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仍要相信Valve?

一场盛大的国际性电竞赛事让V社自导自演成了现代版的《血钻》。

2021-10-09 14:00 来源:《电子竞技》杂志 文/杨直 0 37303


禹唐体育注:

在一些大数据统计的网站上,我们能清晰地看到8月底至9月中旬这段时间里,疫情在罗马尼亚逐渐失控。之后的每一天,新增感染者的平均数都超过了一万。

 

在如此背景下,茶队众人掷骰子般感染了新冠病毒后,仍遭到了“为何只有你们感染”的贴标签式的质问。

 

不仅如此,整个DOTA2社区似乎没有过多讨论10月6日发出的G胖因疫情恶化将缺席TI开幕式的新闻,也没有人站出来质疑V社将TI放置到罗马尼亚举办到底是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换句话说,整个社区似乎依然给予了V社强大的信任。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昨晚。当OB的longdd、YYF等人将国内特有的15分钟延迟事件推至舆论的高点时,完美、无辜的ImbaTV、直播平台、几位主播接连成了众矢之的,V社依然躲过了互联网上的口诛笔伐。


参赛队伍接连感染新冠病毒,国内延迟15分钟的规定破坏了观赛体验,当V社没有考虑参赛选手人身安全,也没有顾虑观众观赛体验时,整个社区依然不会将V社视为宣泄怒火的对象,这件事本身就很奇怪,就像迟到了一年多的TI10并没有让V社失去社区的信任一样。


考虑到前置的奖金众筹机制,不止在电竞领域,在整个互联网领域,这也是颇为离奇的一幕。

 

如此看来,对于国内的DOTA2社区而言,作为信仰的V社似乎比另一个信仰“中国队伍夺冠”更坚不可摧。最重要的是,很难为此找出一个合适的理由。

 

和暴雪、拳头两家公司相比,回顾过去十年,V社和暴雪、拳头的表现截然不同。尽管三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当下电竞产业的面貌。

 

暴雪是一个好的内容创作者,拳头是一个优秀的运营者,而V社呢?很难定义。你很难用“众筹者”这个身份来形容他。

 

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V社并不关心他的合作者们。就像是举办TI一样,V社或是搭建了一个平台,或者是给合作者开出一些权益,然后任其自生自灭。


在V社搭建的极为开放的生态里,如果合作者足够优秀,那么他可能会获得超出预期的回报;但如果合作者自身碌碌无为,也别指望着从V社那里得到一些短期内切实的帮助。

 

《英雄联盟》的崛起就印证了这一点:随着巨额资本涌入《英雄联盟》项目的生态,TI和DOTA2生态的崩溃是迅速的。


对于链条上的所有人而言,TI变成了一年一次的赌博。惯性之下,参与者很快就发现,即便赌赢了,也不及另一边的常规性收入,职业生态无疑受到了最大的影响。看看依然奋战在TI10上的中国老将们,这一点毫无疑问。

 

昨晚的直播闹剧其实并不稀奇。早在2018年,V社就曾下场“解决”ESL、Facebook和Twitch之间的纠纷。


当时,ESL和Facebook签订了独家版权协议,但Facebook劣于Twitch的收看体验引起了粉丝的不满。大量粉丝涌入Twitch主播Bulldog的直播间,当ESL想要阻止后者直播时,V社最终站出来否定了ESL的做法。

 

当时,V社对此事的声明是:除了Valve,没人可以以数字版权法阻止他人直播,前提是直播不包括转播方的独家内容。


声明中提到,V社允许Bulldog这样的主播在其直播频道看比赛,因为Bulldog是出于非商业目的。更重要的是,V社保留了判断内容性质及授权的权力。

 

当V社在这个模式里习惯了规则制定者身份的时候,他也像哈耶克说的,陷入了无知却不自知的境地。

 

于是,在整个DOTA2的生态里,一些乱象相继出现了。

 

先是V社尝试性地推广“众筹模式”。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不止TI,在Major级别的赛事里,V社同样推出了类似的小本子。


主动削弱小本子稀缺性的V社很快招致了外界的指责,但V社最终停掉这项实验的原因,很可能是TI的奖金池受到了实质性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CS:GO的合作上,V社同样面临了指责。对于Major体系的过分保护,招致了战队们对赛事频率过高的指责。转过头来,当ESL想要趁虚而入时,V社又一改常态地放弃了这位曾经的合作伙伴。


不止ESL。虽然V社旗下两款电竞游戏《CS:GO》和《DOTA2》的国内运营商确实做过一些不合时宜的举措,但事实上,V社并没有给这位“重量级”的合作伙伴某些特别的支持。以至于,在电竞游戏普遍互联网化的今天,CS:GO的生态里依然诞生了一个收入颇丰的对战平台。


站在宏观的角度看,这无疑是沿着历史逆行的结果。

 

不过,起码在TI10之前,V社可能只是一个习惯于设计规则,偶尔发挥失误的典型美国式企业。

 

一个必须明确的事实是,TI10的奖金众筹是在赛事明确无望举办的前提下进行的。甚至如果罗马尼亚不幸地提前一个月进入到当下的状态,TI10的举办都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V社依然坚持进行奖金众筹。并且根据公开信息,拒绝了一系列更合理的选择,比如拒绝上海这座欢迎TI10的城市。

 

的确,考虑到S11临时更换主办地,即便TI10在国内举行,也可能面临一些队伍无法来参赛的风险。但这起码好过将所有战队置于疫情的风险之中,甚至有人因此感染了新冠,并且将在TI10结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能回到安全的地方。


一场盛大的国际性电竞赛事让V社自导自演成了现代版的《血钻》。


可能依然有顽固的读者认为,V社最初选择罗马尼亚时,无法预见到当下的困境。但事实上,V社之所以选择罗马尼亚,无外乎被瑞典拒绝。换句话说,当有人担心疫情对本国人民的影响时,V社似乎并没把参赛的安全当回事。

 

事实上,这不是一个关于结果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出发点的问题。


TI延迟了一年多举行,全世界也已经和疫情周旋了近两年的时间,在这种前提下,V社依然选择将所有队伍置于掷骰子式的疫情风险里。


也许这样说有些绝对,但自始至终,对于V社是否考虑过参加TI的队员们的安全问题,确实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从结果看,不管最终TI10如何,TI11如何,一旦有更多的参赛者感染了病毒,或者有一些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么不管V社做何弥补,都将成为漠视生命的罪人。


有趣的是,那些依然将V社视为信仰的人,全然不顾选手的安危,甚至依然将队伍的成绩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

 

过去十年里,V社无疑是一家成功的游戏售卖平台,在CS:GO和DOTA2的运营上,也不乏亮眼的决策。但尝试一项策略和制定一项规则,有着本质的不同。硬要说的话,V社全然不顾合作者可能承担的成本,不管是资本上的,还是其它方面的。

 

这样的V社,依然值得外界信任么?


对V社而言,起码在赛事运营领域,其赖以成名的众筹模式说到底也依赖玩家们对其的信任。因此,不管是中国队伍目前正在面临的巨大疫情风险,还是延迟时间的区别对待,其实每个人都有发难V社的权利。

 

如果说过去V社只是单纯地将自身的利益置于所有参与者之上,那么当下发生的一切很容易让人误会成V社将自身利益置于选手的生命之上。

 

“队员感染”、“国内外区别对待”,可能谁也没想到最先登上热搜的TI10话题竟然是这两个。

 

面对这样的V社,你会如何选择?


本文转载自《电子竞技》杂志,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为何我们仍要相信Valve?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