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推动体育事业协调发展

《规划》以体育为载体,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乡村振兴创设新平台、构建新机制、注入新活力。

2021-11-21 14:00 来源:中国体育报 0 54378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第十四部分体育区域发展提出4大任务、2大工程,把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与推动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同部署、同推进,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区域间、城乡间、人群间体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不协调等短板,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体育发展、体育供给之间的矛盾,处理好体育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关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动力。

 

区域互动,全面发展

 

对标“十四五”时期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目标新要求,《规划》明确了体育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路径和方法;提出了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体育实现相对平衡的思路和举措。《规划》充满辩证思维,既彰显了战略重点,又强调相对平衡,体现了协调发展的丰富内涵,也就是发展的过程更加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更加可持续、有活力。通过重大区域重点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尤其是紧紧抓住北京2022年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契机,逐步缩小区域体育发展水平差距,推动体育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全民健身热潮喷涌勃发、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体育人才培养科学高效、体育文化建设繁荣兴盛、体育开放水平大幅提升。

 

优势驱动,特色发展

 

《规划》“鼓励各地发挥地区优势,打造各类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示范区、功能区”,比如支持甘肃省建设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绿色民族体育旅游融合示范区、海南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等。《规划》提出“加快发展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体育事业,建立对口帮扶机制”,“落实党中央治藏治疆方略,推动组团式对口支援西藏、新疆体育工作”。《规划》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和资源禀赋,通过“体育+”“+体育”,精准设计特色体育发展路径,有助于促进各类体育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集聚,助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城乡联动,一体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聚焦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同频共振,设置了“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程”和“体育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两个专栏,提出打造“体育特色村庄”,打造“50项‘最美乡村体育赛事’”、打造“各具特色的体育赛事名城”等具体举措,“推动体育与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发挥县城、县级市城区、特大镇体育‘补短板’功能,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规划》以体育为载体,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乡村振兴创设新平台、构建新机制、注入新活力,对于满足城乡居民体育需求,提振消费活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时强调,体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规划》把体育事业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全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力举措。《规划》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跃然纸上,为“十四五”时期做好具体工作指明了方向。


本文转载自中国体育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推动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体育区域发展内容解读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