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为经济发展增添动能

坚持“办赛”与“营城”相结合,成都推动全域同频共振、营城兴业惠民,激发了城市的生机活力。

2023-08-07 10:00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范佳元、王永战、郑轶、王亮 0 30563

体育产业.jpg


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天府之国”再次吸引全球目光。成都正张开热情怀抱,向世界呈现一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气息和青春风采的国际体育盛会。

  

坚持“办赛”与“营城”相结合,成都推动全域同频共振、营城兴业惠民,激发了城市的生机活力。

  

新建改建的体育场馆和交通配套设施,带动周边地区旧貌换新颜;100公里的环城生态公园一级绿道全环贯通,违建拆除、道路整治、社区美化,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愈发靓丽;顶级赛事带来激扬活力,体育消费日益强劲,体育产业迎机遇,经济发展添动能。

  

来自全世界的青年运动员在成都成就梦想,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澎湃着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动能。

  

突出办赛惠民,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55岁的刘燕,是一位爱游泳的“老成都”,平时一有时间,就要扎到猛追湾游泳场的水池里。成都大运会水球项目在这里训练,猛追湾游泳场经历了18个月的升级改造。升级后的场馆设备先进、管理智能,泳池干净水质好,收费也很合理,这让“懂行”的刘燕赞不绝口,也吸引了更多人前来消夏、运动健身。

  

2021年7月,成都启动“大运场馆惠民行动计划”,49个大运场馆不仅承接各项大运赛事,而且服务市民的日常健身生活。

  

全民健身在成都蔚然成风,也是“爱成都·迎大运”的题中之义。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共有体育场地设施6.41万个,建成天府绿道超6500公里、植入体育设施1700多处;2022年全民健身活动举办6000多场次,成都市民体质合格率达94.61%,连续7年实现提升。

  

随着“大运效应”的持续释放,成都城市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

  

位于龙泉驿区的东安湖体育公园是本届大运会的主要场馆区,从大运村一路前往,满目皆绿。环湖步道四季景观特色分明,仿佛一条珠链点缀在城市中,与奔跑休憩的人们相映成趣。

  

一座座大运场馆拔地而起或修葺一新,桥下、街旁、屋顶等城市“剩余空间”也变身成为“金角银边”,满足人们运动休闲、娱乐社交等不同场景体验需求。“小空间里做好大文章,折射的是成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赛事营城和赛事惠民在这里有机结合起来了。”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体育局局长熊艳说。

  

城市的“面子”靓了,“里子”也要同样出彩。

  

成都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善社区配套服务,增设便民设施,市民办事更便捷,生活也更舒心。近两年来,成都累计推动91个片区更新,实施改造老旧小区1202个,惠及居民10.7万户。

  

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成都东西城市轴线、大运村至主场馆直联通道等13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项目建成通车,大幅提升城市交通快速通达能力,不仅保障大运会期间机动车、公共交通等快速集散,也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多便利和选择。

  

3000余个社区、1300余所学校、1万余场线下活动、3万余个新媒体产品、700余万人次参与“迎大运盛会  展文明形象”主题活动,成都坚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将大运会作为城市风貌品质特色和市民幸福美好生活双提升的契机,立足城乡社区、中小学校、公园绿道等基层细胞,每周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确保市民家门口“周周有活动,周周有看点”,发动广大市民以触手可及、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体验和分享大运盛会。每个成都市民都以主人翁的姿态,携手迎大运、讲文明、树新风,向全世界展示新时代城市风貌和精神面貌。

  

擅长针织技艺的嬢嬢、婆婆们制作“大运团扇”,向各方来宾传递“团圆”“不见不散”的美好寓意。1000个大运会城市志愿服务小站亮相成都街头,用微笑为八方来客送出一次次友善温暖的“小确幸”。在网红景点熊猫基地,拥有百万粉丝的动物界顶流网红熊猫“花花”当起文明大使,倡导文明旅游……别出心裁的“花式”活动轮番上演,镌刻在成都人文基因里的热情好客、友善包容被不断激发和放大,透过大运会,成都这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时时彰显着市井烟火里的幸福之美,处处绽放出精神富足的文明之花。

  

科技助力大运,激发城市创新活力

  

成都古河云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里,一群研发人员正仔细分析三维仿真模型上的建筑设备运行状态与能耗记录。这套以“数字孪生”为核心技术的设备集合了“端+云+大数据”,是专为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场馆搭建的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

  

“有了这样一个智慧‘大脑’,体育馆内的建筑设备管理能做到实时、动态、可视化,运营维护效率大大提升。”成都城投万馆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旷说,作为一座现代化国际标准场馆,凤凰山体育公园真正落实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

  

成都大运会不仅是体育的盛会,更是一场前沿科技的“大比武”。从集合了20余项专利的火炬“蓉火”,到全球首款带应急服务功能的“蓉宝”机器人,再到植入“海绵城市”理念的新都香城体育中心……170多项技术成果为大运会数字观赛、智慧服务和场馆建设等多方面保驾护航。

  

大运会能呈现如此丰盛的“科技盛宴”,源自成都多年坚持科技创新的厚积薄发。成都勇担科技自立自强时代重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稳健有力。

  

2022年,成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15万家,同比增长45.5%;全球城市创新指数排名第二十九位,5年提升了27位。

  

“借助大运会应用场景,各类创新资源在蓉城汇聚,自主创新成果得到充分应用,为智慧大运添彩,为产业发展赋能,为营城惠民贡献科技力量。”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长张翼说。

  

对此,成都拟合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李孟深有体会。从2019年3月正式成立团队,到2021年4月跻身独角兽企业行列,拟合未来的发展历程与成都科技创新的发展同频共振。一系列政策的扶持、当地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以及自由开放的科研氛围,都为企业成长厚植了沃土。

  

大运会期间,不少本地企业研发制造的智慧体育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并有机会触达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这对于成都科创企业开拓更广阔市场至关重要”,李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体育消费高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夏天,足球是成都人绕不开的话题。66%!在中超前九轮比赛中,成都蓉城主场凤凰山体育公园专业足球场成为平均上座率最高的球场。球迷们一声声“雄起”的呐喊声赛过盛夏的热浪,席卷了整座城市。

  

运动点燃了激情,也带来了新消费新业态。绿道上,骑行的人群川流不息,既锻炼又减碳;公园里,飞盘玩家不亦乐乎,时尚运动魅力四射;在三河村,村级足球赛连年举办,民宿、露营、咖啡馆等新消费场景渐次铺展,游人络绎不绝……

  

人人热爱体育,城市充满烟火气——这是成都培育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赛事,进而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天然氛围。知名赛事接踵而至,体育消费热情澎湃。

  

近年来,成都高质量举办了世乒赛团体赛、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国际乒联男子和女子世界杯等近70项国际高级别体育赛事,培育了“天府绿道”“熊猫杯”等自主品牌赛事。以赛营城,成都在国际上赢得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筹备举办大运会,让成都再一次站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有了因体育而出圈的机会。成都市体育局副局长陈志认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不仅有“办赛、营城、兴业、惠民”这样的综合效益,还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倍增器”的效果。

  

在热门赛事的巨大流量和体育消费热情的推动下,成都体育产业和企业发展迎来更多发展空间。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刺激就业增长,提升城市的整体经济活力。

  

2020年,新都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为助力国家队参加北京冬奥会集训备战,修建了目前全国最标准的旱雪训练大跳台。由该旱雪场自主研发的“金针菇”旱雪毯已经出口10余个国家。

  

大运兴城,赛事兴业。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市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578.6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突破2700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8.4%;成都体育产业总产值达1005亿元,是10年前的约6.3倍。

  

在新征程的新起点上,成都提出新目标:到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800亿元,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体育产业为经济发展增添动能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