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的中国功夫,为什么走不进健身房?

当健身者真正接触后,会发现中国功夫的健身作用,是健身房所不能给予的。

2022-10-11 14:00 来源:精练GymSquare 文/申奥、阮西 0 24635


当全世界通过电影认识李小龙时,也记住了他们身后所代表的中国功夫。


截至2021年5月,TikTok上「kungfu」相关视频的播放量已突破37亿。其中,一位有着扎实功底的「功夫老爹」收获超过450万粉丝,其单支视频播放量甚至接近8200万。


功夫热的同时,却在健身房中难寻它的身影。这其中既有「养生不健身」刻板印象,也有宣传推广中过分强调「炫技动作」带来的敬而远之。


一方面,部分公众对中国功夫的认知还停留在身穿练功衣的晨练老人,而不是健身者的运动;另一方面,电影和传播中关于中国功夫的描绘,更多用金钟罩、一指禅、轻功等观赏性吸引观众眼球,反而忽略了其更有现实意义的实用性。


当健身者真正接触后,会发现中国功夫的健身作用,是健身房所不能给予的。


健身爱好者拉里在体验过当地的咏春拳馆后表示:「相比健身房里的大汗淋漓,咏春拳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所要求的身体控制和瞬间发力,更多是技巧性和实用性。」


健身内容的持续发展,更需要中国功夫的补充,这也是越来越多健身品牌所正在做的。

              

健身房外,中国功夫持续火热


根据古文献记载,在商周时期中国功夫就已经存在,到春秋战国时已经出现多种武术类别。


唐代时开始出现选拔武术人才的武举制,并对中国功夫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诗人李白也曾练习过剑术,可见此时中国功夫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形式。


发展至今,中国功夫已包含咏春拳、南拳、形意拳、太极拳、少林十二路谭腿等拳法腿法,以及各类兵器相应的功法,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随着上个世纪功夫电影的流行,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功夫明星将中国功夫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B站上,up主「咏春拳自习室」的教学视频已累计30多万播放量和1000多条弹幕,为中国功夫爱好者提供了线上学习的机会。


在国内,中国功夫已成为一项正式的竞技运动项目。与田径、球类等项目一样,武术运动员也有相应的技术等级和标准,功夫巨星李连杰、著名武术指导张晋都是国家武英级武术运动员(等同于运动健将)。


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是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设立的「世界健身气功日」,每年都会吸引到全世界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爱好者。疫情期间,还首次设置了网络直播间连续24小时报道,共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


2019年,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曾举办北京武术公开赛,吸引到全国10个省市近千名武术爱好者参赛。赛事组别横跨5岁至70岁,共79个个人项目和2个集体项目。


2021年4月,教育部中国武术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中国功夫开始成为校园体育课的又一选择。


小姜是某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本硕连读的一名学生,从踏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天开始,每天早晨6点,老师会准时带领大家在广场上坐桩,练习基本功。


「中医药大学的每一个学生都会太极拳、五禽戏和八段锦,最开始我们只能做到模仿形态,但是每日的练习逐渐将导引吐纳结合在每一个动作中,我们开始能感觉到气在身体里的流动」。

               

中国功夫,为什么在健身房遇冷?


回首健身房,却难寻中国功夫的身影。目前,只有少数商业健身房会聘用武术教练并开设相关课程,也以散打等对抗性项目为主。


首先,很多人对于中国功夫的认识,还停留在公园晨练老人的专属运动,似乎更多用于「修身养性」。然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中国功夫不仅养生,更能健身。


2014年发表在《中国体育科技》的一项研究发现,太极拳特定动作和瑜伽特定动作练习可以促进白领员工腰腹部脂肪的分解代谢,有助于白领员工腰腹部减重,有利于减肥和健身。


随着「养生不健身」的刻板印象褪去,中国功夫在未来或将成为健身服务的一种补充。


其次,在一部分人眼中,中国功夫又是深不可测的武林绝学,似乎需要经历少林弟子般的修炼。


在影视作品或社交传播中,往往需要观赏性动作吸引眼球,炫技成分更容易被大家所记住,进而使中国功夫被打上「硬核健身」的标签。


例如,电影《叶问3》中甄子丹的「前举腿低势平衡」在帮助咏春拳破圈的同时,「叶问蹲挑战」也吸引了广大网友的参与。


然而,看似轻松的叶问蹲背后,是对力量、灵活性、以及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综合要求,而这恰恰也是现代久坐人群所缺失的,盲目模仿导致「屁股眨眼」及「踝关节受限」等问题所带来的代偿。

 

叶问蹲、一指禅等动作门槛较高,健身效果远不及潜在的受伤风险。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过分强调观赏性而忽视实用性,也不利于中国功夫的健身推广。

 

同时,场地要求和受众人群的差异,也是中国功夫和健身房目前未能走在一起的原因。

 

某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表示:「中国功夫更多需要师傅的言传身教,场地不像健身房那么局限,民间也有‘拳打卧牛之地’的说法。」

 

「健身房更偏西方的力量训练,而中国功夫则偏快速、灵敏、冲打等训练,二者实际上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因此受众人群也不一样。」


此外,中国功夫流派众多,有较强的地域性,只能在一定区域内发展,很难做到标准化。


「例如形意拳的发源地在山西太谷,当地基本上都是练这个项目的;而到了佛山,则大多都是练咏春拳、南拳的。」

              

中国功夫——健身内容的下一座宝矿


「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中国功夫的丰富内涵,并不亚于任何一个健身体系。


如今受到健身者追捧的动物流Animal Flow,其实早在「五禽戏」、八段锦中就可以找到相似的训练理念。而中国功夫涉及的「十八班兵器」,和现代健身房中使用的壶铃、棒铃、炮筒等小器械在功能性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内容为王」的当下,中国功夫将会是健身内容的下一座宝矿。


健身团课品牌莱美LesMills在其有氧搏击课程BodyCombat中,中国功夫作为一项武术风格,并曾加入过虎爪、鹤立等五禽戏动作。


在其最新的第92套BC中,第4节格斗训练2就是专门的咏春风格:优雅而有力,让健身者在训练下肢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功夫的魅力。


目前,国内健身品牌也开始在自己的健身内容中加入中国功夫元素。


例如,乐刻围绕「阴阳对立」的太极核心开设了「太极FIT」团课,超级猩猩的沉浸式剧幕课程也有自研的「元气太极」课程。


此外,上海UFC精英训练中心于今年5月推出的「UFC PI认证课程」,对中国功夫在健身行业的发展也有所启示。


根据中国功夫的项目特点建立相应的健身培训体系,进而推动标准化进程,也有利于中国功夫深耕健身市场。


中国功夫与健身行业的融合,会为中国功夫带来新的发展,也是对健身行业的内容补充。


本文转载自精练GymSquare,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健身的中国功夫,为什么走不进健身房?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