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成效几何?

体教融合工作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未来需要在更细的方面落实,让体育真正助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022-05-29 10:00 来源:新华社 记者/林德韧、马向菲、刘阳 0 14688


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等多个方面对体教融合工作的发展提出规划和实施意见。

  

文件发布近两年后,体教融合工作已取得长足进步。相关工作负责人和行业专家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体教融合工作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未来需要在更细的方面落实,让体育真正助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多维发力 体教融合进展明显

  

“《意见》推出一年多后,体教融合工作目前可以说是欣欣向荣。我们初步总结了400多个案例,整体上感觉形势还是比较喜人的。”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王立伟表示。

  

王立伟介绍,体育系统主要从建体系、服务好、抓试点、加强顶层设计等方面推进体教融合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各级体育部门推动体校改革,实施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试点,补充场地和师资力量。积极引导社会参与,解决公共体育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标准,引导社会体育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组织遴选高质量的社会体育组织进入学校,满足学生多元化的运动需求。

  

这400多个案例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青岛二中以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四川成都天府新区的“体育教师共享”探索、上海推行一条龙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等。

  

“各地要落实,就需要因地制宜,然后全国统筹。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具体情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以体育的方式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体教融合会扩大人才的培养面,但最主要的还是让孩子们身心健康。体育强国的目标实现了,体育人才自然而然也就有了。”王立伟说。

  

王立伟表示,青少年体育目前面临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去加以解决。

  

“建设体育强国的路上,一个孩子也不能落下。”王立伟说。

  

百年树人 路在脚下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认为,体教融合工作需要站在百年树人的高度去理解。他表示:“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内涵发生了脱胎换骨的重大改变,比如新时代的学校体育一定要包括健康知识,像吃什么对身体有好处,运动之前怎么热身,运动之后怎么放松拉伸,怎么避险,怎么运动防护等。要学会基本运动技能,走跑跳投、柔韧性、平衡性、灵活性、悬坠、攀爬等等,还要学会专项运动技能,而且这些都要经常练。专项运动技能光会还不行,还要经常性地赛,每个人都得参加竞赛,这跟传统体育的内容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2021年,全国体教融合工作座谈会召开,强调要抓好体教融合工作的理念、时间、教师、场地、比赛五个重点,深化改革、补齐短板,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工作,形成学校、政府、家庭、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教育部随后研制了体教融合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细化分解体教融合在2021-2023年间的工作计划。

  

“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训练要有明确的规矩,竞赛要有完整的体系,这是体教融合的文件赋予学校体育要做的,这个改变也是巨大的。这是从片面到全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么一个过程。”王登峰说。

  

王登峰表示,体育中考改革、在校学生运动水平认定等体教融合的关键工作,目前也在向前推进中。

  

打通“毛细血管” 体教融合仍在探索

  

关于体教融合的历史脉络,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昕介绍:“80年代中后期,我们开始尝试着进行体教结合的模式转型。比较重要的有两个事件,一个是1987年普通高校开始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另一件是1992年提出要把运动员的培养在具有条件的一些普通中小学布局。”

  

进入21世纪,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们开始对运动员教育以及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重新审视,加之体教结合实践中逐渐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体育与教育的关系开始被重构,并出现了“体教融合”“教体融合”等提法。刘昕表示:“无论是教体融合还是体教融合,其实内涵是一样的,都应该在价值认同、利益取向、资源配置以及整个运行机制上走向深度融合与一体化设计。”

  

刘昕认为,2020年《意见》的发布对于体教融合工作来说是一个崭新的里程碑,但在具体落实方面,依然需要解决许多细节问题。“打个比方,在主动脉上我们已经把造血、输血功能调动起来了,但最终通向毛细血管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刘昕说。这些问题包括大量学校在场地和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短板、升学制度改革、学生运动员向上发展的通道、青少年赛事体系的构建等。

  

刘昕认为,对于中国体育和教育发展来说,到了目前的节点,体教融合已成为历史选择的一种必然。

  

体教融合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去推动。在这个过程中,统一的认识、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学生和家长的重视、社会力量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转载自新华社,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体教融合,成效几何?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