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北京体育产业加速发展
从北京发展转向首都发展,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间,体育在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三地的群众也因体育而更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北京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期。对于北京体育而言,也是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的十年。十年间,北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成功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2015年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2019年篮球世界杯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而且建成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让更多百姓走出家门就能就近就便去健身。此外,国际比赛中,北京体育健儿发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
十年间,北京体育产业加速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日趋壮大,参与全民健身的人口比例逐年增加,体育作为“双奥之城”最亮眼的名片,让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充满生机与活力。从北京发展转向首都发展,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间,体育在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三地的群众也因体育而更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全民健身取得新成果
每天清晨或傍晚,在北京的公园、体育场,总能看到参与健身的群众,他们或独自一人,或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带领下一起健身。十年来,北京市始终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赛事活动作为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也丰富着群众的业余生活。如今,北京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日趋丰富,参与人数逐渐增加,形成了覆盖全人群的赛事活动体系。北京通过精心组织举办全民健身体育节、体育大会等品牌活动,创新性在北京市运动会、北京市冬季运动会上增设群众组比赛,让广大市民有更多机会参与全民健身赛事,登上市级综合性运动会的赛场。
为了丰富广大群众的赛事活动内容,北京坚持创新活动发展,全民健身“北京纪录”挑战赛、公园半程马拉松、北京自行车联赛、北京帆船公开赛、北京射箭公开赛等一系列新创办的赛事,让更多北京市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赛事活动。与此同时,“和谐杯”乒乓球比赛、北京市端午龙舟大赛、“九九重阳”北京市登山大会等传统活动历久弥新,形成了“日日有活动,周周有赛事,年年有运动会”的生动局面。此外,为加强京津冀地区体育交流,创办北京-雄安体育交流系列活动、京津冀羽毛球冠军挑战赛、京津冀轮滑比赛、京津冀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展示大赛等,有效推进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促进三地群众体育交流。
截至“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人口比例达到50.18%,全市共有体育场地设施约3.57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5平方米。越来越丰富的体育活动、日趋完善的健身场地设施,不仅促进了参与健身人口比例的持续增加,也带动了北京市民运动技能水平的提升。在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中,北京共获得12金16银6铜,金牌榜、奖牌榜均位列全国前列;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组比赛中,北京取得6金9银10铜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北京市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可喜成果。
竞技体育再攀新高峰
作为体育事业的塔尖,十年间,北京市竞技体育成果丰硕。第十三届全运会北京市共有576名运动员参加了29个大项、224个小项的竞技比赛,获得30枚金牌、14枚银牌、31枚铜牌,159个前八名。第十四届全运会北京市共有599名运动员参加28个大项、35个分项、232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21枚金牌、14枚银牌、15枚铜牌,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在国际赛场,北京体育健儿始终牢记为国争光的使命。里约奥运会上,共有27名北京运动员参赛,斩获8枚金牌、3枚铜牌、12人次获得4至8名的辉煌战绩,金牌贡献率位居全国第一,是历届奥运会北京选手获得金牌最多的一次。
东京奥运会,北京运动员同样全力以赴,北京市共有18名运动员、12名教练员和2名保障人员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了4金5银4铜的优异成绩,贡献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优异的成绩源于各项工作的有力推进,更源于科学谋划发展目标。为促进北京市竞技体育科学发展,北京先后制定、编制了《北京市竞技体育(夏季项目)若干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北京竞技体育科技助力管理办法》《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规划(2018-2025年)》等一系列规划、方案,紧盯东京奥运会和陕西全运会备战重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北京市体育局、训练单位、运动项目和重点运动员四级备战计划组织实施,形成高效备战组织体系,促进北京市竞技运动水平持续提升。
不仅如此,北京市强化科技助力工作,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编制《北京竞技体育科技助力发展规划(2019-2029年)》,注重规划实施路径设计,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和配置清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竞技体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带动首都竞技体育现代化,提升北京竞技体育战略优势和科技服务保障水平。此外,积极开展教练员国内外交流培训,为做好科学训练和备战工作提供重要信息支撑。同时,切实加强反兴奋剂工作力度,进一步压实反兴奋剂工作责任。
冰雪运动迎来新发展
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仅促进了北京市竞技冰雪运动的发展,更带动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冰雪运动。从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到举办,北京市冰雪运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使北京在竞技体育上补齐了冰雪运动的短板,实现夏、冬项目均衡发展。在冬奥会筹备期间,北京集中发力,布局了6个大项、11个分项、69个小项的比赛。在北京冬奥会上,北京运动员取得了2金1银的成绩,这是北京运动员的历史性突破。不仅如此,作为冬奥会举办城市,北京市体育系统全力做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举办相关工作,圆满完成火炬传递组织工作,向世界展示了北京作为首个“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奏响了“冰与火之歌”。
与此同时,北京市积极开展群众性冰雪活动。不仅出台了多项制度,规范指导冰雪运动发展。同时,在市级层面建立冰雪运动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及七项配套规划,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持续提升全市冰雪运动发展水平。同时,以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为抓手,带动群众冰雪活动蓬勃开展。连续举办八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累计开展各级各类群众性冰雪活动2万余场,直接参与人次超过3100多万。
此外,创新举办首届北京市冬季运动会,并设立群众组比赛,为广大冰雪运动爱好者提供展示舞台,使首届市冬会成为健康北京建设的重要窗口,成为竞技冰雪运动与群众冰雪运动协调发展的有效平台,进一步激发各区开展冰雪运动积极性。
后冬奥时代,北京市将大力弘扬“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发挥“双奥之城”优势,持续推动群众冰雪运动发展。积极开展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加快建设群众身边的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全面提升冰雪运动发展水平,为首都百姓健身提供更多、更丰富的选择。同时,持续推动竞技冰雪运动发展,加强冰雪项目布局,立足科学训练,促进冰雪项目水平提升。充分发挥冬奥赛区训练条件优势,做好集训队入驻保障。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一体推进,率先实现冬季项目和夏季项目均衡发展。持续做好冬奥遗产充分利用,充分利用场馆、人才、文化等冬奥遗产,积极申办国际冰雪赛事,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
体育产业迸发新活力
过去的十年,我国体育产业做大做强。北京市着眼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定位,北京体育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在全国率先会同省级金融部门联合制定《关于金融支持首都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同时,《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印发实施。此外,先后制定了《北京市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北京市体育产业示范项目管理办法》等,还牵头制定《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规划》,会同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单位联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划、意见、管理办法等,为北京市乃至京津冀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把舵定向。
此外,北京还组织制定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及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升全民健身新品质、推动体育赛事新发展、促进体育消费新增长和推动高科技在体育领域新应用等4个新发展举措,为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围绕北京“两区”建设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培育,明确并推进全球顶级赛事培育、冰雪项目消费目的地打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丰富、体育消费新增长等目标任务的实施。同时,创新性地举办了“8.8北京体育消费节”等活动,推出市级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发挥体育头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联合组织“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活动,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不仅如此,还围绕体育市场规范管理,研究起草体育行业预付式消费资金监管细则、体育培训机构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加快建立体育培训一体化事中监管体系。
从曾经的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到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从“京交会”到“服贸会”,始终致力于打造对外平台,不断引领服务贸易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作为“服贸会”的重要版块,长期以来北京市体育部门不仅坚持做好体育服务专题展等工作,同时吸引知名体育企业、协会组织、高校院所及相关机构参展参会,每届展会现场签约总金额均持续增加,打造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此外,在体育彩票方面,北京市持续加强体彩市场管理和网点帮扶,在保持销量稳中有进的同时,有力促进了体彩公益金的筹集。
青少年体育打开新局面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发展的希望。十年间,北京市坚持体教融合,不断夯实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础。编制关于加强和改进北京市业余训练工作实施意见和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实施方案,同时,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委联合印发《北京市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实施方案》等,签署《京津冀青少年体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等,对于如何深化体教融合,以及地区间青少年体育协同发展,作出进一步部署。
同时,北京市加快构建家庭、学校、社区联动,集活动、竞赛、培训、集训、评估等为一体的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体育活动体系。建立全市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分级分类台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星级评定试点有序推进。统筹举办青少年锦标赛、U系列冠军赛、体育传统校比赛等,通过竞赛杠杆选拔优秀后备人才,为各区业余训练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搭建各项目梯队建设平台,实现后备人才竞技水平和教练员业务能力“双提高”。
着力打造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联赛、篮球俱乐部联赛、中小学生排球锦标赛等青少年“三大球”品牌赛事,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满足青少年校外体育锻炼需求,发现和培养青少年足球、篮球、排球等后备人才,推动全市足球、篮球、排球项目发展。开展多项青少年冰雪赛事,逐步打造完善青少年冬季项目赛事体系。大力搭建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体系,以公益性和普及性为宗旨,采取全额资助、差额资助和市场化非资助三种形式,开展相关体育项目技能培训,让更多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爱上体育运动。
过去的十年,北京市体育系统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全力发展体育事业,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和可喜的成绩,充分反映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北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做好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文转载自中国体育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建功新时代 一起向未来——奋力谱写首都体育发展新篇章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