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BA”顶流是如何炼成的
三营镇球员的踏实,来自黄土地的锤炼。
西海固迎来不眠夜。8月31日晚,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团结村篮球公园,东道主宁夏三营镇队与甘肃吹麻滩镇队展开激烈决战,以42:52输给吹麻滩镇队,获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西北赛区亚军,晋级全国总决赛,留下了宁夏农民篮球的历史性时刻。
此前,三营镇队连续四届蝉联宁夏农民篮球争霸赛冠军,在当地已颇有名气,队伍中有“篮板王”穆向彪、马天虎,还有两个马强,尤其是“杨家三兄弟”更为球迷津津乐道。
决赛夜堪比演唱会
“三营三营,一定能赢!”31日晚,能容纳两万人的团结村篮球公园座无虚席,锣鼓喧天。身着红衣红帽的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粉丝团高举各色应援牌,为比赛献出最激情的呐喊。不少球迷“嗓子早就喊哑了”。
赛后,吹麻滩镇队转圈庆祝,三营镇球员显得有些落寞。即便他们是亚军,仍有老少球迷上前要求合影。“杨家三兄弟”中年龄最小的得分后卫杨佰强面对女球迷的合影要求,显得羞涩无措。“村里有来给小儿子说媳妇的,就是因为他篮球打得好、人品好。”“杨家三兄弟”的父亲杨万栋少言寡语,说起几个儿子却掩不住骄傲。
其实,在30日晚的半决赛上,三营镇击败青海查汗都斯乡,已经稳稳拿到全国总决赛入场券。本该狂欢,杨佰强却深夜发了一条朋友圈,只有“静下心”三个字,配图是将篮球抵在额前沉思的科比——这也是整支球队的状态。
“我们就是买了点水果、烤串吃了一下,然后开会总结。因为一旦松懈下来,就很难再找回紧绷的状态。”三营镇代表队教练、三营中学体育教师杨佰玺说。
多名对手评价三营镇球队“作风硬朗”。无论比分悬殊多大,他们总是竭力奋战至最后一刻,带伤上场更是家常便饭。如今,杨佰忠和杨佰强被聘入当地一家企业球队,在今年一场中国篮球公开赛中,他们在最后一分钟落后对手11分,却实现绝地反杀。
“主办方邀我们去看《灌篮高手》,说实话我没看过,但我觉得我们那晚就是‘灌篮高手’。”杨佰强说。
被篮球改写的人生
三营镇球员的踏实,来自黄土地的锤炼。
在三营镇鸦儿沟村,有一片家喻户晓的水泥篮球场,就在“杨家三兄弟”家小院门前。
十几年前,这里是一片黄土地。在堂兄杨佰玺带动下,老大杨佰齐学会打篮球,又渐渐将两个弟弟引入篮球殿堂。三兄弟穿着布鞋,打完球一身土,却乐此不疲。
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样热爱篮球的杨万栋从铺路工人那里要来沥青铺到家门前,又买来由木板和铁圈组成的二手篮板。篮板上的铁钉常常扎破篮球,杨万栋一年买了十几只篮球,花费一千多元,而一家人的收入当时只有五六千元。脱贫攻坚期间,乡村道路硬化工程让他们拥有如今这片场地。
“我们父子唯一的爱好就是篮球,再困难也要支持孩子。”杨万栋说。
篮球改变了三兄弟的人生轨迹。
老大杨佰齐早早辍学务工,但一直参加乡村各类篮球赛事,逐渐有名。如今,他为一家门窗公司做销售,成为“形象代言人”。“很多粉丝因为我打篮球关注我,这也让我们订单增长特别快。”
杨佰忠少时也因家贫辍学。在大哥引导下,他迷上篮球,并坚持每天练习投篮、绕村长跑以提升体能,还通过观看球赛视频钻研学习,渐渐在乡村赛事中脱颖而出,成为“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的明星,还因篮球特长找到工作。
25岁的杨佰强比哥哥们幸运,中学时就加入校队接受系统训练,并通过篮球特长考入河南理工大学,参加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至今仍坚持每天训练四小时。“我最感谢的人是哥哥,篮球给了我们更多人生选择。”
步履不停
首届全国“村BA”赛事,为乡村篮球爱好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能代表家乡晋级全国总决赛,真的非常激动,因为会有更多人知道我们。虽然有些紧张,但对我来说,出去更是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杨佰玺说。
对许多球队来说,晋级全国总决赛,“能吹嘘一辈子”。
三营镇球员却并不止步于此:“我们就是做好自己,保持好状态,每一场比赛都全力以赴,不断挑战自我。”杨佰强说。
球队新老更替很快。三营镇曾经的“篮板王”马玉祥44岁仍坚持上场,球队需要更多新鲜血液。
经过商量,杨家兄弟几人利用寒暑假开设篮球培训班,不少银川市、石嘴山市的城市青少年都慕名而来。在农贸市场大棚改建的球馆里,他们燃烧着热爱,点亮了更多孩子的篮球梦。对于家境贫困的孩子,他们免费教学。
曾经,一个篮球都是奢侈。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地“有孩子的家庭都有篮球”,村民愿花费上千元为孩子买一双球鞋,凭篮球特长考上大学的青少年越来越多。
杨佰齐和杨佰玺的孩子虽然年幼,却也热爱篮球,还到现场为父亲加油。“孙子、孙女以后当然都要打篮球!”杨万栋说。
本文转载自新华社,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村BA”顶流是如何炼成的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