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位冬奥冠军!这座人口不到70万的东北小城为什么这么牛?

作为我国冰雪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东北在冬奥会的带动下,正在迎来冰雪经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2022-02-25 14:0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郭霁瑶 0 24471


“我的眼睛就是尺,我告诉你们,肯定赢了!”2月5日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王濛“大碴子味儿”十足的唠嗑式解说让东北口音又一次“出圈”。


“给它整出去”“biè磕着它”……在冬奥首日,东北话也响彻冰壶赛场,让观众们听得“上头”。接受采访的中国香港短道速滑运动员,一张口也“有内味儿”了。


本届冬奥会,东北话存在感极高,走红整个赛场。“这届北京冬奥会有三种语言,第一是英语,第二是普通话,第三是东北话。”王濛在一次直播中调侃道。


作为我国冰雪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东北在冬奥会的带动下,正在迎来冰雪经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多个城市瞄准冰雪,以打造产业高地为目标,试图将白雪变“白银”,让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


稳坐全国冰雪龙头,大东北用白雪换“白金”


近日,一个身着红帽子、红围巾的超大雪人悄然出现在黑龙江哈尔滨街头。据报道,大雪人高18.5米,宽13米,厚度约9米,是12位工人师傅耗时10天堆出来的,用了约2000立方米人造雪,目前是哈尔滨城区今冬最大单体雪塑之一。凭借超大身形和可爱的造型,大雪人立马变身“网红”,被全网刷屏,每天约3000人前来拍照打卡。


这只是东北火爆冰雪经济的一角。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指出,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总书记还提出,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


在此背景下,冰雪经济被许多人赋予了振兴东北的期待。在冬奥会举办的历史机遇下,东北各地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布局冰雪产业。


黑龙江总投资424亿元发展冰雪经济,布局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吉林则将冰雪经济明确写入“十四五”规划,大力发展寒地冰雪经济,推进服务业转型,提质培育壮大新动能;辽宁也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将冰雪产业作为经济新增长点来打造,推动辽宁振兴。


投入是否有回报?白雪又是否真的换来了“白银”?


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的《长白山指数·中国冰雪旅游指数报告(2021)》,综合整体来看,东北地区已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冰雪旅游龙头,2021年指数样本中排名前三的雪区均来自东北。


中国银联商务大数据调查显示,2021年春节假期,吉林省共接待游客820.36万人次,同比增长69.7%;实现旅游收入74.59亿元,同比增长49.28%。吉林只是东北冰雪旅游消费热度的一个缩影。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整个东北地区有望在2025年“十四五”末期实现3亿冰雪旅游人次、5000亿元收入。


冰雪给东北带来了机遇,东北各地也正在创造着不一样的冰雪奇迹。从长白山的雪到吉林的雾凇,从哈尔滨的冰雕到呼伦贝尔的冰雪那达慕,大东北正用白雪换来“白金”。


诞生7位冬奥冠军的七台河有多猛?


2月5日晚,中国代表团迎来了本届冬奥会的首金,来自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的范可新和队友一起站上了冠军领奖台。


七台河,这个人口不到70万的小城,却是名副其实的冬奥冠军之乡。截至2022年2月8日14时,中国在历届冬奥会获得的16枚金牌中,有7枚由七台河人创造。40年间,这座东北小城“滑”出了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等10位世界冠军,他们从七台河出发走向世界。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竞技比赛中,16次打破世界纪录,获得世界级比赛金牌176块,其中包括冬奥会金牌7块,特奥会金牌7块。


这座小城是什么来头?凭什么成为冠军之乡?


翻开七台河的历史会发现,千百年来,这里曾属于华夏文化的“边缘地带”。夏商周时期,北方先民肃慎人曾在这里繁衍生息。1958年,国家开始对七台河煤田(原称勃利煤田)大规模开采,给这个偏远山区带来现代文明的生机,煤炭成为这座城市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


如今,以短道速滑为代表的冰雪体育事业,为处在转型振兴关键时期的煤城七台河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七台河冬季寒冷,平均气温大约在零下19℃到零下9℃。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冬天的七台河拥有许多“野生”冰场。滑冰是许多七台河人的日常,下至7岁孩童,上至70岁老人,都可以在冰上“溜一溜”,这里的人们天生自带“冰雪基因”。


而说起七台河的短道速滑历史,往往绕不开一个人——孟庆余。1968年,煤矿工人孟庆余带着一双冰鞋只身从哈尔滨来到七台河。4年后,热爱滑冰的他代表七台河参加冰上运动会,并一举夺得1500米、3000米和5000米3项冠军。随后孟庆余便被调入市体委,成为七台河市的短道速滑教练。


20世纪70年代,七台河没有室内冰场,冰上运动员只能在空地上浇冰训练。没有浇冰机器,孟庆余带领运动员将装满水的铁桶放在爬犁上,靠人力拉爬犁浇冰。


虽然条件艰苦,但在孟庆余的指导下,七台河的短道速滑训练逐渐摸索出了“学习、生活、训练”一体化的办学体制,开创了严把“选材关、训练关、输送关”的人才培养方式,形成了“基点校、基础班、重点班”的一条龙培训模式。这就是七台河短道速滑事业走向专业竞技体育道路的开端。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世界冠军从七台河走出,七台河冰上运动的发展也愈发专业。


2013年,七台河体育中心的室内冰场投入使用,结束了数十年无室内冰场的历史;2017年,以世界冠军张杰的名字命名的七台河职业学院张杰冰上运动学院成立,学院开设短道速滑专业,培养短道速滑教练员,助力短道速滑运动推广,而这位世界冠军也是从七台河走出的;2019年,七台河职业学院短道速滑训练中心成立,为国家培养、输送短道速滑优秀运动员;2021年4月,七台河创新培养模式,创建了“省队市办”基地,建设了一支以七台河市重点班运动员为主体的黑龙江省青年队。对此,七台河市体育局副局长翟闯公开表示:“这标志着短道速滑由地市级半专业训练提档升级为省级专业训练,真正承担起为国家队培养输送优秀后备人才的重任。”


如今,七台河建有短道速滑特色学校11所,拥有短道速滑训练队15支,重点班运动员70人,2021年在训运动员超400人,是全国短道速滑项目后备人才储备最充裕的城市,是“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短道速滑七台河体育训练基地”,被誉为“冬奥冠军之乡”,不少家长趁着寒假带孩子从外地来到七台河市,学习短道速滑。


走文旅融合,长白山成冰雪旅游界“顶流”


群山堆玉雪千年,一池圣水孕三川。每年9月末10月初,长白山主峰就会迎来第一场雪。这里地处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平均气温-11.6℃,相对湿度61%,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生成的长白山天然粉雪,干燥、松软、结实。长达8个月的雪期,大自然将亮丽剔透的六角粉雪扬撒人间,洁白的雪浪此起彼伏、像雾似烟。在天池湖畔、白河两岸,劲风激扬的瑞雪、升腾缭绕的雾气,染白了关东大地,装点了北国世界。


“看雪,当然要去长白山!”家住四川省成都市的周小玥,2021年10月去了长白山。“90后”的她长在西南,对冰雪一直抱有向往。虽然四川一些海拔较高的地区也有雪景,但在她眼中,要看雪,还得是长白山。“我是《盗墓笔记》书迷,一直对长白山有向往。”


在社交网络上,长白山可谓是近年来互联网冰雪旅游界的“顶流”。最早长白山的“走红”源自小说《盗墓笔记》。小说设定,主人公张起灵于2005年8月17日进入书中终极玄关青铜门,十年后,2015年8月17日,张起灵便会回归。于是粉丝们在网上约定共赴长白山十年之约,见证张起灵回归。2015年开始,长白山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前来朝圣的书迷。


这种流行文化与大众旅游的碰撞让长白山景区尝到了“甜头”。在冰雪文化挖掘方面,长白山下足了功夫,力求打造属于长白山的专属文化IP。


为促进文旅融合,长白山充分发挥12度粉雪优势,创办了“长白山粉雪节”系列节庆活动,连续4年打响“12度粉雪”品牌;推出“秘境长白山”系列演艺活动,以长白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背景,涵盖木帮文化、朝鲜族文化、关东文化,包括高空杂技秀、海东青表演、朝鲜族舞蹈、长白山历史文化舞台剧等项目,集极限表演、文化演艺、民俗表演等于一体,获得了广大游客的好评;依托宝马古城遗址,推出“金代皇家祭祀长白山仪式”等文旅项目,向世界呈现精彩的“长白山冰雪故事”。


这些演艺活动,乘着互联网传播的东风,走近大众,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据《长白山指数·中国冰雪旅游指数报告(2021)》,在两年的监测期内,长白山雪区连续保持领先水平,雪区消费规模与关注热度位居前列,是受关注度最高、旅游消费能力最强的雪区。其中,2020年10月-2021年4月雪季,长白山雪区搜索热度指数达14098,排名第一。位列第二名的阿勒泰雪区,搜索热度为2109。在搜索热度方面,长白山领先优势明显。


“在倡导文旅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节庆与演艺是发展人文旅游的主要切入点,在冰雪旅游中增加节庆与演艺活动,将冰雪旅游与文化宣传互动进行融合,对优化游客冰雪旅游体验有重要作用。”中国经济信息社指数事业部冰雪旅游项目负责人李一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到。


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举办为契机,冰雪运动成为长白山文旅融合的突破口。近年来,长白山管委会与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冬奥组委深度对接,联合打造了长白山冰雪运动训练和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培训两大基地。谋划推广“冰雪小镇”“四季滑雪”“天池雪”“中国第一林海雪原穿越廊道”等特色业态产品,持续开展林海雪地马拉松、冰雪汽车拉力赛、全民攀冰体验、雪地摩托穿越、新能源汽车拉力赛等赛事活动,打造了一批差异化、特色化、唯一性的赛事品牌。


“极寒之城”呼伦贝尔,每年80万人参与冰雪运动


位于北纬50度的呼伦贝尔有全世界最寒冷的冬天,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风,让这里冬天的气温普遍在零下30摄氏度以下。


“中国的冷极就在呼伦贝尔的根河,最冷的地方记录是零下58摄氏度。最冷的城市、冷都是呼伦贝尔的牙克石市。”内蒙古人大代表,自治区党委常委、党委秘书长于立新在2019年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曾如此介绍。


牙克石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内蒙古牙克石国家气候标志评估报告评审会评为“中国冰雪之都”,具有冰雪气候资源挖掘潜力。


在当地人看来,呼伦贝尔占据了地球泛北极圈冷资源产业发展的新高地。他们笃信,“冷极”和“冷都”是可以变现的资源,而营销对象是那些渴望极寒体验的游客。


阵阵鹿铃响起,驯鹿悠闲的漫步在白雪皑皑的森林里。


但冬季的冰雪资源应该怎么利用?冰雪运动是首选。


2018年呼伦贝尔(海拉尔)冬季英雄会的火爆超出了预期。英雄会期间,位于海拉尔的苍狼白鹿冰雪运动基地人山人海,仅全国雪地摩托车越野挑战赛和全国大众越野滑雪呼伦贝尔挑战赛,就吸引了国内外1500余名运动员参赛。


这样的盛会颇具市场效应,对冬季旅游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为此,呼伦贝尔加快了冰雪场馆设施建设。牙克石市凤凰山滑雪场冬季两项场地、越野滑雪和轮滑场地,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国际标准U型槽单双板滑雪场地、自由式滑雪和大众滑雪场地,以及海拉尔东山滑雪场、满洲里室内滑雪场等相继建成,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速度滑冰馆、短道速滑馆、冰球冰壶馆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北京冬奥会再次点燃全国人民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呼伦贝尔也抓住了这波热潮,积极筹备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全力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出台了《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实施计划》《贯彻落实<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责任分解》等系列政策;率先在全国设立城市冰雪日,将农历大雪节气设立为“呼伦贝尔冰雪日”;成立内蒙古冰雪运动学校,大力培养冰雪产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每年安排1000万元冰雪运动发展专项经费,用于开展青少年和群众性冰雪运动、建设场地设施、配备器材设备等。


目前,呼伦贝尔建有多个能承办国家级冰雪赛事的场地、场馆,14个自治区级、市级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基地,25所冬季传统项目学校。全市有170多所学校开展冰雪体育课,约10万学生参与。每年开展冬季全民健身活动和青少年冰雪赛事30多项,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已达80万人,且呈逐年递增趋势。


越来越多的呼伦贝尔人正走出家门,走上冰场,成为“3亿人”中的一员。


本文转载自中国经济周刊,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7位冬奥冠军!这座人口不到70万的东北小城为什么这么牛?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