动奢侈品”的概念。
在始祖鸟还没在中国火起来时,始祖鸟就以超千万的年租金,租下了上海淮海路上一个736平米的门店,并打造成当时全球最大的始祖鸟旗舰店。
在始祖鸟的构想中,当上海黄金地段的消费者熟悉了始祖鸟化石LOGO,始祖鸟就不再是户外集合店里的一件衣服,而是和它的奢侈品邻居一样,成为中产身份的象征。因此徐阳认为,“这个地段的品牌广告就值一千万”。
这也是为什么,始祖鸟坚持“算大账不算小账”,只要综合收益令人满意,可以不计较支出。
在户外行业的风口下,始祖鸟在大中华区的大力砸钱,也的确砸出了成绩。
2023年前三季度,亚玛芬体育大中华区收入5.9亿美元,始祖鸟贡献了76%的份额,且品牌店坪效达到1543.43美元/平方英尺,是北美的两倍还多。
目前亚玛芬体育的市值也是达到了79.88亿美元,和当初的估值相类似。
2020年至2022年,亚玛芬体育的营收分别为24亿美元、31亿美元和35亿美元,净亏损分别约2.4亿美元、1.3亿美元和2.5亿美元。
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亚玛芬体育的营收同比增长29.9%至30.53亿美元,毛利率从2022年同期的49.4%增至52.2%,调整后EBITDA则从2022年同期的2.62亿美元上涨61.3%至4.22亿美元,净亏损收窄1.1亿美元。
在截至2023年9月底的12个月内,Arc’teryx、Salomon、Wilson、直营渠道营收分别约为13亿美元、13亿美元、11亿美元和14亿美元,提前完成安踏制定“五个10亿欧元战略”中的四项。公司预计其将在2023年实现43.5至43.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7%至23.0%。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国际品牌也在改变定价策略以适应对价格日益敏感的中国消费者。
Adidas CEO Bjørn Gulden曾在去年11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将在中国市场推出价格更低但有质量保证的产品。
市场暗流涌动,躲避暗礁,成功驶入“伟大的航路”,找寻属于自己的one peace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转载自NewSportsGo,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李宁私有化,能追上安踏?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