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体育强国建设

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实现高水平的体育科技自立自强。

2023-03-15 10:00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唐芳 0 26909


体育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强国是国家强盛应有之义。要以科技助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科技、体育教育等方面的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标准化科学化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这明确了未来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方法路径。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到2035年,形成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

  

“我们要充分把握体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要支撑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的特殊意义。通过发展竞技体育提升国家软实力;通过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抓住重中之重,推动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3月2日,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张健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科技支撑体育水平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实现高水平的体育科技自立自强。

  

对此,场地自行车奥运冠军钟天使深有感触:“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各行业高精尖技术与体育融合,运用在我们的训练备战中,对于夺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北京冬奥会筹办期间,我国从顶层设计出发,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支持对专业的运动器械和装备进行研究。

  

得益于科技助力,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国实现全项目参赛,并取得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参赛史上的最好成绩。

  

高科技手段怎么让运动员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运动技术如何更精准?怎样把一个人的生理潜能、心理潜能发挥到极致?张健表示,这些都是竞技体育亟须突破的关键问题。

  

“所有体育项目都需要科技助力。”运动生物力学专家、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卉教授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运动员进行动作技术分析,助力我国田径投掷项目和速度滑冰项目运动员在技术环节上实现突破,在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等世界大赛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纲要》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加强优秀运动队复合型训练团队建设。

  

刘卉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科技助力体育,构建科学训练体系,最关键的是人才。在备战大赛时,国家队通常请高端专家介入。但是高端专家并不多,而且有的专家还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比如,顶级心理专家如果不了解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就无法给出有效的心理干预。同理,营养专家、医学专家、生物力学专家等如果不熟悉运动项目特点,缺乏与运动员的沟通和了解,可能就难以提供有效建议,科技助力就无从谈起。

  

“人才需要在实践中成长。”刘卉希望,构建科技助力人员的培养使用机制,设立科技助力人员岗位,让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人才不断实践、学有所用。

  

数字技术带来体育运动新场景

  

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超过4亿,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90%以上。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4.1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

  

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等一系列具体目标。

  

科技“撬动”万亿级体育健身大市场。据报道,2022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跑道升级为科技智慧跑道。竖立在跑道前的智慧屏幕,让当天的温度、湿度、风力,公园跑道地图、长度,多少跑友正在跑步、谁的速度最快、谁跑得距离最长等信息一目了然。运动过程在线陪伴、运动监测及陪护指导等科技场景更提升了跑步爱好者的运动体验。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5G、传感器等信息技术及设备与体育产业加速融合,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体育产品逐步普及应用,体育场馆等体育设施快速智能化升级,运动健身App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技术让体育运动模式焕然一新。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体系,以及提高全民健身标准化科学化水平。

  

据介绍,我国在一些非完全竞争性项目上具备显著优势,然而在一些完全竞争性项目方面,相比国际第一梯队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张健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源,在于体育尚未完全融入生活,运动项目尚未完全回归社会,体育教育尚未完全回归学校。

  

他认为,下一步要使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科技、体育教育等方面都强起来,实现不同区域、运动项目、人群等的全面发展。

  

科学化体育教育培养后备人才

  

发展青少年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中最基础、最具战略性的工作。

  

张健指出,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可以为我国竞技体育培养大量的后备人才,而体育和学校教育密不可分,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是关键。

  

在教授运动人体专业课时,刘卉发现,整个年级100多人中有体育训练经历或具备一定运动能力的学生屈指可数。“没有运动能力,立定跳远的时候向哪个方向摆臂都会错,更别提理解比赛的规则了。”刘卉感叹,青少年体育素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中学缺乏高水平运动教练或运动场馆,很多高校也不招收为国家队、省市队效力的注册运动员,因此不少体育苗子以升学为首要选择而放弃了体育专业道路,造成体育运动人才断层现象突出。

  

“让更多孩子进行运动训练,就是为体育强国储备人才。”刘卉解释,从小参加多种运动训练的孩子,不仅有可能成为专业运动员,当他们成为各领域专家并试图运用科技手段解决体育问题时,通常还会因为对运动的理解更加深入而获得更佳效果。

  

2月10日,体育总局、中央编办、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部署学校教练员岗位设置工作,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力量,提升青少年体育锻炼质量和水平,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刘卉表示,体育强国建设任重道远,各项任务都需要体育人不断攻坚克难,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气魄去完成。


本文转载自科技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科技创新驱动体育强国建设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