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疫情之下运动健身新命题 走出体育产业发展新路径

以科技驱动,以服务赋能,开辟更多元的消费场景,共探体育产业发展之道将成为一道重要的社会命题。

2022-07-02 10:00 来源:中国财经报 记者/董丽 0 41521


疫情之下,人们的运动方式、运动习惯和消费偏好悄然发生转变:几亿网友跟着刘耕宏开启了宅家健身模式,带火了健身类云课堂;智能健身装备消费破新高,运动健身大品类挤进“618”消费热门榜单;露营搜索热度和消费指数空前,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户外运动方式……疫情的到来虽给体育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同时也孕育了一次行业转型发展的先机。后疫情时代,体育数字化趋势、优势凸显,融合文化、体育、教育的运动方式受到更多人的青睐。以科技驱动,以服务赋能,开辟更多元的消费场景,共探体育产业发展之道将成为一道重要的社会命题。

  

居家健身成潮流 “云”课堂成为转型新路径

  

“如果华佗在世崇洋都被抑制……”周四晚上8点半,小刘换上运动服,从“大厂男孩”变成“刘耕宏男孩”,开始了今晚的暴汗之旅。

  

刘耕宏从一个名字成为一种现象。无数的男男女女以“刘耕宏女孩”“刘耕宏男孩”自居,像小刘一样,在晚间准时守在直播间,等着开始上课,居家健身一时间成为了全民风尚。

  

刘耕宏的爆火也让很多从事体育健身行业的商家和个人开始重新思考疫情之下的健身命题,发力线上、转战体育培训和体育知识分享成为了另一种可能的选择。北京市朝阳区fitnesslab健身房的教练赵安驰也开始了自己的尝试。“疫情期间工作太难了,上一次复工才坚持了一个星期,有时候我都不知道是要叫客人续课还是给他们办退卡。”赵安驰说。

  

受刘耕宏的启发,赵安驰也开始用自己的抖音、视频号做分享,有时候是记录自己训练的过程,有时候是分享一些减脂增肌小知识,凭借着帅气的外型和专业的动作,赵安驰短视频账号的粉丝开始多了起来,仅一个月时间就达到了20万。“刚开始只有我的一些会员和朋友关注,后面能做到这样的粉丝量我也觉得挺意外。已经有商家找到我让我视频推销蛋白粉了。”

  

疫情虽然给体育健身行业带来很多冲击和不确定性,但也孕育了很多新的发展机会,以线上健身为代表的多元健身场景快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疫情发生的两年多来,我国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增速显著,增长率达到18.9%,体育教育与培训(线上),增长了5.7%。2021年我国在线健身人群渗透率达到45.5%,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57.4%,而这或将成为很多体育健身行业从业者的发展新路径。

  

智能健身设备成新宠 露营经济风起云涌

  

在刚刚过去的“618”购物节期间,“运动健身”成功跻身热门类目,除了跳绳、瑜伽垫、羽毛球这样传统选择外,智能健身镜也成为大家竞相追捧的新宠,不少品牌的智能健身镜都拿下了颇为喜人的交易量。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职员甄炳华也在不久前为自己添置了一台智能健身镜。“以前都是在健身房锻炼,但是疫情期间,健身房随时都有可能关掉,有了这个,自己在家就可以跟练,专业度也还不错。”甄炳华说。

  

所谓智能健身镜,就是以镜面为显示终端,辅助人们进行动作训练的智能化运动设备,其原理是依靠植入其中的传感器,对镜子前的人进行动作捕捉和识别,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判定他们的动作标准与否,同时结合传统的运动时长、热量消耗等模块给用户提出科学运动指导,整个过程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交互感。

  

记者从北京FITURE健身镜经销商杨丰处了解到,“618”期间,他们在短短三天内就卖出了近500件产品。时间倒退回两年前,这样的交易量可能需要6到9个月才能完成。要知道,一台智能健身镜的价格不菲,即便是一台基础版的FITURE健身镜,优惠后的售价也达到了2999元。在杨丰看来,销量的突破,一方面是因为产品更加成熟,消费者的接受度更高了;另一方面是因为疫情让人们对健康更加关注重视,更愿意在运动上投入时间和成本,也放大了他们对于能满足家庭使用的健身器材的需求。

  

在目前的智能健身设备市场上,除了FITURE外,还有咕咚、小度、MIRROR等众多厂商在此赛道布局,健身镜市场正在进入由10到100的爆发增长期,未来有望成长为千亿规模的市场。

  

除此之外,露营经济同样风起云涌。今年4月中旬到5月初,帐篷、天幕在天猫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100%。据小红书官方透露,“露营”的搜索量在今年暴增几百倍,成为被用户检索最高频的关键词条之一。“不是在露营,就是在买露营装备的路上”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写实。而实际销售数据也令露营装备供应商们十分振奋。北京的户外装备经销商王晓宇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的业绩翻了一番,不少客户就是看了网上的达人分享才找到店里。

  

强化体育资源供给支持提升数字体育建设水平

  

体育消费质量的提升,一方面在于消费者个人主观认知的提升和消费升级带来的改变,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化的环境支持和持续优化的体育资源供给,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风向,带来积极正向的引导性作用。不少地方政府将此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如,在2021年推出的《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就明确指出,全市52个部门、各区政府和经开区管委会将协同联动实施“十大专项行动”,稳步推动173项重点任务和111个重点项目高质量落地。其中,包括推进群众身边公共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不断完善全民健身体育设施保障体系,持续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解决在哪儿健身问题,不断培育消费人口,丰富体育消费供给。优化体育场馆设施布局,形成奥体、工体、五棵松、首钢、副中心、冬奥赛区六大场地场馆群。完善“15分钟健身圈”体育设施配置标准,合理利用腾退空间、公园、废弃工矿用地等建设全民健身体育设施。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体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冯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要加强技术革新,培育线上线下体育健身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要继续推动业态融合,开发线上体育健身与线下文化、旅游、零售等元素相融合的立体消费场景,不断加快数字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本文转载自中国财经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破解疫情之下运动健身新命题 走出体育产业发展新路径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