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的冬天,是青少年健身的春天

从大型俱乐部再到团课健身房,甚至是健身赛事,都陆续在引入青少年人群上作出探索。

2021-06-25 10:00 来源:精练GymSquare 文/晟杰 0 34876


禹唐体育注:

2021的这个暑假,中国校外培训行业即将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教育局成立校外培训监管司,有消息传言周末和暑假将限制补课,以及青少年教育公司限制上市等监管要求。


截至目前,新东方、好未来股价腰斩,VIPKID、高途课堂等K12在线教育迅速裁员,K12校外学科教育凛冬将至。中国青少年校外学科教育行业,面临全面监管。


而另一方面的信号是,政策层面正鼓励青少年从「内卷」的校外学科培训,转向更全面发展的兴趣教育。而青少年体育健身,无论从青少年健康,和国家全民健身的政策,显然是政策层面积极鼓励的方向。


在线教育的冬天,很有可能是青少年健身的春天。


比如暑期补课潮或将不再,除了一部分青训机构正迎来有史以来更繁忙的一个暑假之外,健身房已率先布局青少年健身产品。


有健身俱乐部已从6月开始在全国门店推出青少年体适能课程,主打体育项目兴趣的养成;也有健身房开启以体能为主的儿童夏令营;在行业上游的培训业态,都已落地青少年体能教培。


甚至在青少年健身风口到来之际,一些健身公司迅速转型。原本要做中国Peloton模式的「木卫六」正在主营青少年AI跑步机,早期专注国职教练培训的「星能运动学院」已转向少儿体适能培训。


校外培训骤减是个契机,健身房里的主流消费者不再只聚焦85后,他们的下一代,或将陆续迈入健身房。


一场全国性的校外培训监管已经开启,本质是加速推动教育公平化进程,减少资本和教育的绑定程度。


更重要的是,这将间接推动青少年「非应试」教育的铺开,运动健身的兴趣培养将首当其冲。因为这几乎不会形成内卷、制造晋升焦虑,再加上近年来的政策导向,青少年体育参与度是愈发重要的KPI。


相比中高考应试主导的体育培训,健身房在青少年体育兴趣培养上,显然有释放更大潜力的基础。


因为以85后为主的国内健身房人群,往往持有更多的健身消费意识,基于此能够带动下一代同步接触健康生活方式,甚至伴随三胎政策的开放,会有一定的人口红利现象。


但作为青少年健身产品的核心,好的课程产品方案、教练培养体系仍然是个稀缺品。当需求端呈现增长趋势后,优质的供给是时候跟上了。

                          

校外培训加速缩减,体育教育愈发重要


处于「鸡娃」状态下的孩子们或许即将迎来「被解放」的那一天,而主张「赢在起跑线」的校外培训将加速缩减。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内,以学科教育主导的校外培训业态受到了政府层面的高密度监管:


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


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承担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


和监管相对应的,是政府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管理的推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关注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个管理方向,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另外,各地也已经从评估、测试、各个层面开始就青少年体质健康管理做出实施。6月5日,2020年上海市学生体育素养评价蓝皮书在上海体育学院发布,结果收录对全市16个区约41万名中小学生的测评。


甚至从资本市场来看,青少年体育培训在近一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比如伴随中考体育权重增加,2020年全国青训机构增长近20%,其中少儿体能培训机构已超3千家,而在2015年,仅有数十家的规模。


但这些趋势并不意味着是青少年体育的绝对利好。


因为监管校外培训的核心原因,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尽可能实现公平教育、公平竞争,并非由素质教育与否来决定。换句话说,校外体育培训课程,如果过度与中考体育、高考体育通过率挂钩,仍然不排除被监管的可能。


相较而言,在青少年体育兴趣培养层面,甚至是很多校内师资无法提供的体育教育,都是机会所在,这也是属于健身房的机会。

                                    

青少年有机会迈入健身房,但更需要做「体育教育」


从大型俱乐部再到团课健身房,甚至是健身赛事,都陆续在引入青少年人群上作出探索。


比如以CrossFit为代表的综合体能训练馆,会推出青少年训练体系,面向12-16岁人群,融合功能性和动态训练的课程,旨在使青少年从训练挑战中获得正反馈,以培养领导力、尊重、毅力等重要品格。


另外,今年杭州地区的斯巴达勇士赛首次开设单独的儿童赛事,共吸引7000人报名参与,包含4-6岁、7-9岁、10-14岁年龄段组别,赛事强调在攀爬网墙的过程中磨练意志、挑战自身。


不同于应试化的体育培训,这更是挖掘青少年运动健身兴趣的「体育教育」。

而基于接受过健身教育,且本身有不错消费能力的父母一代,健身房进一步引导他们的子女参与运动健身,显然在阻力上会小的多。


按照精练GymSquare发布的《2020中国健身行业报告》,中青年群体仍然是当下主要的健身消费者,其中26-30岁占比最高,达到32.6%,而以健身渗透率排名考前的上海为例,2019年户籍人口女性平均初育年龄30.29岁,两者匹配度较高。


也就是说,发达市场的健身消费者,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到了初育平均年龄。


这是健身房构建新的青少年健身产品的契机,而目前已经能看到头部品牌的做法。


比如除了小团课之外,在产品模式上能够采取包月私教模式,趋利性的付费方式能够加快养成青少年运动健身习惯,并且能保证在一定周期内产生运动效益,权责发生制也能在能在补充健身房营收之外,避免负债的进一步形成,更重要的在于,这与原本面向成人的单次私教产品不会发生冲突。


最后是课程产品的选择,在长跑、立定跳远等「应试化」课程之外,更需要培养运动习惯。


之所以很多青训机构选择将篮球、羽毛球等单项体育类目作为课程,并不在于强化竞技体育的能力,而是通过游戏化、竞技化的课程体验,增加青少年参与体适能锻炼的动机,减少运动枯燥感。

                       

青少年体育教育,是门槛更高的健身教学


从长期的需求端趋势来看,健身房有机会做青少年体育教育,但最大的门槛是课程、教练的供给端。


GymSquare曾在《青少年健身,不是降阶的成人训练》中聚焦写到,一部分青少年训练方式,还是在按照成人模板套用于儿童教学。比如减量的俯卧撑和枯燥的跑跳练习,会降低未成年对于训练课程的兴趣。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如果套用成人模式以强迫激励的方式进行训练督促,或许会事倍功半,产生逆反心理。


重要的是,年龄的差异并不能用衡量体能的差异,这是成人和青少年训练有巨大不同的关键原因。因为青少年的肌肉骨骼系统仍然处于发育阶段,心智成熟程度和荷尔蒙的分泌也于成人不同,所以两者的训练方式也属于不同维度。


而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他们的运动表现和神经肌肉适应水平,也始终处于变化阶段,需要在教学策略不断调整。


无论是上游的教练培训导师,还是具体的培训机构,关于青少年体育教育的研发、创新才刚刚开始,这会是门槛更高的健身教学,但也是健身行业值得探索的全新方向。


本文转载自精练GymSquare,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在线教育的冬天,是青少年健身的春天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