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产业从“野蛮”迈向“理性”

随着旅游全面开放,市场供需情况发生变化,这些营地的运营的短板开始暴露。

2023-04-21 14:00 来源:中国体育报 记者/丰佳佳 0 24892


春暖花开,就在户外郊游季节到来时,北京、重庆、厦门等地出现了部分露营地“关店”的新闻,户外市场“顶流”露营就这样失宠了吗?


“今年确实出现了一部分中小型营地退市的情况,但对于大型营地、景区型营地以及全国连锁型营地来说,反而是一个提升、拓展以及整合市场的机会。”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露营产业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露营产业专委会”)副理事长张一夫表示,疫情期间,许多露营玩家因为露营地投资小、见效快而匆匆入行,随着旅游全面开放,市场供需情况发生变化,这些营地的运营的短板开始暴露。


分析一些中小营地退市的原因,营地活动少、客群复购率低是不能忽视的问题。疫情期间,大众需要一个户外休闲的场所,因而对营地的活动及服务升级的需求相对不高;在千行百业重启后,营地需要不断更新活动内容并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增值服务,才能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打造营地活动,不仅需要资金成本,还需要寻找资源,例如开展飞盘、风筝、桌游、露天电影等活动,许多中小型营地相对缺乏多样化的相关设备和组织能力。


帐篷等户外露营装备自然迭代周期的到来,也加速了行业洗牌过程。户外露营博主“逃离城市君”、露营产业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洋君分享的调研数据显示:2020至2021年,国内露营地激增15000家,2021年露营核心市场规模同比2020年增长率达63%。在2022年至2023年初,这一数字仍然保持着50%以上的增长率。帐篷等主题商业露营装备的使用周期普遍在36至48个月之间,这个周期与营地大规模爆发至今的周期同步。此外,单体中小型营地在社交平台的引流也面临困难。


面对行业的最新变化,不了解行业深层次商业逻辑的旁观者,往往对行业唱衰。但对于行业深耕者来说,更多的是底气与信心。张一夫认为,过去三年是露营市场的培育期,消费者对露营的概念已经从“体验式”阶段进入到了“生活方式”阶段,进而成为长期可持续的模式。例如,很多消费者在体验过“拎包入住”的露营方式后转向自带装备露营。虽然从个体营地经营角度来说,可能会损失一部分短期收入;但从整个行业角度来说,这反而从另一个侧面刺激了整个行业的升级,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加入到露营活动中来。而多数消费者的露营模式,往往是从拎包式开始的。这无疑为露营产业的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蓝海”。


另一方面,随着露营内部的进一步细分,向更大消费群体下沉的“城市露营”模式,也在杭州、宁波等城市悄然成风。城市露营模式利用城市的绿地、屋顶绿化、公园等碎片化区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社区化的露营体验,也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露营活动的交通时间成本问题。


在政策层面,随着全国、地方以及各团体相关标准的制订与落地,露营活动的安全性、舒适性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各地方文体旅职能部门也在大力推动有关扶持政策的出台,这为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业牵头推动露营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动力。


本文转载自中国体育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挤出泡沫 加速洗牌——露营产业从“野蛮”迈向“理性”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