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厂里的健身服,越卖越火了

理性消费趋势之下,运动健身的需求仍在,对健身服的需求尚未消失,性价比将成为健身服市场的主旋律。

2023-02-19 14:00 来源:精练GymSquare 文/以偿 0 19903


能最先挑战健身服大牌的,往往不是另一个大牌,而是代工厂里的贴标挂牌。


在官方渠道2000+月冠销的瑜伽服¥950,在另一平台「原厂产品」标价¥128,月销轻松过万。就连还没进入中国的Gymshark, Nobull, Bombshell等海外品牌都已拥有了自己的「淘宝店」,产品简介、尺码信息甚至比官方还更详细。


如果说用「流行」形容正品卖的火热,那么,泛滥就是当下工厂贴牌货的最佳形容。


继三室一厅瑜伽裤直播引发全网关注后,工厂直销的直播优势促使抖音、淘宝直播带货平台成为代工厂销货的一大渠道,让代工厂也有了走向台前的机会。


此外,无论是批发商、经销商、零售,甚至转卖平台,你可以在任意一个交易属性的平台上买到贴牌货,这远比购买正品的渠道多得多。


对于产品的选择,只要是火的品牌,热门的单品,就一定会有代工厂保证库存的充足。


这些贴牌货往往用「尾货」「原单」「厂货」「折扣价」「打板」与官方正品作区分,但版型、颜色、体感都在仿制原版,而价格仅需原价的三分之一不到,大多数落在¥100-¥300。


有意思的是,一览代工厂的评论区,不难发现,有一部分用户都曾在官方渠道消费过。相比于过去的担心误买假鞋,现在的消费者更是主动选择,立志在假中找到差不多的。


很多时候,发错尺码、有线头往往都不会被计较,只要「穿的还凑合」,就可以留下。但是,如果是官方渠道和价格,消费者对产品瑕疵的容忍度极本为0。


在大陆并没有代工厂的lululemon,厂货铺满了整个电商平台,有多少是正货,不得而知。在社交媒体上,官方渠道与不同渠道的产品对比已经出了不少。总的来看,对比大多数的「厂货」,官方出品在产品设计、面料专利等方面依旧拥有绝对优势。


遗憾的是,相差2-3倍的价格差难以体现出健身服饰的质量的飞跃。越来越多人主动选择尝试贴牌货,关注健身服的运动消耗品属性,例如,运动前后的直接清洗、过程中的磕碰磨损,变得不再小心翼翼。


贴牌货的泛滥也意味着健身服饰的社交属性在减弱。lululemon的用户画像随着贴牌货的遍布愈加模糊,nobull的厂货购买者可能也并不知道CrossFit,只是觉得「挺适合运动的」。


健身服的实用性提高与社交属性的弱化,都在证明着健身服不应该是奢侈品。这也或多或少能够说明贵价大牌的老客户主动选择消费降级,尝试贴牌货的原因。


理性消费趋势之下,运动健身的需求仍在,对健身服的需求尚未消失,性价比将成为健身服市场的主旋律。


被原单围剿的健身服大牌们


打开淘宝,搜索海外健身服热门单品,往往会出现一页的官方产品,三页的海外代购,以及剩下数不清的「原单」或代工厂货。看似最不可靠的厂货,却有着惊人的销量。


以lululemon为例,¥850元的Groove神裤官方月销上千,但在拼多多里的「同款」仅需¥108,月销过10万,甚至全尺码颜色齐全,能挑选带/不带logo。CrossFit服饰品牌Nobull还没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拼多多不到百元的价格,已经售出近10万。


被贴牌的远不止海外品牌,健身服饰的原单从海外大牌到国产新锐,甚至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小众品牌都难以逃脱被打板的命运。可以说,是否有代工厂「贴牌」也成为品牌获得中国市场认可的标志。


以lululemon、Alo yoga、SweatyBetty为首的一众贵价健身服无疑是厂货泛滥的重灾区,然而国产Maia Active、粒子狂热的明星产品也不乏「代工」产品,健身服Gymshark、Alphalete就属于尚未开拓中国市场,但又已经存在于中国市场。


不仅内销,出口也没拉下。在国外购物推荐网站,也已经出现了「代工厂厂货」的购物清单。


对小L来说,在海淘拿捏不准时,厂货给的产品信息和尺码还更齐全,甚至很多品牌与产品的种草都是从厂货开始。


除了品牌,对于热门单品也成为代工厂的目标。美国健身服饰Bombshell并不为人所知,但其条纹健身裤以及连体衣已经成为「打板对象」;CF品牌Rogue的训练t恤也有10万的订单量;限定绝版在代工厂面前都是库存满满。


代工厂「厂货」的围剿更是在渠道有所体现。得益于减少的中间环节和灵活的价格空间,越来越多代工厂入驻直播平台,把直播视为重要渠道,这也吸引了一波从大牌消费降级后流离的消费者。


从批发平台1688,到零售淘宝、天猫,再到团购拼多多,就连二手交易的咸鱼也满是代工厂的广告。可以说,只要能买卖的平台,就有代工厂产品。


代工厂的运动服饰在颜色、版型上尽量贴近原版,但价位在¥100-¥300之间,甚至有些厂货仅是正品的零头。就从外出的场景远看,是几乎看不出与官方渠道的差异。对于正常的训练服而言,可以说,体感差别不大。


小J跟GymSquare分享,自己花1/3价格购入的Nobull厂货,摸起来也官方面料没有什么差别,穿起来也并无异样。所以相比于购入原版,厂货的替代性足以。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运。小z本想凑合穿穿,花费75元购得Nike运动长裤,质量缺跟价格一般的大打折扣,在穿着首次的训练中爆了档。


鉴于1/3不到的价格,消费者对瑕疵的包容度也有所增加。有线头、洗后微松之类不影响使用的问题,往往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对于单价上千的运动服饰来说,必须经得住锱铢必较、抠细节的考验。


健身服不是奢侈品


一览厂货的评论区以及社交媒体上的购物分享,不难发现,许多用户都曾在官方渠道消费过。得到的反馈也多是承认官方正品在版型、面料以及细节中有着绝对的竞争优势。


lululemon全球拥有专利数已经超400个,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9款面料技术,如Everlux系列主打速干、Nulu及Nulux主打柔软、luxtreme主打弹性高、承托力强等。面料与工艺的差异,留给消费者「穿过才知道,细节见分晓」的印象。


基本上,代工厂厂货多少也能做到70%的使用感受。在厂货的评论中,大多会出现腹部不贴合,肩部鼓包,码数不准,支撑塑形效果不足,但这些正是正版渠道的最有利的竞争优势。


可是,正品的质量、科技优势在价格差面前并不明显。厂货凭借着1/3的价格能够享受到2/3的产品价值,就性价比而言,是一笔不亏的买卖。


尤其是运动健身的场所有限,损耗高,贵价健身服有最好的品质,也经不住每日汗水的浸渍。一件不贵、易打理、虽不糟蹋,又百搭的健身服,相比于时装出行,更是一件消耗品。


小L表示,贴身运动服的洗涤频率太高了,一洗就容易走形、泛旧,就算是卫衣,洗完走形得太快,性价比太低了。如果是100+出头的,心里的负担就没有那么重,体感差不多就好。

 

不像是球鞋,相比于害怕买假,现在的消费者更是主动选择高性价比的消耗品,立志在「假」中找到差不多的。


不得不承认,代工厂也为品牌的宣传推波助澜,有了更多的品牌露出,但同时,也在稀释健身服饰的社交属性。


运动服饰可以是一类人的标志,早些年的锐步是莱美爱好者的标志,nobull是CF爱好者的无声介绍。lululemon的用户画像逐渐模糊,拼多多nobull的10w+销量,可能有90%都不知道CrossFit是什么。


对实用性要求的提高以及社交属性的弱化,健身服退奢侈化趋势正从代工厂厂货开始。


lululemon、Vuori、始祖鸟正做市场下沉的开拓,挖掘更多中产消费力,而城市白领消费者却俯冲消费代工厂货。在运动健身去奢侈化的大趋势下,贵价运动消耗品正在经历市场的考验。


代工厂走出的健身服和更多运动品牌的机会


理性消费趋势盛行,但运动服需求仍在。都市人在回归健身服,依旧希望着新装,有着new year, new me的决心。只是训练服从开始的贵价高品质变成了性价比首选。


代工厂训练服的大卖,借助了现有品牌自身的影响力,和低价的刺激。换句话说,用自己的资源,卖别人的产品。


尽管有着不错的销售量,但绝大多数厂货都背负着法律合规的风险。本周收获,下周店铺关闭的现象已成代工厂的常态。打板不是灵丹妙药,风险时候未到。


在原材料、有工艺、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代工厂需要更加规范化的运营,仅靠大牌供血,势必会遭到反噬。


代工厂可以通过品牌转型。借助线上直播平台,代工厂也可以从幕后走向台前,直接与消费者沟通,打扫自有品牌。「衬衫老罗」最早作为源头代工厂出售贴牌衬衫,疫情后依托线上电商、抖音渠道,开拓出自有品牌的商业衬衫品类,完成了从代工厂到品牌零售的转型。


当下也有越来越多像刘畊宏和帅soserious这样的健身博主,个人ip入局健身服饰产业,将个人现有品牌、流量赋能代工厂的生产力。


另一个方向,代工厂走出的健身服,也是运动品牌的机会——中低端的价位,运动友好的舒适面料,易打理,弱品牌化。


运动健身服饰行业需要一个优衣库,做平价高性价比产品。放在几年前,迪卡侬可以说是这样的存在,低调,性价比,运动友好,但随着Athleisure风的兴起,迪卡侬在都市生活中还是过于硬核。


代工厂厂货终究是一个过渡选择,健身服饰消费者仍在寻找,一个用1/3的价格做出2/3正品质量的品牌。


本文转载自精练GymSquare,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代工厂里的健身服,越卖越火了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