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业更大的挑战,在健身房复工后

健身房零收入的困境终于得到缓解,但更大的挑战,还在等待着经营者们。

2022-05-29 14:00 来源:精练GymSquare 文/陈五花 0 28656


在停工长达三个月之后,上海健身房近日迎来了复工的曙光。

 

5月22日,上海市体育局发布《上海市体育行业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实施方案》,宣布将有序恢复体育场所开放和体育赛事活动。行业普遍预计,6月中行业将真正迎来陆续复工。


健身房零收入的困境终于得到缓解,但更大的挑战,还在等待着经营者们。

 

一方面,在社会不确定性陡增的情况下,健身会员很可能不再「报复性消费」,转而选择捂紧钱包,充值、办卡都趋于谨慎。

 

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居家隔离打断了用户的健身习惯,而新涌现的刘畊宏跟练、飞盘等户外运动,也降低了健身房的不可替代性。


而从健身房内部来说,现金流在重新启动后,首先迎来的不是入账,而是房租、水电费等的催缴。同时,大批教练选择「逃离上海返乡」,也给运营进一步增加了困难。

 

可以见得,疫情给健身房带来的影响,绝非闭店一时——这更像是一次行业生态系统的重塑,对经营者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持续性的考验。

                             

趋于谨慎的健身消费


实际上,不谈健身行业本身的属性,大众整体的消费态度早已决定了用户回流的挑战重重。

 

央行城镇储户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达到了54.7%,比上季增加2.9个百分点。


“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出于预防未来的不确定性、预防风险,大家更愿意把钱存起来,而不是拿出来消费。”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消费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董超对媒体称。

 

根据财新网报道,在国经中心5月17日举办的「综合施策促进消费恢复发展」研讨会上,董超表示,在疫情反复持续两年半、不确定性加大的环境下,居民对风险和未来的预期高度不确定,衣食住行消费行为都会变得很谨慎。

 

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也曾提到,从去年和最近的情况来看,报复性消费可能并不存在。一些消费尤其是服务性消费,丧失后可能就没了。


这种越来越谨慎的消费意愿,直接反映在了健身行业中。

 

根据精练GymSquare近期《疫情后回归健身房调查》数据,「减少开支」,是用户选择离开或暂缓回归健身房的首要原因,占比高达62.5%。“原来很多会员为了便宜,能一下子买50节、甚至100节课。但是现在大家更喜欢十节课、十节课的买,贵点都没事。”开店八年,安迪明显感受到了最近会员的购买变化,“其实我也这样。”他笑着称,“出去吃饭也不充卡了,说不定哪天饭店就倒闭了。”

                              

被打破的健身习惯


“原来每天有350多人,解封第一天来了157人,第二天到中午才来了30人,都是我们的老会员。”在闭店四十多天的复工初期,济南中健健身某门店对到店人数进行了这样的统计。

 

今年以来,苏州、深圳等不少城市的健身房都经历了从闭店到复工的曲折历程。而从已经复工的情况来看,健身房用户回流整体形势并不令人满意。“最开始来了不到一半的会员。”一位苏州健身工作室曾在网络上发帖抱怨。


“人变懒了。”安迪总结道。作为一家武汉私教工作室的老板,他早在2020年就发现了用户回流的困难。“在家呆了太久,很多人就不想动了。”

 

和吃喝玩乐等享受性质的消费不同,健身更像是一种习惯。在长时间的居家隔离下,这种习惯的养成被强行打断,导致一定量用户,尤其是健身新人,选择离开了健身房。

 

根据精练GymSquare《疫情后回归健身房调查》数据,在疫情前健身频率小于每周一次的用户,全部选择了离开健身房或暂缓回到健身房。而每周前往健身房6-7次的硬核用户,则全部选择在解封后回归。究其原因,对这些硬核健身者而言,健身早已成为了其生活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从飞盘到腰旗橄榄球,疫情期间涌现的健身新种类也一定程度分散了用户的「注意力」。问卷显示,选择离开或暂缓回归健身房的用户中, 87.5%选择户外活动作为运动替代品。花费小、社交属性强、聚集风险小……种种优势都使飞盘等户外项目成为了健身房有竞争力的替代选择。

                        

离开上海的教练


对外,消费者的谨慎已经给健身经营者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对内,经营者们也面临着不小的困境。

 

“解封第一天就有教练辞职离开上海了。”一位上海的工作室负责人向精练GymSquare表示。根据精练GymSquare《2022疫情特刊|中国健身行业生存现状调查》,在疫情期间,35.8%的教练表示收入减少了80%-100%,而收入减少小于20%的群体只占8.8%。位于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两个月的低收入、甚至零收入,对上海的教练群体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此外,教练们对未来的收入恢复也并不乐观。

 

对于疫情过后的收入预期,认为自身收入恢复40%-60%的教练占比最多,为23.9%;紧跟其后的是收入恢复60%-80%,占比21.2%。而认为自身收入能恢复到80%-100%的,仅有14.2%。


种种因素叠加,不少教练选择离沪,回到家乡。在越来越难招到好教练的行业现状下,这给健身房带来了新的难题。

 

「腹背受敌」之下,房租带来的现金流承压,也难以在朝夕之间解决。《2022疫情特刊》显示,房租人员成本压力是疫情期间经营者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占比高达75.7%。


而同时,80.2%的健身房没能收到来自房东或政府的帮助。以一线城市为例,健身工作室的房屋租金交付形式通常为「押二付三」或「押一付六」。如今闭店三个月,部分健身房极有可能出现刚交完房租就停了工,如今刚解封又要交房租的困境。

                                 

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


纵然困难重重,复工终究是迈出了重获收入的第一步。

 

“疫情期间开直播保持会员粘性,复工之后一个一个通知会员。”小郭是青岛一家团课工作室的合伙人,在半个多月的闭店后,其工作室也在初期遇到了会员骤减的问题。“基本的维护是肯定的,此外,我们还尝试开展了一些结合健身的户外项目。”为了更好地加强社群纽带,重获新手用户的青睐,他们推出了飞盘+HIIT等诸多活动,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但再怎么努力,这都是个时间的问题。”小郭总结道,“如果把疫情看做一场森林大火,不管是播种还是浇水,我们总得等树重新长起来。”

 

而在等待的过程中,开源节流成为了主基调。一方面,经营者们在努力向房东争取费用的减免;另一方面,探索更多收入渠道,成为了超半数健身房今年工作的侧重点。


是在新的生态下重新成长为参天大树,还是被野火烧尽。复工的几个月,或许也将是决定健身房们生死的关键时期。


本文转载自精练GymSquare,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健身行业更大的挑战,在健身房复工后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