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文化卷土重来,城市如何拥抱骑行复兴?

不同于专业骑行,City Ride不拼配速,车辆装备门槛可高可低,丰俭由人。

2023-09-04 10:00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文/瓶中闪电 0 14871

骑行.jpg


一个再日常不过的英文动词,只需要搭配上「City-」(城市)的前缀,就能组成一个有潜力在社交媒体上刷屏的「新新词汇」。


前段时间风靡互联网的新型旅行方式「City Walk」就是如此。City Walk,本意为在城市街头自由漫步,不受严密行程的约束,也不设置明确的目的地,主打的就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被网友戏称为洋气版的「轧马路」、「街溜子」。


骑行爱好者们如法炮制,用相似的配方推出了属于自己的「City Ride」。「City Ride」直译过来就是骑车「轧马路」,原本用双脚丈量城市的「街溜子」骑上单车,脚踩踏板,转动飞轮,用更现代的速度在城市空间中穿梭。


不同于专业骑行,City Ride不拼配速,车辆装备门槛可高可低,丰俭由人。同时,因为City Ride并不是两点一线的通勤,骑行者们通常走走停停,流连于城市无穷丰富的细节,时常被街边随意涌现的新奇事物绊住脚步,可能是一杯冰爽的夏日特调咖啡,或者是店家刚刚上新的全新口味Gelato冰淇淋,又或是一家店招低调但陈列琳琅的古着店。


City Ride与同为城市漫游的City Walk共享一份「悠哉」的情绪。骑行爱好者们把它视作一场「与城市的约会」,期待着与城市中更多不为人知的新奇角落不期而遇。


为什么火的是City Ride?


城市骑行的复兴从2022年就已悄然开始,只是当时尚未被包装成小资气息浓郁的「City Ride」。


反复的疫情让人们重拾对身心健康的重视,城市骑行对健康的价值备受瞩目。在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骑行凭借其适当的运动属性、无接触、不聚集的特点迅速博得都市人的青睐,成为最受欢迎的健康出行方式之一。


根据美骑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人们参与骑行的前三大理由分别是:锻炼身体、休闲娱乐和缓解压力。人们不仅将自行车作为运动健身的方式,情绪的放松和压力的纾解在参与骑行的人们眼中同样重要。


重新建立与「附近」空间的联系也是城市骑行爱好者们期望的。人类学家项飙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个人越来越趋向于原子化,相比于宏大的外在世界和向内求诸的个人生活,信息技术的爆炸让人们首先丧失了对介于这两者之间的「附近」的兴趣,人们很少关心自己身边「最初500米」之内的世界。


城市City系漫游正是对这样现实的回应。相比于「虽远必征」的「特种兵旅游」,无论是City Ride还是City Walk都更加关注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人们期望通过骑行或漫步的行为重新认识自己所身处的城市,以一种更直接,也更有趣味的方式重新回归附近的社区。


除了人们自发的参与热情,City Ride的出圈背后更为重要的助推力量来自于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小红书社区业务负责人曾透露,从2021年开始,小红书在社区内就开始主动推广自行车运动,内容涵盖装备选购、骑行教学、骑行路线、骑行攻略等等。


随着一大批热衷于分享骑行日常的爱好者在小红书上聚集,良好的社区氛围也被带到了线下。从去年开始,小红书连续两年发起「骑行友好计划」,在30多座城市,联合400多家店铺,为骑行爱好者们提供友好、有趣和安心的骑行体验。


在今年的活动中,除了常规的停车友好服务外,骑友们还能通过线上分享笔记、线下打卡来兑换定制的车主牌,前3000名集齐五色车主牌的用户还会获得限定纪念奖牌。最终,平台、店铺和骑友实现三赢,平台获得了优质的内容,店铺收获了新增的流量曝光,骑友们在享受了更安心的骑行体验后晒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


通过社交平台在线上线下一系列主题性推广,「城市骑行」成功从一个原先只是在骑友群体间的小众爱好,升格为城市生活中重要的社交符号——「City Ride」。骑行不再只是一种通勤方式,而象征着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代表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活理念,成为城市新中产之间「暗自较劲」的社交货币。


当City Ride成为承载美好生活的全新场景,随之而来的是全网滚雪球般的迅速风靡。如今,小红书上已经积累了313万+的「骑车」笔记、275万+的「自行车」笔记和57万+的「城市骑行」笔记。在这些笔记中,与骑行本身同样重要的关键词还有「OOTD」、「出片率」、「骑行氛围感」等等。


嗅觉敏锐的商业世界很快捕捉到了这次城市骑行的「复兴」热潮。天猫国际在今年4月联合《骑行家》推出「春日骑行计划」,通过自身完善的海外渠道将众多海外骑行品牌带到国内市场。


在小红书上,小布(Brompton)、闪电(Specialized)等自行车头部品牌已经率先入驻。小红书自营电商平台「小绿洲」上也上线了大量专业骑行品牌和搭配骑行场景的服饰、装备等商品。


中国消费者在自行车品类上的消费潜力也确实「不负重望」。根据《2022年中国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显示,「车龄」未满1年的骑友从2021年的5.58%增长至11.33%。与此同时,中国购买自行车的心理预算在8000-30000区间的消费者占比接近50%。无论从新增的消费人群,还是人均的消费能力上看,中国骑行市场的潜力都相当可观。


天猫国际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骑行类商品数量增长700%,骑行服、头盔、眼镜等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翻倍。在今年刚刚结束的618购物节,天猫平台的公路自行车销量同比增长200%。在消费复苏缓慢,电商平台已经不再「卷」战报的当下,自行车品类销量的逆势上涨更显得瞩目。


在社交媒体与商业世界的合力之下,围绕社交符号「City Ride」为核心,用户首先在平台被种草,然后通过品牌布局在线上线下的渠道完成消费,最后再回到平台进行打卡分享。City Ride由此加速出圈,旋转成一个完美的增长飞轮。


全球视野下的City Ride文化是怎样的?


创刊于2007年的Monocle杂志用全球视野关注城市生活、商业世界和人文艺术。受益于新颖又真诚的视角,每年由Monocle发布的全球宜居城市榜单成为都市文明的风向标。


在诸如出行便利、生活成本、政府治理水平等众多客观的评选标准中,「自行车友好程度」是Monocle考量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指标。城市中骑行专用车道的密度、公共交通携带自行车的便捷程度、自行车停放的安全性等微指标都是衡量一座城市宜居度的标准。


2022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再次荣登全球宜居城市榜榜首。这座城市凭借其独具魅力的自行车文化,同时也入选了「全球10个最适合骑自行车游览城市」名单。根据丹麦自行车知识中心(Danish Centre of Cycling Knowledge)的数据,大约70%的丹麦人拥有自行车,而在整个哥本哈根大区,有45%的人选择将骑自行车作为通勤方式。


自行车「绿波」是哥本哈根城市骑行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创造。所谓「绿波」就是在通往城市中心的主干道上,通过区域间交通信号灯的协同控制系统,形成连续的自行车流。早高峰骑行通勤的人们不用频繁的停车,就能轻松地从城市郊区向市中心穿梭,而到了晚高峰时间,绿波反向流动,骑行的人们可以跟随绿波快速出城。


哥本哈根的骑行文化还体现在众多为骑行者专门设计的贴心细节里。在十字交叉路口,随处可见供骑行者垫脚或倚靠的栏杆,骑行者无需再艰难地单脚着地支撑。特有的路面振动带可以提醒骑行者已经过于靠近路缘石。距离路口100m处就可以看到的倒计时,会让你提前决策是加速猛冲一把赶上绿灯,亦或是慢悠悠滑行在红灯前潇洒停下。


那么,像哥本哈根这样一座超大型的现代都市,是如何将「可骑行城市」的雄心完美融入城市发展的肌理,孕育出如此卓越的City Ride文化的呢?


首先,哥本哈根制定了全面完善的自行车发展规划。从1980年通过第一个自行车网络规划以来,哥本哈根相继推出了《哥本哈根交通安全规划》(2001)、《自行车政策2002-2012》(2002)、《生态都市》(2007)、《气候规划》(2012)等政策,将城市的自行车发展置于空前重要的位置。


其次,哥本哈根提高自行车专用道覆盖率以保障自行车路权。哥本哈根政府为城市铺设了专门的自行车专用道,并利用路缘石将其与机动车道泾渭分明的隔开,为自行车骑行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如今,哥本哈根拥有385公里这样的专用自行车道。


最后,哥本哈根为自行车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提供更便利的措施。第一,是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无论是在火车、地铁还是公交车都会为自行车提供专属的自行车车厢或车架。第二,是建筑空间为自行车预留充足的停车设施,政府规定在商业项目需按照0.5个/岗位配备自行车位,而居住建筑则需按2.5个/㎡的标准预留。


哥本哈根之外,还有众多将City Ride文化融入发展规划的自行车城市,比如将骑行路线与城市公园融为一体的阿姆斯特丹;推出第一个通勤人士不下车就能喝咖啡的Bike-In Coffee户外自行车座椅的苏黎世;巴黎也计划到2026年成为「100%可骑行的城市」……


如何创造更好的City Ride文化?


曾一度被称为「自行车王国」的中国,不仅在自行车保有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得益于共享单车的普及,中国城市的公共自行车数量也远超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但如果和自行车发源地的欧洲城市相比,中国城市的自行车文化依然相当稚嫩。不过,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骑行复兴」中,上海和成都却脱颖而出,顺利地将City Ride融合进自己的城市之中,似乎早就「蓄谋已久」。


上海在城市骑行中的游刃有余其实不难理解,在上一轮的City Walk风潮中,上海就已经是佼佼者。相比于中国的其他大城市,上海的马路更加稠密、交织。出于保留城市历史风貌的目的,在上海的规划中还有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这些如蛛网般密布的街道纵横交错,天然地形成骑行友好的城市空间。


毛细血管般密布的小马路,也为沿街的商业提供了更适宜的生长环境。6000多家便利店、8000多家咖啡馆,零星点缀在大大小小的街巷里。City Ride在光影斑驳的梧桐区,路边随意涌现的新奇角落不时会吸引走你的注意力,这样骑骑停停的日常,成为上海最好的骑行文化。


成都,是另一个在City Ride风靡社交网络以后崭露头角的城市。在Monocle宜居城市的评定标准中,城市公园和可骑行的绿道是相当重要的得分点,成都塑造骑行友好城市的密码也正在于此。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成都已经累计建成总里程超过6500公里的城市绿道,串联起全城大大小小1500个公园。环城生态区被建设成城市的超级「绿环」,超过100公里的一级绿道也在此全线贯通。散落各处的公园成为城市中的绿色锚点,通过骑行将这些锚点串联起来,成为体验成都的最佳方式之一。


当自行车文化重新回到城市生活的聚光灯下,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注意到国内的很多城市都在建设「骑行城市」上展现出了相当的抱负,但我们的城市应该怎样更好地拥抱骑行文化呢?


第一,是因地制宜地搭建城市骑行系统。在很多城市中,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混在一起,还要经常面对临时的限行和改道,停车位挤占自行车道等等问题,城市骑行的体验很难让人满意。因此,根据城市已有的交通规划条件,因地制宜地设计自行车道网络是根本性的基础设施建设。


深圳,在《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发展规划(2021-2035)》明确,至2025年深圳设置自行车道的道路占比将超过30%,2035年则将进一步提升到50%以上。北京,今年3月1日实时的《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提出,建设和完善绿色慢行交通系统,构建连续、通畅、安全的步行与自行车道网络,促进绿色交通设施改造。上海,将城市慢行系统的设计纳入规划,沿着「一江一河」拉通城市的骑行道路。


第二,是完善围绕骑行动线的自行车服务站点。除了围绕城市建设专为自行车骑行的绿道,城市建设者应当更关注骑行过程中的软性服务,比如简单的停车、打气,以及修车和清洗的服务都是能迅速地提升骑行感受的微体验。


除此以外,让更多沿街的商业空间与城市治理者们共同为骑行者提供服务。波特兰州立大学城实验中心主任珍妮·刘(Jennie Liu)的一项自行车经济学研究表明,城市中增加更多的自行车道能显著刺激沿街商业的发展。通过将这些从中获益的商业空间一同邀请进公共服务事业,能为骑行者提供更多临时且周到的服务。比如,自行车生活方式品牌RE而意充分考虑骑行中的实际问题,以驿站的形式为骑友们提供咖啡、简餐和自行车的停车、洗修服务。


第三,是城市治理者们应该更主动的推出「自行车+」元素的城市名片。通过将自行车文化与当地的文旅、会展、生态等标志性产品相结合,依靠骑行可以串联起散落的景点、村落和商业空间,既能扩大游客深入当地的活动范围,又能让多种业态实现互补,满足人群的多元需求。


浙江舟山就依托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锚定「中国海岛赛事之城」,打造了全新的城市名片「环舟山自行车骑游大会」。今年的第三届骑游会共吸引了海内外5196名骑手齐聚舟山群岛,其中来自浙江省外的骑手3515人,以及127名外籍骑手。而骑手背后普遍是家庭出行,「一人参赛,全家出游」。以自行车赛事为抓手,不仅落地了以自行车为主题的品牌展销会,也丰富了舟山的海洋旅游名片,全方位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发展。


结语


City Ride的流行让人们重新蹬上自行车探索城市的美好,也让城市积极地拥抱逐渐复兴的骑行文化。城市与骑行始终息息相关,尽管路还很长,但他们的未来值得憧憬。


本文转载自文化产业评论,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骑行文化卷土重来,城市如何拥抱骑行复兴?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