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命运到地标变迁,留学生志愿者亲历冬奥故事

从火往冰迁徙,是大部分像刘博强一样的留厂职工共同的命运轨迹,因为承载他们的这艘大船,也经历了热土沉寂,焕发新生的过程,刘博强觉得“像是一次涅槃重生”。

2022-01-03 1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梁璇 0 33162


2022年1月4日,北京冬奥会进入一个月倒计时。自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开始,冰雪的故事就从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冬奥赛区加速铺陈,由人讲述,由城市记载。

  

从北京天安门沿长安街西行18公里的一片老工业遗迹正是变化的发生地之一,这里曾是我国重要钢铁产业基地首钢园区,奠定了北京工业的基础。一年前的1月4日,经国际奥委会批准,这片曾经的钢铁世界有了新的名字“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与相距30多公里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相映生辉,为“双奥之城”留下注脚。

  

更为生动的注脚则是一段段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人生,从轧钢工人转型成为制冰师的刘博强就是这个城市地标完成“从火到冰”时代转变的见证者,而他自己也在人到中年时完成了一段“温差极大”的人生冒险。

  

“我很幸运能听到中国的冰雪英雄讲述自己的故事,并且能看见他们怎么把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和冬奥会连接在一起。”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孟加拉国留学生陶天一直通过音乐、绘画、志愿活动等方式了解中国,此前还参加过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如今,在北京冬奥会临近的时刻,她走进中青报·中青网推出的《我在中国看冬奥》系列视频节目的镜头,与李妮娜、庞清/佟健等冬季运动世界冠军对话,与刘博强这样的“平民英雄”交流,实地探寻那些被北京冬奥会改变的人与城。她说:“我能从每个人身上感受到,中国为了顺利举办北京冬奥会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个体的冰火人生

  

首钢的“努力”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后,为“还首都一片蓝天”,首钢服从国家奥运战略和北京城市的定位要求,完成了史无前例的搬迁调整,从石景山迁至渤海湾曹妃甸。

  

“我至今还会怀念,当轧钢工人那会儿,生产时热火朝天的气氛。”1996年进入首钢后,刘博强便常年在40多摄氏度的环境里工作,若离冒着红光的钢坯、钢锭五六米时,温度高到“能感到脸上的皮要被烤掉”,若是穿着普通皮鞋在离辊道两三米高的地方行走,鞋底都可能融化,他至今仍记得“要穿耐热鞋”。

  

可当24小时灯火通明的厂区,熄了火、灭了灯、停了响,刘博强等钢铁工人也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停产后,刘博强留守园区负责中央空调的安装和维护,这个机会让他接触到制冷,也为他日后成为一名专业制冰师埋下伏笔。

  

当时,未来于刘博强而言就像人去楼空的厂房,一眼能望到尽头。2017年7月,报名学制冰的通知下到班组。“咱是要做冰棍吧?”刘博强一边开玩笑,一边怀着好奇心报了名。这是他命运的转折,更是首钢寻求转型的实际动作。

  

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这片沉默许久的工业遗迹有了生机——曾贮藏物料的筒仓目前已成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而300米长、60米宽的精煤车间厂房也被改造为国家冬奥训练中心,旧厂房被“切分”为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及冰壶3座国家队训练馆,旁边的运煤车站则改造为国际一流的冰球场馆。而这“四块冰”为制冰师刘博强提供了用武之地。

  

初学制冰正值北京盛夏,室外气温30多摄氏度,刘博强第一次踏进首都体育馆冰场,后背挂的汗“嗖”一下没了。学习制冰、扫冰的3个月,感冒是常态,即便至今,他的防寒服里仍揣着藿香正气水。

  

然而,更令刘博强不敢掉以轻心的是“制冰是一项非常讲究的技术活儿”。据刘博强介绍,制冰对水的洁净度、PH值等都有严格要求,不同项目对冰面的软、硬、薄、厚、温度等要求也不一样,“例如花样滑冰的冰面要软一些,因为运动员滑行时会有跳跃、旋转再落地的过程,如果冰面太硬,就容易造成受伤。”

  

而冰壶比赛对冰面要求是最高的,能完成冰壶场地扫冰、制冰的刘博强任务繁重,在运动队训练密集时,他常在冰场一待就是一天。但他“要求”自己得像打了鸡血一般,“我盼着参与冬奥赛时的冰面维护”,他曾经把这一刻定位为“人生高光时刻”。

  

“因为参与冬奥会的制冰师都是国际顶级制冰师,他们在技术和工作经验上都有独到之处,我想通过北京冬奥会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今后才能更好更持续地为中国冰雪运动尽一分微薄的力量。”刘博强说。

  

地标的涅槃重生

  

从火往冰迁徙,是大部分像刘博强一样的留厂职工共同的命运轨迹,因为承载他们的这艘大船,也经历了热土沉寂,焕发新生的过程,刘博强觉得“像是一次涅槃重生”。

  

站在标志性地点三号高炉上,刘博强指着偌大的园区向陶天逐一介绍:首钢滑雪大跳台,北京冬奥组委总部、北京冬奥会主运行中心等多个赛事运行中心、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场馆群等,在工业遗址蜕变的过程中,“绿色”“科技”“奥运遗产”等词语纷纷有了落脚点。

  

从首钢东门进入,深入厂区向西北3000米的西十筒仓区域,原本是首钢存放铁矿石的16个圆柱形筒仓和两个料仓,如今,这些工业厂房经改造后,被赋予了新的办公功能;园区里面所用到的花草树木都是原有保存下来的,没有任何外来物种,从而保证首钢园区景观的延续性;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内所用到的透水砖,使用的都是厂区废弃的建筑垃圾再煅烧后形成的;“共享无人车”也在园区内成为吸引客流的宠儿……

  

对于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变化,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多次表示,首钢奥林匹克公园将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最伟大遗产之一,因其从工业用地到奥林匹克场地,再到奥组委总部的全方位转变,首钢园区为环保转型呈现了最佳范例和基准,“改造老厂区是非常好的想法,在满足工作需求的情况下,还将部分地区设计为博物馆和展览厅,保存了历史,看到这些让我很兴奋。这是激动人心的做法。”

  

对于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陶天而言,场馆内科技的运用以及中国运动员科学的训练手段令她印象深刻,但最让她有感触的是北京赛区唯一的雪上比赛场——首钢滑雪大跳台,这是冬奥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竞赛场馆与工业遗产再利用、城市更新的结合。她记得刘博强曾介绍:“从远处望去,这个大跳台宛如敦煌壁画当中的飞天飘带,因此得名‘飞天’,它将是世界上第一座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

  

“我还知道,这里将作为冬奥会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的比赛场馆,将产生4枚金牌,谷爱凌等选手将在这里展开比拼。”目前,陶天已经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一名志愿者,服务场馆正是首钢大跳台,“我的国家不会下雪,来到北京后,才感受到大家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如今,我也很骄傲能有机会和所有人一起为北京冬奥会助力。”

  

跟随《我在中国看冬奥》探访了冬奥筹备的故事后,陶天对冬奥和中国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眼中的冬奥会,我认为是‘光’,或者更具中国风的‘灯笼’,因为我相信冬奥会将会像一束光,帮助世界上更多国家的人看到中国更清晰的面貌,而奥林匹克运动也同样是一束光,能给疫情中的世界带去鼓励,照亮大家前行的方向。回到祖国后,我也会把在这里感受到的一切分享给朋友们,让大家更了解冬季项目、了解中国”。


本文转载自中国青年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从个体命运到地标变迁,留学生志愿者亲历冬奥故事——我在中国看冬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