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场上的“少数派”,冬奥会结束后何去何从?

比起巨大的投入成本,现在让他们焦心的是后冬奥时代冰球热度如何维系。

2023-05-28 10:00 来源:国是直通车 文/杨诗涵 0 8708


在北京华星国际冰上运动中心打响的第二届北京冰球公开赛决赛,选手身份有些特殊——这是一场男女生之间的战争,参赛的一方是北京青少年女子冰球队,这是北京市唯一一支全部由少女组成的冰球队,大家亲切地称呼她们“北京小女冰”。


决赛时间在2022年8月10日,第三节快结束时,比分来到了2:2。冰场里的空气似乎因为焦灼的对战而逐渐燥热,在场几乎所有家长都屏住了呼吸。偌大的冰场,一时间静得只能听见金属冰橇相互撞击,以及球和冰面摩擦发出沙沙声响。


“少数派”找到同伴


全场跑动的球员中,最显眼的无疑是那个穿着黄色护腿套的女孩。她叫宝瑾源,队友们都叫她“小黄腿”。


刚接触冰球时,与对手相比略显瘦小的身体条件常常让她在防守中失利,但宝瑾源已经琢磨出了自己的冰球智慧:“我的个子比较小,但是速度很快”。现在,她是队友们公认的最强前锋。


在学校里,宝瑾源也总是吸睛的那一个。不仅因为过硬的冰球技术让她轻松驾驭轮滑,更是因为她的齐耳短发。


她说,为了防止打球时揪到头发受伤,“北京小女冰”成员大多都剪了短头发。闺蜜说她是“假小子”,而她也很自豪地表示“我们整个队伍真的会像小男孩一样拼搏,不会害怕”。


在场上拼搏的另一个“灵魂人物”是同队队友王诺依。今年12岁的她在女冰打了4年球,几乎天天放了学就“泡”在冰场上。冰面温度常年保持在零下6至7.5℃,但训练后王诺依的发梢永远滴着汗水。


王诺依和父亲王广成一同收看了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国家女子冰球队的每一场比赛,她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像她们一样为国争光。


场上的绝佳状态没有辜负王诺依的辛苦训练,年仅12岁的她进攻勇猛、防守坚决,进球后连对手家长都忍不住称赞“打得这么好的女孩不多见”。


参与冰球运动的女孩本身就不多,在加入“北京小女冰”前,宝瑾源和王诺依对队友的共同记忆就是“都是男孩”。直到2015年,一个偶然的契机让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意识到,是时候把这些散落在俱乐部中的女孩们组织起来了。


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邢隺介绍称,随着队员慢慢多起来,协会组织“小女冰”参加各种比赛,还曾远赴波士顿和明尼苏达,“我们以一支纯女冰的队伍来参赛,大家也很开心找到了同伴”。


小球员背后的支持者


在冰球场上“过五关斩六将”,不仅要靠孩子们挥洒汗水,还要靠家庭作为坚实后盾。王诺依的父亲王广成介绍称,女儿2016年打球至今,花费超过百万。金钱只是付出的一部分,对于家长们来说,更多的是时间精力的投入。


有一位冰球妈妈表示,孩子几乎每天上冰,长年累月如此。“她们需要一个妈妈,天天都背着包陪着,吃东西什么的都在冰上解决。”家长中,不少人已经过了五六年她口中的“没有自己的生活”的日子。


比起巨大的投入成本,现在让他们焦心的是后冬奥时代冰球热度如何维系。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冰雪场地设施数量大幅增加,各类冰雪运动专业人才和基层爱好者队伍不断扩大,冰雪运动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和潜力。


在后冬奥时期,加强冰球运动文化建设,是将中国冰雪运动推向新高潮的重要课题。


王诺依的爸爸说,冬奥会让北京的冰球运动发展热火朝天。“但到后冬奥时代,我们家长已感觉到有一点放松的迹象,比如说原来每周都有比赛,去年下半年变成了一个月两次”。


据他观察,有些人选择了放弃,至少有十分之一的孩子不再上冰。“我们家长也实话说,用一个特别贴切的词,叫疲惫。”冰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尚不成熟,家长们只好摸着石头过河,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更多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让更多的女孩拿起球杆


“北京小女冰”主教练金凤玲是国家队选拔出来的职业运动员,曾经多次代国出征并取得佳绩。


作为主教练,她会为放弃冰球的女孩感到可惜,尤其是出色的好苗子。参与职业运动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有时因为学习压力或其他因素“暂别”,就等于“永别”。后备人才不足,通往国家队的输送链断层愈发明显。


金凤玲不是不能理解队员们到了“小升初”的年纪所承受的煎熬,她觉得北京很“卷”。一些球员放学后奔赴离家并不近的俱乐部,练习2至3个小时后再匆匆赶回家,时间已接近深夜,还要继续为功课努力。“不能说就因为孩子是好苗子,为了冰球连学习都不学了,这个教练没法做定论。”


在她看来,一些队员有意向从事职业冰球运动,但受到体教未能充分融合的现实制约,也许推广职业化能给她们更适宜的生长土壤。据她介绍,体制内的球员能得到工作的编制,转业之后包工作分配。“如果有铁饭碗在后边吃着的话,对于发展冰球来说应该还可以。”


国家女子冰球队前领队王晓亮有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体育项目的发展一定要走职业化发展路线,职业化会让运动员更自觉。


未来的发展路线短期内难以定论,但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已经做好了“小女冰”的下一步规划。邢隺表示,接下来将致力于在近年内建立女子专门的组别,打造属于女孩自己的联赛。


她乐观地表示,“现在很多小女孩开始打球,(注册球员中)女孩现在有将近400人,将近十分之一是女孩子,(疫情)放开以后,我相信今年夏天的注册数据会提高”。


本文转载自国是直通车,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冰球场上的“少数派”,冬奥会结束后何去何从?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