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铸就“双奥之城”

北京已经准备好了。经过近7年冬奥会筹办,北京的城市发展踏上新的历史起点,开启新的奋斗征程。

2021-12-23 10:00 来源:新华社 记者/骆国骏、孔祥鑫、郭宇靖、张骁 0 32004


“我们说过会再见,挥手间就祈了愿,满满期待的心跳,总能听见……”


不久前推出的冬奥歌曲《我们北京见》与2008年创作的《北京欢迎你》遥相呼应,不仅唤起了人们关于奥运的温暖记忆,更唱出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荣耀和自信。


熊熊燃烧的“鸟巢”主火炬塔将再度点亮古都北京,点亮奥林匹克历史上首个“双奥之城”。


北京已经准备好了。经过近7年冬奥会筹办,北京的城市发展踏上新的历史起点,开启新的奋斗征程。


冬奥之诺:城市发展的新坐标


“北京奥运会带给了我们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发展千载难逢的良机。”北京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徐逸智认为,成功举办冬奥会,北京城市发展又会迈上新台阶。


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近7年时间里,冬奥筹办与首都发展同频共振、同生共舞。


——北京功能定位日渐清晰


2017年9月,备受关注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对外公布,在指出北京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的同时,也将办好冬奥会写入发展目标。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问题,自此有了全面系统的答案。在筹办冬奥会的同时,北京紧紧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着力破解“大城市病”。


——北京经济社会深刻蝶变


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累计约1000个;常住人口规模自2017年以来持续下降,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目标顺利完成……这些数字背后是北京许下“冬奥之诺”后,为提质减量发展作出的努力。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北京高质量发展创造了空间,科技、信息、文化等领域“高精尖”产业新建市场主体占比从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0年的60%。


——北京老城保护全面升级


在减量发展的同时,北京老城保护迈上新台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说,首都北京有非常丰富的中轴线资源,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作为示范城市辐射全国,将助力推动文物保护向文化遗产保护转变。


2020年底开始,地处中轴线的鼓楼和景山公园的万春亭有了更好的观赏视角,北京中轴线壮观景观一览无遗,前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为了恢复中轴线景观视廊,北海医院和东天意市场按计划完成了降层拆除任务,成为恢复中轴线景观视廊的第一个拆除项目。


通过建筑降层、文物恢复性修建、加速中轴线申遗进程等工作,北京正加速还原老城历史原貌,让千年古都与冬奥盛会交相辉映。


——北京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伴随冬奥筹办和首都“四个中心”定位的明确,北京率全国之先,主动“瘦身健体”,开启了由“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减量发展之路,特别是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以“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盘活存量空间资源、推动城市面貌全面提升。


崇雍大街、白塔寺宫门口东西岔胡同、八角街道腾退空间……一批设计精巧、特点纷呈、群众满意的试点项目建成开放,城市风貌和品质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北京已开展了65个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试点项目。


深入实施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加大老城保护力度;陆续实施“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城南行动计划促进城市南北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重大标志性进展……近7年来,北京“四个中心”首都功能进一步强化,城市步入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发展快车道。


“北京奥运会非常注重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向世界展示中国现代化形象。”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处长桂琳说,“北京冬奥会申办和筹办中,我们追求的是更高质量的发展,破解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让冬奥红利惠及更多人。”


冬奥之梦:奋勇开拓的奥运人


2008年8月8日,“鸟巢”上空的璀璨烟花点亮了千年古都的奥运梦想;2022年2月,盈盈欲舞的“冰丝带”将继续演绎“双奥之城”的无与伦比。


直线距离仅3.5公里的两座奥运地标场馆,记录了“双奥总工”、北京城建集团总工程师李久林的“双奥情缘”。


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建设过程中,李久林及其团队与钢厂一起,从高强度钢材的生产、锻造,再到施工方法一步步攻坚,最终生产出Q460E高强度钢材,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闭环;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建设过程中,李久林及其团队实现了建筑用高钒密闭索的国产化,填补了国内大吨位、大面积索网同步张拉的技术空白……


除了“冰丝带”,在北京赛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等一批夏奥场馆在冬奥筹办的近7年间改造创新、重新上阵,具备了冬夏项目场地双向转换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奥场馆”。


“奥运场馆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有很强的时代性、引领性和标志性。”从“鸟巢”到“冰丝带”,从夏奥到冬奥,在李久林看来,这是职业生涯的崭新飞跃,是“双奥之城”的日新月异,更是伟大民族的逐梦之旅。


在中轴线及其延长线上,“冰丝带”成为千年古都的新地标。在北京西部,百年首钢完成了从山到海、从火到冰、从厂到城的华丽转身。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为了兑现绿色北京、绿色奥运的庄严承诺,首钢的钢铁主业向沿海发展,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国家体育总局冬训中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四个冰上训练场馆、冬奥场馆滑雪大跳台等项目相继落户首钢园区。


百年首钢与奥林匹克再续情缘,也改变了很多首钢工人的人生轨迹。随着国家冬季运动队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投用,干过轧钢工、炼钢维检工的刘博强,成为保障国家队训练的一名制冰大工匠。


“工作要‘制冰’,转型要‘破冰’。我暗自下决心,要争口气,要‘搏一把’。”刘博强带着当年钢花四溅的炽热和“为国炼钢”的激情,走上了全新的工作岗位。


北京冬奥会筹办给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全新机遇。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日前收官,镌刻在几代人记忆里的工业奇迹正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刘博强们”也有了更宏大的梦想。


“保障好北京冬奥会,让全世界看到中国钢铁工人转型发展的梦想、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风采!”刘博强说。


还有不到50天,北京冬奥会的序幕即将拉开——赛场内外将写下怎样不朽的奥运传奇;“两个奥运”又将留下多少永恒的人生记忆。


今年10月8日,首场冬奥会国际测试赛——“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在“冰丝带”启动。


赛前新闻发布会上,“双奥建设者”、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武晓南特意穿了一件2008年奥运会“好运北京”测试赛的制服。“从北京夏奥会负责建设曲棍球场和射箭场,到北京冬奥会负责建设‘冰丝带’,这是两个奥运的坚守,更是两个奥运的传承。”


今年12月11日,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延庆赛区,依山而建的延庆冬奥村开展“全要素”运行测试。


“双奥设计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把两次奥运场馆的设计经历视为职业生涯的里程碑。“从北京夏奥会‘鸟巢’中方设计主持人,到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两个奥运’传递的是信心、经验和理念。”


……


从夏奥到冬奥,从筹办到举办,这是“双奥人生”浓墨重彩的光辉岁月,更是“双奥之城”迈向未来的铿锵步伐。


冬奥之约:协同发展的新蓝图


2019年12月,世界上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正式通车,河北张家口正式进入京津冀“一小时生活圈”。


坐着高铁去滑雪,已经成为冬季里不少北京市民的一种“时尚”。“以前去崇礼都是搭别人的车或乘大巴,路程将近5小时,现在不到1小时。”在北京互联网公司工作的肖祯第一时间享受到京张高铁开通后的“红利”。


互联互通,是北京冬奥会推动区域协同的生动缩影。北京携手张家口筹办北京冬奥会的近7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踏步向前的时间。


北京冬奥会包括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为实现三个赛区无缝连接,京张交通路网的加速建设不仅将高水平保障冬奥会的需求,还进一步推动构建起京津冀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


在北京延庆,筹办冬奥让地区发展全面提速。“我们紧抓冬奥会的机遇,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提质、基础设施的提速、经济发展的提效、人民福祉的提升。”北京市延庆区常务副区长、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赛后利用负责人叶大华说。


在河北张家口,基础设施在筹办冬奥过程中得到了全方位地提升,除了交通路网的完备,城乡水、电、气、讯等方面都得到了根本改变。


“冬奥会带动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性,其投资效应将随着时间逐渐增强,往往能够发挥更持久的带动作用。”徐逸智说。


冬奥筹办一路走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引领着北京与河北在多个领域展开广泛深入合作,跑出了新的加速度。


以公共服务为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管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医院,成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冬奥会京冀医疗保障合作协议的签订和众多医疗合作项目的落实,有效整合京津冀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有序推动冬奥会医疗保障工作。


在环保协同治理中,“冬奥效应”同样席卷而来。申办冬奥会时,北京、张家口向国际社会作出生态环境大气质量的承诺。近7年来,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已见成效。专家认为,冬奥会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助力京津冀环境治理走上“快车道”。


治气、治沙、治水工程……近年来,京张地区生态环境开展联防联治,全面开展整体改善京张地区生态环境。


2015年以来,北京、张家口的空气质量状况明显改善,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大幅下降。京张治沙覆绿成效显著,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延庆和张家口赛区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品质大幅改善。


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说:“加大京张地区的环境治理力度,打好治气、治水、治沙攻坚战,整体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努力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


同样,冬奥会也成了地方发展的“大礼包”。冬奥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强有力的牵引作用,有利于京张两地资源、环境、市场、产业、基础设施等优势互补,迸发出持久强劲的发展动能。


今年9月,位于河北省张北草原上的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完成首次停电检修工作。该工程自2020年投运后,已助力26个冬奥场馆实现了100%清洁能源供应。


“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绿色办奥与北京夏季奥运会“绿色奥运”一脉相承,通过生态优先为城市赋能,冬奥筹办正推进京津冀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


“创造丰厚的冬奥遗产,为主办城市和广大民众带来长期的、积极的收益,是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要内容。”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说。


在延庆海陀山下,来自张山营镇的张海超正在和村民商量采购一些老玉米。因为冬奥会的举办,他将自己家里的房子改造成了民宿。“家门口的盛会,一定有商机。距离冬奥会开幕不到50天了,我现在满怀期待。”


本文转载自新华社,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北京:铸就“双奥之城”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