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产业扬帆起航凌云志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参与体育、享受健康已经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需求。

2022-09-15 10:00 来源:中国体育报 记者/王辉、王世让 0 32631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体育产业突飞猛进。2012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为9526亿元,实现增加值3136亿元;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增长为27372亿元,实现增加值10735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比重由2012年的0.60%上升至2020年的1.06%……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带动下,我国体育市场主体不断增加,体育健身和体育消费潜力加快释放,体育产业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


这十年间,运动健身消费大幅增长,各类体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体育旅游正在成为人们健康休闲的新方式……这些喜人的变化,无不彰显着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同时也表明,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参与体育、享受健康已经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需求。


利好政策频出 体育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发布多项政策,推动体育产业发展。201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被社会各界视为推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标志性文件。之后各地各部门又陆续印发了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竞赛表演业、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体育赛事等配套文件,出台了足球、马拉松、自行车、冰雪、水上、击剑、航空、山地户外等专项运动规划,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为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借助政策激励与资源集聚,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多个运动项目产业得以快速发展。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马拉松赛事近1600场,参赛人数近600万,覆盖了250多个城市,带动消费288亿元。


此外,登山、骑行、滑雪等户外运动蓬勃发展,足球、篮球、羽毛球、游泳等传统健身活动持续走热,击剑、马术、帆船、冰球、滑翔等新兴时尚运动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人将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些充分显示出,我国居民的体育消费方式正逐步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与观赏型消费转变。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体育消费新增长。麦肯锡发布的《202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72%的城市消费者增加了健身相关的支出,其中运动鞋、运动服是消费支出增长最多的前十类商品之一。天猫发布的《2019运动消费趋势报告》显示,阿里巴巴经济体内已经聚集了4亿运动爱好者,天猫平台的运动消费年增速已接近40%。据央视财经报道,近几年滑板运动在国内增加了600多万参与者。截至目前,全国滑板标准场地已突破200块,滑板俱乐部近400家,参与滑板运动的爱好者已达上千万人。广东省佛山市因承办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小组赛阶段10场赛事,吸引了超十万游客到访,总票房超2000万元,旅游收入约3亿元。来自多方的数据显示,随着全民健身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购买体育装备、参与体育培训、体验时尚运动、观看体育比赛、租用体育场地等体育消费正成为百姓消费的新热点。


十年间,体育产业的高速增长也在推动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在群众多元的体育需求和政策利好的引导激励下,传统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等体育服务业出现快速增长。此外,体育服务业的外延不断扩展,与健康、旅游、传媒、信息等产业融合的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国产体育品牌快速崛起 乘势赶超创佳绩


这十年,国产体育品牌得益于全民健身的升温、国家体育产业政策红利的释放,在产品科技创新、销售渠道改革、拓展品牌国际影响力等多方面发力,乘势赶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非凡佳绩。


以2021年为例,安踏销售收入达到493.3亿元,同比增长了39%,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越阿迪达斯,紧追耐克;李宁实现销售收入225.7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6%;特步营收迈过百亿大关,达100.13亿元,同比增长了22.5%;361度实现营收59.33亿元,同比也增长了15.7%。


进入8月,体育品牌陆续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国产体育品牌再次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安踏以259.65亿元超越耐克(37.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4.72亿元)、阿迪达斯(17.2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7.17亿元),成为国内市场第一大体育品牌,同比增长13.8%。李宁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21.69%至124.09亿元,也首次超越阿迪达斯,上升到国内市场第三名。特步和361度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为56.84亿元和36.5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7.45%和17.59%。


回望十年前,中国本土体育品牌还深陷在“去库存”的泥淖,销售收入下降,不仅在一线市场被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碾压,在主要依赖的二三线市场也受到国际竞争对手的挤压。以安踏和李宁为代表的本土体育品牌是如何在十年间实现逆转的呢?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产品科技创新、销售渠道改革、国潮兴起、中国文化自信、“双奥”高光时刻、建设体育强国、全民健身热潮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中,中国本土体育品牌实现了从一味模仿国际品牌,到独立自主崛起,再到超越引领的转变。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场上,安踏为12支中国运动队打造了高水准的比赛装备,在短道速滑、高山滑雪、钢架雪车、雪橇等速度至上的比赛项目中,安踏应用空气湍流控制、边界滑移技术、高弹减阻面料和表面导流结构等多项减阻技术,为中国体育健儿的竞技表现助力。公开资料显示,国产体育品牌的科研投入逐年增加,以2020年为例,特步研发投入为2亿元,李宁研发投入为3.62亿元,安踏的研发投入为8.78亿元。对比几家体育品牌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无论是数量还是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安踏都居于首位。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崛起,社会进步,国人的文化自信不断提升,而由新一代中国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带有中国特定元素的产品成为国潮,受到众多年轻人的喜爱。体育品牌国潮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李宁亮相2018年巴黎时装周并大放异彩,伴随着李宁在国际时装舞台上精彩亮相,成为年轻人心中的潮牌,街头上有越来越多的人穿上了李宁的鞋服,李宁也被认为是体育品牌国潮的代表。8月11日,国潮李宁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销售增至124.09亿元,继续保持21.69%的高增长,净利润增长11.57%至21.89亿元。


国产体育品牌的崛起,还受益于十八大以来中国掀起的数字化浪潮,对国产体育品牌从生产到销售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以销售为例,如今在国产体育品牌的销售收入中,线上占比都在30%左右,并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不久,国产体育品牌最先通过线上营销展开了积极自救,复工复产。


全民健身热带火体育消费


“今年‘五一’期间,我们平台上适宜居家使用的健身器材销量大幅增长,其中瑜伽垫、呼啦圈、健身棒、负重沙袋、小腿拉伸器等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30%,仰卧起坐器、筋膜枪、俯卧撑架销量相比去年增长超60%,瑜伽球销量更是比去年增长近8倍。”得物客户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五一”过后,平台上的居家健身器材销量仍在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个性、多元的健身需求让适合居家运动的小件健身器材品类也在迅速增多。像美腰机、甩脂机、跳舞毯等适合居家场景的中小健身类目新品,一经上线就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2021年度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五周年珍藏版》显示,2021年中国健身行业逐步回暖,健身会员和健身人口渗透率呈现连续五年增长的态势。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健身会员达7513万人,相比2020年增长6.89%,健身人口渗透率也从2017年的3.46%增至2021年的5.37%。


这十年来,伴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国不仅成为了体育用品制造大国,而且还成为了该领域的消费大国。2019年“双十一”期间,天猫平台上,15个销售总额超过10亿元的品牌中包括两个体育品牌;安踏集团各平台销售总额在“双十一”当天1分钟破亿;Keep天猫旗舰店仅用85分钟销售额就突破千万……


体育旅游成为新兴生活方式


如今,中国的旅游市场正由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换。许多旅游者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传统旅游方式,更愿意参与一些在大自然中既健身又赏心悦目的运动休闲项目。在此背景下,体育旅游无疑正在成为旅游消费的新亮点,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燃烧卡路里”的方式度过假期。


2019年国庆期间,在河北张家口崇礼户外运动线路的带动下,崇礼区共接待游客14.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31万元,比2018年同期增长10%和15%。


2021年春节假期,千岛湖的运动休闲游共接待游客2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亿元。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徐跃进告诉记者,千岛湖运动休闲游一直深受游客青睐,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千岛湖运动休闲游市场呈现火爆局面,绿道骑行、登山休闲、体育旅游全面开花,千岛湖国家登山步道更是成为广大游客必到的打卡点。


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蓬勃发展


“要想让体育产业做强做大,必须要大力发展‘参与性体育’,特别是青少年的参与性体育。青少年体育不仅是家庭体育消费支出的重点,而且具备巨大的拉动效应。家庭中,青少年儿童体育的参与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也逆向培养和加强了家长对体育项目的理解,从而最终带动了家庭的整体体育消费支出。”万国体育CEO张涛认为,多年来,社会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蓬勃发展,不仅普及了体育项目和文化,培育了体育人口和市场,同时也在专业竞技人才培养、专业赛事体系打造、解决退役运动员就业和体育场馆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作出贡献。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体育培训市场规模约为2011亿元,而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规模约为1205.1亿元,占体育培训行业的59.9%;参与体育培训的城市青少年人数超过2100万人,以7至12岁青少年为主;参与体育培训的年人均消费为5738.4元。


体育产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需求弹性大、覆盖领域广、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等特点。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将从物质消费、必需品消费、发展消费向舒适消费、健康消费、快乐消费延伸拓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小涓认为,在这些新型消费中,体育消费是重要内容。“特别是4亿多‘90后’迅速成长走向社会,他们具有更强的社交意识和专业健身需求,健身房、户外活动、比赛场所是他们重要的生活内容。”


“体育产业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幸福产业,增长空间巨大。”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鲍明晓认为,不断增长的居民体育消费是推动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本文转载自中国体育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中国体育产业扬帆起航凌云志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