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训练鞋领域,什么时候出下一个耐克?

训练鞋,作为运动鞋中的小众品类,正成为不少国内外品牌跃跃欲试、崭露头角的细分新方向。

2023-02-12 14:00 来源:精练GymSquare 文/Joe 0 11031


喧闹的民间球鞋狂热似乎已成过去时,但运动品牌对鞋履的探索与竞争从未停止,一场有关「训练鞋」的角逐已经开始。


上周,美国运动品牌耐克向曼哈顿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加拿大品牌lululemon至少有四款女性训练鞋类产品侵犯了其专利,耐克表示,这几款女鞋侵犯了FlyKnit科技的三项专利,并表示因此「遭受经济损失和无法弥补的伤害」。此前,耐克也曾为FlyKnit科技将PUMA、阿迪达斯和斯凯奇告上法庭。


训练鞋,作为运动鞋中的小众品类,正成为不少国内外品牌跃跃欲试、崭露头角的细分新方向。


新锐品牌中有从CrossFit走出来的Nobull、R.A.D等,老牌当中也有耐克Metcon系列、安德玛TriBase系列等,使用场景多见于以综合体能为主的团课健身项目。当然,包括适合瑜伽、普拉提训练的五指鞋,适合举重训练的安踏、锐步Legacy系列举重鞋等,均属于讨论范畴。


但是,耐克与lululemon的纷争,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市场机会面前,切入训练鞋市场没那么容易。


在训练鞋赛道已经迈出步子的品牌仍面临一些困境:技术上,从零开始做鞋类产品需要经历比服装更漫长的周期去寻找专业且合拍的鞋类设计师,进行材料研发、鞋楦定制、鞋跟鞋底制作,及样品确认后的量产等。


市场维度,出于对已知且熟悉品牌的消费惯性,消费者往往会重复选择过去购买过的品牌产品,选择常青款以降低试错成本,这意味着新品牌必须花费更多精力去打破既有局面,培养自己的品牌认知度。这些都决定着做训练鞋绝非一件易事。


随着社交活动的频率增加,市场已经呈现出高性能鞋类销售额下滑而时尚鞋类回暖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NPD Group的数据,时尚鞋类是2022年美国鞋类市场增长最快的板块,原因在于人们逐渐回到面对面的现场活动中,需要更多时尚鞋款搭配衣橱里的休闲款衣服。可以推测,具备更高时尚性的训练鞋款,在未来数年内或将更加受到欢迎。


一面是机会与供给空缺,一面是做鞋品的难度与门槛,未来,训练鞋能否有机会化身传统品牌的第二增长点?何时能跑出一家「训练鞋界的耐克」?


老牌常青,新垂类品牌进入市场


有别于一般的跑步鞋,健身训练鞋主要指在抗阻类、动态类、静态类三大类——举重、团操、综训、瑜伽等六小类的健身运动中,所穿着的能适用于其健身方式、增强其健身表现的鞋履,穿着人群以长期进行上述训练的室内健身者为主。


在挑选健身训练鞋时,存在一定的「反常识」,即运动鞋主流喜好中脚感过于柔软的鞋,反而是训练鞋的雷区。从健身者们在社交媒体分享的内容来看,训练鞋的选择依然以传统运动老牌的旗舰款、常青款为主。

 

以大众认知度较高的品牌为例,作为在创立之初就主打专业训练的品牌,锐步Nano、安德玛TriBase等系列是硬核训练者热门之选;品类较广泛的耐克在2015年推出训练鞋款Metcon,目前已发布到第8代,在数次迭代后依然是撸铁人群尤其是CrossFit训练者的经典选择之一。


由锐步前高管创立于2015年的美国品牌Nobull,在诞生6年后接替锐步成为CrossFit赛事赞助商,显然是一颗难以忽视的训练鞋新星。此后,由英国CrossFit运动员Benjamin Massey创办的小众训练鞋品牌R.A.D,也从2022年开始进入市场。


而平底帆布鞋这一诞生之初与硬核健身并无关联的品类,近年来因稳定支撑和性价比受宠,匡威、回力、大孚飞跃更一度成为健身房里的潮鞋。


在中国国内,李宁、安踏以及被安踏收购的FILA等品牌,均有综训鞋产品;几家知名国货品牌以外,也开始出现垂类品牌的身影:如FETAQ的综训鞋AllMove,通过四款鞋垫的切换应对力量训练、有氧、热身、日常等不同场景。


与此同时,训练鞋向细分方向的延展趋势也在显现,如举重鞋、五指鞋、攀岩鞋等,随着越来越多运动项目在大众间的普及,也更加频繁地进入大众视野。


但与跑鞋、篮球鞋也可以作为日常穿着的街鞋等不同,在一些对动作精细度要求较高的项目上,训练鞋的功能性相应地更加定制化,适用的范围也因此更有限。


例如,为了更好地感受身体发力与流动,瑜伽普拉提等「赤足习练者」会穿着五指鞋;而攀岩训练者为了在岩壁上精准安全地踩点、进行勾脚挂脚等技术动作,必须穿着使用特殊橡胶材质的攀岩鞋;为了提升出拳时双脚的控制力,拳击爱好者训练时往往需要穿着专门的拳击鞋。


这类训练鞋,无一例外都只能在针对性场景的特定训练中使用,很难不能跨界当作日常鞋履。


在成为耐克之前先满足消费者的「既要又要还要」


虽然来自消费者端的需求抬头,但想做好一款训练鞋不容易。


就技术层面而言,一双训练鞋的诞生比服装要经历更为繁琐的流程,周期也大约在服装的两倍甚至以上。


根据R.A.D创始人Benjamin Massey在接受Men’s Health采访中的介绍,为了创立一家训练鞋品牌,从建立品牌、寻找鞋履设计师、研发产品到拿到样品通常需要12-18个月时间,这还没算上后续的生产流程。且中间因为疫情中断,他们最终花了两年时间才将产品呈现出来。


整体来看,市场现有训练鞋存在的痛点比较明显:专业度高的鞋款,颜值未必尽如人意;光有颜值的,又可能被质疑配置不够。在产品审美潜移默化的反向教育下,一部分消费者甚至已经「自我PUA」形成一种认知:鞋丑,恰恰是专业度高的证明。


当然,仍然有一部分不愿妥协的消费者选择「既要又要还要」。


既要专业性能——为的是更加科学训练,降低受伤风险;又要颜值在线——毕竟在具有社交性的健身场合,穿搭选品也是美学品位的展现;还要适应多场景穿着需求——源于快节奏生活中对极简省事的追求,这双鞋最好能在通勤与训练间无缝衔接。

 

从市场层面来看,大众消费者对鞋的认知建立,也是一道难题。


出于「消费惯性」的心理,顾客倾向于重复消费以前购买过的产品和服务,导致宁愿在熟悉的品牌中盲买,也不愿在一家新品牌上试错。也就是说,品牌和产品问世后,市场教育的周期可能比想象中更漫长。


就连凭借女性瑜伽服成为行业标杆之一的lululemon,即使已有此前积攒的品牌声誉基础打底,在女鞋的拓展上也并非一帆风顺,至少从回报周期来看,鞋品或许远比服装耗时。


和多数运动品牌先做男鞋再缩小尺码、改颜色作为女鞋不同,lululemon是先从女鞋研发入手,并在2018年挖来阿迪达斯跑鞋前高级设计总监、与生物力学专家合作,对女性足部形态进行研究,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的脚后跟按比例比脚的前部窄,lululemon据此创建了早期模型。


实际上,lululemon的研发中心所在地,正是在耐克发端的波特兰。作为美国俄勒冈州最大的一座城市,波特兰以制鞋产业闻名,如今聚集着包括lululemon、耐克、阿迪达斯、Allbirds等多家知名运动品牌的设计中心。


被耐克质疑侵权的这四款鞋:Blissfeel女士跑鞋、Chargefeel Low、Chargefeel Mid女士运动鞋和Strongfeel女士训练鞋,也正是lululemon在2022年3月发布的首个女性鞋履系列。当时发布不久后,lululemon又宣布扩大男装业务和将推出男鞋的计划,显然意在将鞋类培养成为品牌的第二增长点。


女鞋市场的机会不少,试水者遇到的阻力也不小。


训练鞋的未来,在技术与品牌文化培育结合


运动服饰类产品的可复制性高,因此赛道拥挤;高性能鞋类产品虽然门槛更高,但也意味着品牌一旦立足,建立起的壁垒可以淘汰掉一部分竞争者。


就与服装界的Gore-Tex类似,是技术比品牌更出圈的一个案例。


Gore-Tex主要采取授权制,对经过认证的品牌以提供技术和贴商标的形式进行合作。借助户外热,Gore-Tex的合作名单早已大牌林立,始祖鸟、Canada Goose、耐克、阿迪达斯等都是它的授权对象,但这一模式形成的局面是,虽然Gore-Tex面料的专业性早已在业界得到普遍认可,却很少有人将Gore-Tex本身视作独立服装品牌。而它的自有服装品牌Gorewear,事实上被技术的名声掩盖了。


技术对于有着较高专业性能要求的训练鞋至关重要,但它并非做出一家训练鞋大牌的唯一决定因素。


运动老牌的诞生多与当时某种材料的发明有关,但最终出现了球鞋品牌和材料品牌这两条分岔。如何将行业领先的技术与品牌文化培育结合,塑造消费者记忆上的「整体性」,是决定训练鞋界最终能否诞生一家耐克的分野。


或许仍可以从耐克当年打造经典款的历史中找到一些答案:一个划时代的「黑科技」——如气垫的发明、一种材料的首次使用——如首次搭载Air技术的篮球鞋AF1、一个现象级体育明星的出现——如迈克尔·乔丹之于AJ1,每一项因素可能带来一款革新性产品,而持续产出的数款产品叠加并相互作用,才形成品牌力。

 

当一类运动产品作为一种大众消费文化盛行,和运动本身的普及度存在高关联。消费者未必是直接的运动参与者,但至少是忠实的观众、某种社群文化的爱好者。


就如篮球鞋的风潮随着美国篮球文化在全球现象级的传播而起,早年时尚运动品牌争相推出的板鞋,其流行也与滑板社区亚文化的普及息息相关。


时代的土壤难移难迁,顺势和反叛都可能玩出精彩。当健身成为一种新潮文化后,训练鞋在可预见的未来,值得期待一个开放式答案。


本文转载自精练GymSquare,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在训练鞋领域,什么时候出下一个耐克?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