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亿灰飞烟灭,李宁想撤退了

身处谷底的李宁,能通过私有化翻身吗?

2024-03-18 10:00 来源:投资家 文/王思琪 0 29878

李宁.jpg


“国货之光”李宁,有大动作了。

 

近日,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称,昔日“体操王子”、李宁品牌创始人李宁欲考虑将同名港股上市公司李宁私有化。报道称,百丽国际操盘手高瓴再次出马,多家知名PE已收到邀请。该消息发出后,有媒体向高瓴、李宁方面求证,均表示,以上市公告为准。展现出一种“既不反对,又不承认”的态度。无风不起浪,“体操王子”显然在酝酿一盘大棋。

 

作为运动员转型经商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李宁和他的李宁公司在体育界及体育用品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21年,“新疆棉”事件发酵,“国货之光”李宁备受尊崇,领衔“国潮”。其在资本市场更是创出超2700亿港元的市值巅峰。然而,巅峰后,李宁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逐渐失去往日光芒,市值仅剩下530多亿港元,超2100亿港元灰飞烟灭。李宁也从不可一世的体育界龙头,落寞到市值只有同行安踏体育的四分之一,何等悲凉?

 

那么,身处谷底的李宁,能通过私有化翻身吗?

 

 

李宁想私有化消息一出,引发市场不小轰动。

 

若李宁真能实现私有化退市,股民高兴与否不好说,资本肯定会先欢呼起来。

 

“体操王子”与李宁品牌创业故事线很长,作者不想过多介绍了,它们最近一次“封神”要感谢“新疆棉”事件持续发酵,正是那个时刻开始,“国货之光”环抱李宁。

 

那会,网上基本是一边倒挺李宁的言论,就像挺娃哈哈一样,可视为某种现象级产物。李宁当时很火,原本运动服低价甩货大处理、工厂濒临倒闭,硬是借流量产生的网红跟风效应拽了回来,众星捧月下,李宁在2021年奇迹般创造了自2004年上市以来的股价最高峰。

 

根本无法想象,上市10多年,股价平平无奇的李宁,靠着“新疆棉”事件持续发酵获得流量加持,市值一天冲破2700亿港元,也没人敢想象,虚无缥缈的流量救了李宁一命。

 

但流量这东西谁都无法掌控,它能让人兴奋、沉沦、崩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流量红利,李宁毫不犹豫的加大了“国潮”投入,用一场一场造型秀,延续流量,吸引年轻人目光。广告层面,李宁投入不少,其2021年营销费用达到17.79亿元,是研发投入的四倍之多。

 

这种投入,产生的新流量,也给李宁带来了一波实打实的兴奋。

 

2022年,李宁实现年内收入258.03亿元,较2021年上升14.3%;毛利124.85亿元,较2021年上升4.3%。公司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73.82亿元。在营销费用投入较大的背景下,李宁还能赚走如此高的毛利,并手握充沛现金流,充分体现了“国货之光”四个字的含金量。

 

为撑起“国货之光”四字招牌,李宁对部分产品的价格进行了上调。用“流量+高价”在年轻人心中树立了“国货之光”的高大上形象。但兴奋过后,往往沉沦。2022年10月,由于李宁造型秀过于“时髦”,极度追求“国潮”高大上形象它们,撞到了舆论“对立面”。

 

李宁之前一系列围绕“国潮”布局的思路,瞬间崩溃。追求正向的流量,反向发展。最为尴尬的是,李宁的“国潮”标签成了“国嘲”,流量反向作用扰乱了李宁的计划,换句话说,它们蓄势围绕流量布局的策略、规划受到了突如其来的挑战。而在资本市场,李宁就像坐上滑梯一般,一路滑行,按着李宁当前530多亿港元市值,距离巅峰已跌超2100亿港元。

 

流量失衡、资本市场无力,反映出了李宁掉入死胡同的尴尬局面。

 

 

李宁个人肯定比谁都清楚,要打破尴尬局面。

 

只是破局路上,李宁习惯资本为先。

 

去年,为了应对跌跌不休的股价,李宁公司发布了回购计划,以不超过30亿港元的资金回购10%股份,预期半年内完成。看到客户发回购计划,有肥肉吃,“华尔街之狼”摩根士丹利跳出来发声,“回购计划完全执行,将成为内地消费股历史上最大的股份回购之一。”

 

李宁还闹出了一件比较有趣的事:回购计划发布前,李宁股价下跌14%,回购计划发布后,李宁当日股价上涨4.37%。这种较大的反差感让外界觉得,“李宁能打的牌不多。”

 

一边发布回购计划,另一边李宁个人积极增持股份。根据港交所资料显示,李宁个人去年增持了70万股,总价约1336.4万港元,并将自身在公司的持股比例上调到了10.56%。

 

这一举动曾被认为“一箭双雕”。众所周知,回购是上市公司有效刺激股价的方式之一,李宁个人在股价低位区间增持股份,巩固地位、省了成本,给股民带来要崛起的信心。当然,李宁最想做的或许是加强资本控制权,一旦陷入泥潭,还可以为未来做出多手准备。

 

公司控制权问题上,李宁一直很有想法。李宁品牌创立时间是1990年,发展10年,李宁就在香港成立了另一家公司非凡中国(已更名非凡领越)。由于公司管理层大多是李宁的亲戚,所以,该公司的价值是承载李宁家族利益。紧接着,非凡领越投资李宁公司为最大股东。

 

不过,这一切在李宁及家族心里根本不够。这些年,非凡领越帮李宁公司承担了部分收购业务,有些收购很“无厘头”,可非凡领越却从空空如也跃升成有优质资产的公司。

 

2019年,体育用品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安踏体育联合方源资本、腾讯等,组成财团收购亚玛芬体育,堪称体育用品行业史上最大的一笔跨国收购;非凡领越公布了收购Snake电子竞技俱乐部的消息(已更名LNG电子竞技俱乐部)。操刀者李麒麟是李宁的侄子。“他爱游戏,就买了电子竞技俱乐部。”媒体则给出“跨界联姻,李宁加快电竞布局”的报道。

 

可惜李宁万万没想到,“2023年的某一天,LNG战队会惨败韩国”收获骂声一片。2022年1月,非凡领越用5000万港元买下了意大利百年奢侈品牌铁狮东尼;7月,非凡领越联合PE莱恩资本组成财团,以1亿英镑的价格收购英国百年鞋履品牌Clarks 51%股份。买来买去,非凡领越手中资产越来越多,它们走上资本路径,去年跑港股上市,市值67亿港元。

 

毫无疑问,非凡领越上市给了李宁及家族足够的底气,也为破局李宁埋下伏笔。


 

顺着李宁资本为先的角度,私有化正成为上市公司破局的最佳打开方式。

 

提到私有化,国内近年较有代表性、讨论最多的案例就是百丽国际。

 

2017年,时尚鞋履品牌百丽国际遭遇危机,经营压力逐渐增大。其中,营收下降至470.83亿港元、净利润下降至27.13亿港元,股价较2011年暴跌66%,市值500多亿港元。在这样窘迫的状态下,百丽国际创始团队决定谋条出路,它们想到的就是私有化退市。

 

这就有了高瓴、鼎晖投资、百丽国际执行董事组成财团,以531亿港元高溢价收购百丽国际一说。百丽国际私有化轰轰烈烈,高瓴创始人张磊走向台前,教你去做时间的朋友。

 

私有化后,百丽国际进行了分拆重组,拆出来百丽时尚和滔搏。其中,滔搏于2019年登陆港交所,市值在2021年一度超800亿港元,目前回落至340多亿港元。业务方面,滔搏专注在为客户提供各类国际运动鞋服品牌,而百丽时尚则负责自有品牌及时尚鞋服产品。

 

今年,百丽时尚再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传闻估值在500-600亿港元区间,若百丽时尚能顺利上市,不仅VC/PE行业会多一笔经典案例,私有化也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救命稻草”。

 

就像市场传来的李宁大动作。去年,李宁发布回购计划,除了几天小幅上涨外,并没有抑制颓废的股价。现在,市场突然流出李宁想私有化,绝非空穴来风。就李宁与高瓴的态度来看,双方属于“既不反对,又不承认。”加之种种操作,不排除李宁要复制百丽国际模式。

 

不同于百丽国际的是,李宁公司旗下子品牌众多,包括李宁、李宁LNG、乐途Lotto、红双喜、艾高、新动、凯胜等。按着私有化后,公司优化、分拆的逻辑,李宁可以独立出多个子品牌寻求上市(参考百丽国际分拆出百丽时尚、滔搏),声势或将超越巅峰时期。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内容是私有化会为李宁带来的利。对李宁这样带有“国货之光”色彩的大型头部品牌来说,私有化也有弊,会对李宁品牌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关键要看李宁如何权衡利弊。有观点认为,非凡领越上市时间点到位,李宁的棋局不管怎么下都很难输。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企业家的深谋远虑,那还是“一切皆有可能”的李宁。


本文转载自投资家,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2100亿灰飞烟灭,李宁想撤退了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