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健身房失去的第一个月

维系老会员、消耗课时,是大部分健身房当下唯一能做的事情。

2023-01-12 14:00 来源:精练GymSquare 文/晟杰 0 23692


在兔年农历新年到来之前,2023,成为了全国健身房提前歇业最早的一年。


从各大小健身房公开的放假安排来看,从元旦直接放假到1月底,是最普遍的闭店安排。并且这种健身房的闭店安排,从北上广深的感染高峰开始,像波浪一样冲向二三线城市,从2023年1月开始,分别延后健身房闭店安排。


以在2022年遭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上海为例,已有大批教练员在复工时间未知的情况下,选择提前回家过年。而北京虽然迎来大批「阳康」的白领,但「心肌炎」的恐慌,让健身房在热闹复工的城市分外冷清。更多的二三线城市,正在经受「阳康但不进健身房」的窘况。


这是2023年,健身房失去的第一个月。


放开后的当下,被认为是中国健身业「黎明前的黑暗」,但迈向黎明的道路并不好走,对于全国健身房来说,放开后的挑战远比预判中的更严峻。


经营复苏的「不确定」是最大挑战。包括从感染到阳康后的整个恢复期,以及大众更加谨慎的消费态度,同时还叠加了客观存在的行业淡季。


维系老会员、消耗课时,是大部分健身房当下唯一能做的事情。


但这依然需要一定客流量的支撑。比如在感染有望最快平息的北京,健身房的复苏程度或许已位居先列,但即便如此,根据多名从业者估算,北京健身市场的恢复程度刚刚接近50%,只有少量会员粘性较高的场馆,基本入场能恢复到去年同期60%。


对于更多所在市场恢复进程更久,且刚刚遭受疫情冲击的场馆主来说,提前歇业,也许是面对种种不确定挑战最为直接的应对方式。与其等待未知的营收复苏,不如先关停以节约人员用工成本。


生存正在成为第一要义。按照从业者预计,当下至少需要留存2-3个季度的现金流,以应对走向复苏之前的诸多不确定因素。


疫情下的中国健身行业可能已来到最终洗礼时刻,而给漫长寒冬画上句号的时间点也越来越清晰。


放开之后,却迎来健身房最艰难的一个月


新年第一个月,也是放开后的第一个月,却成为了健身房失去的一个月。


在最终选择歇业以止损的场馆中,现金流本就不充裕的健身工作室占据多数。


“相比去年上半年漫长的封控,12月全面放开才是让门店最终选择歇业的关键冲击。虽说是黎明前的黑暗,但不知道未来是否会更黑暗。”Frank在2020年选择从教练转向工作室创业,与原合伙人经营2年后,决定在当下先将门店关停,并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或者探索独自开店的可能。


“开店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对房租的把控。”Frank所在门店位于上海世博园附近的一家商场负一层,规模不到200平米,每月最大的支出就是近3万元的房租,以及2-3名教练的薪水。


对于这样一家刚刚启动的小型工作室而言,每月平均200-300节课的课量,更多只能达到维持收支平衡的程度,当客流骤减的时候,几乎很难有能对抗冲击的机会。


一部分大型健身俱乐部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J在上海一家经营接近10年的连锁俱乐部任职团操教练,她和GymSquare分享了所在门店营业状态的变动:“12月停团操课,1月宣布彻底停工,目前仅有部分门店在继续营业。”


在具体复工时间的问题上,俱乐部的回答则是模糊的「春节后」,所以对于依赖课时费的教练而言,目前正处于「被动失业」状态。


而在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虽然经营成本有所降低,但摆在场馆主面前的难题并没有减少。


“整体的客流恢复不到正常情况下的5%,目前门店只接待想上课的会员。”方舟在成都本地经营着一家主打女性客群的健身工作室,当下正在尽可能地去做开源节流。


面对客流量的下滑,暂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门店有将近70个新会员,但在12月,人均课时量都不到两位数。”方舟在采访最后向GymSquare补充说,身边永久闭店的场馆很多,包括发工资不稳定的、换地址(减小成本)的。


对于绝大多数难以承受冲击的场馆主来说,选择提前歇业甚至永久停业,可能就是当下最好的止损方式。


艰难度过黎明前黑暗


在迈向黎明之前,也有健身房在尝试以营业的状态度过黑暗时刻。


服务好已有会员,以及维持一定的课程消耗数量,是他们在当下做的事情。


“我们是园区门店,当大部分白领都居家办公后,场馆的自然流量也会减少。但即便如此,也不会考虑提前歇业,因为老会员还是会陆续来训练,当下最终要的事情就是一定要服务好存量客户。”


Jimmy在上海经营一家综合体能场馆,他告诉GymSquare,“目前会员回流程度接近30%,来恢复训练的大都是「老鸟」。”


他认为,「维护老客户」就是未来现金流能否延续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面对长达5-6个月的关停/停摆,至少要有1年的房租补充进来,以应对现金流挤兑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在客户粘性,或者社群方面有着优势的场馆,在这次疫情之后都有着不错的用户回流速度。


而场馆当前的营业状态,不仅仅决定了未来会员的回流速度,也决定了教练团队的稳定性。


“对于大型健身房来说,歇业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控制成本,比如说员工工资等,我们工作室不会出现类似情况,会坚持保证社保底薪,这样的话教练会有一定的归属感。”刘旭是成都一家连锁健身工作室的负责人。


刘旭进一步表示,“不歇业但客流量减少的当下,保证团队的稳定和氛围,也就是「心气儿」很重要。之所以选择不歇业,除了要保证「走课」以外,也是不被大环境悲观消极情绪所影响的体现。”


在所有能够预留资源已应对冲击的健身房中,现金流的提前储备是关键。


“目前3家门店都在营业,开放业务以私教为主。预计会从下周六1/14开始放假,只较往年提前5天。”简浩贤在广州经营着一家连锁健身品牌,他认为疫情对于门店经营的负面影响还是在可控的程度,“因为本来这段时间客流量就较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把门店淡期的时间提前了。”


背后可能要归功于去年延长的营销活动。“由于广州从去年10月26号开始封停,11月份直接没有开,因此更多依靠线上的营销活动来作为年末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原本10月末的店庆活动,也延续到了12月。收入较往年一定有差距,打了7-8折。”简浩贤表示,春节之后如果没有疫情再发生的话,应该能有一波用户回流。


除此以外,也有场馆在当下探索增加营收路径的可能。


北京,有连锁俱乐部选择在当下推出针对非会员群体的平价月卡,以吸引无处锻炼的潜在客群;在上海,有连锁工作室专门开辟了面向自由私教的业务,以为场馆增加营收机会。


健身行业即将翻开新篇章


对于疫情影响的持续时间,多数从业者认为将覆盖今年整个上半年。


除此以外,健身行业作为第三产业服务业,也会收到经济周期影响。“大部分人不一定会把很多钱放在健身消费上,比如对于收入减少的家庭而言,可能会选择晚一些再运动,或者是通过其他成本更低的方式去运动,”简浩贤告诉GymSquare。


也就是说,即便开春以后,门店、教练,依旧会有不同程度的收入减少现象,所以还会有一轮洗牌,经营者也更需要去做好「开源节流」。


另一方面,市场环境的洗礼也利好更多在品牌、服务上集中投入的健身房。


“疫情三年,我所归纳出的结论就是:做好应该做的那些工作(服务),其实会员是能够认可我们的。比如疫情下,最大不同就是会员「走课」频率的提升。”


刘旭在健身行业从业接近20年,他分享道,“通常对俱乐部而言,会员每周的上课次数基本都在3节课附近,包括我们工作室刚创立的时候。可是疫情之后,反倒发现有一部分优质会员,他们的训练频频率都能够接近5次,甚至也有出现一周消费10节、12节私教课的会员,这也意味着部分会员会出现一天消耗2节私教课的情况。”


可以肯定的是,行业会迎来复苏,而健身消费作为健康消费必然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只是时到了那时,竞争的远不止有场馆本身的硬件设施,用户的消费需求也将随时来到新高度。


健身行业或许已来到翻开新篇章的时刻,品牌性更为明显的健身房,社群营销活动频次更高的门店,以及在服务品质上更符合年轻人、都市中产的场馆,都会成为未来行业竞争格局里最活跃的部分。


本文转载自精练GymSquare,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2023年,健身房失去的第一个月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