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7的冬奥会金牌成绩:见证七台河的体育产业转型之路

对于一座只有70万人口的东北小城来说,这是一个非凡的成绩,而这座城市也因此被世人称之为“中国冬奥冠军之乡”、“中国短道速滑之乡”,或“冬奥冠军摇篮,短道速滑圣地”。

2022-02-20 10: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雷晨 0 49884


距离哈尔滨400公里的一座东北小城——七台河市,此前它以煤炭著称,如今以冰雪体育项目闻名于世。


“范可新是七台河的骄傲,为七台河争了光!为黑龙江争了光!为国家争了光!”本次冬奥会上,范可新和队友获得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接力金牌。


从大杨扬到范可新,在过去20年,七台河市籍运动员已经获得了7块冬奥会金牌。对于一座只有70万人口的东北小城来说,这是一个非凡的成绩,而这座城市也因此被世人称之为“中国冬奥冠军之乡”、“中国短道速滑之乡”,或“冬奥冠军摇篮,短道速滑圣地”。


这座城市的体育产业也在蓬勃发展,2022年1月17日,七台河市召开的市政府十二届一次常务会议强调,要擦亮“冬奥冠军之乡”城市名片,促进全市冰雪体育产业发展,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冰雪运动、享受发展成果。”


从0到7的传奇


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中国选手大杨扬、王春露携手入围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决赛,而这场比赛也成为了中国冬奥历史最为经典的一役。


最终,大杨扬力压保加利亚名将、世界纪录保持者拉达诺娃,以44秒187的成绩获得了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金牌,这不仅是七台河市的第一块冬奥金牌,也是中国在冬奥会历史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那一届冬奥会上,大杨扬还夺得了1000米的金牌。


此后,七台河市籍运动员王濛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和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获得的六枚奖牌,包括四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


2022年2月5日晚,七台河市籍运动员范可新与曲春雨、任子威、武大靖组成的中国队,获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该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


从0到7块奥运金牌的背后,是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运动过去40年的发展缩影。


已故的国内短道速滑项目著名教练孟庆余是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运动的推广者,正是他根据国内外冰雪运动发展的趋势和七台河的实际,力排众议,在相关方面大力支持下,把体工队从大跑道训练转为专攻短道速滑项目,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举动奠定了七台河成为国家短道速滑优秀运动员培养基地的基础。


孟庆余对短道速滑事业的无比热爱,以及常年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才能够先后为国家和黑龙江省输送、培养了近百名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这些运动员代表国家和黑龙江省取得国家级以上比赛金牌300余枚,而这些运动员也激励着七台河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站到了短道速滑的训练场上。


“一项运动能够发展,离不开基层教练员的坚持。”安徽体育局一位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短道速滑项目原本并非热门项目,正是因为获得冠军的运动员越来越多,才会有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七台河市每年有5个月都是结冰期,雪质适合滑雪,这就为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区位和气候条件。


大力推动体育产业转型


在过去,提及七台河市,当地人对其总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煤城。


资料显示 ,七台河市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炭、石墨、黄金、大理石、石灰石等十几种。而煤炭资源得天独厚,煤田延伸上百公里,含煤总面积为7200平方公里,含煤地层总厚度2500—3700米。煤炭保有储量17亿吨,远景储量37亿吨。以煤种全、储量大、煤质优,被列为全国三个保护性开采煤田之一。是黑龙江省重要的主焦煤和无烟煤生产基地。


但是,长远来看,煤炭产业存在一个资源衰竭的问题,因此七台河市的有识之士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了转型体育产业的想法。如当地相关专家在2011年一篇名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推进七台河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的文章,其中明确建议“发展体育产业、做大做强体育产业对七台河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这篇文章认为,七台河市经济基础扎实、政策环境优越、人文优势和地缘优势突出,有着发展体育产业的良好条件。因此,第一,未雨绸缪,加快体育产业相关问题研究;第二,加大体育产业扶持力度,营造宽松政策环境;第三,积极引进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促进体育制造业快速发展;第四,争办高水平体育赛事,激活竞赛表演市场;第五,积极培育体育中介组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产业发展空间还有待提升


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黑龙江省冰雪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2年)》等规划政策,七台河市也出台《七台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等规划政策,为七台河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政策环境。


“曾经,冰雪运动被认为是北方冬季特有的运动,自从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以来,冰雪运动在南方也得到了更好地发展。”大杨扬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室内冰场、室内滑雪场、仿真冰雪场地等,让生活在南方的人们同样可以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冰雪运动。“现在,不论是冰雪资源丰富的北方地区,还是四季如春的南方地区,因地制宜、形式各异的冰雪运动场地和活动,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老百姓身边。”


在大杨扬看来,本届冬奥会有个明显特点,不少雪上项目都由企业投入资金。这些冰雪企业也会考虑,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更多消费者来到雪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七台河也在大力发展冰雪文化产业,整合冰雪资源和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一批冰刀、雪橇、冰上护具等生产加工知名企业,和场馆LED灯光、冰场制冷等设备生产企业。


七台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4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91.2亿元,增长1.3%。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我国全面提升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培育具有七台河特色的冰雪体育产业,是七台河市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不过,当前七台河市冰雪体育产业链还不够健全,冰雪体育核心产业方面仅健身娱乐业有所发展,冰雪体育相关产业仅体育场馆服务业初具规模,其他产业还在摸索当中。


对于这座已经获得了7块冬奥会金牌的城市来说,冰雪体育产业整体规模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正如大杨扬说的那样,“无论是从国家政策上的扶持看,还是从市场化的推广看,‘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已经实现了。”


本文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从0到7的冬奥会金牌成绩:见证七台河的体育产业转型之路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