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下场” 特步国际会成下一个滔搏么?

对于与高瓴的合作,特步国际认为其广泛的线上及线下网络和能力,将为“盖世威”及“帕拉丁”的业务营运带来创新元素。

2021-06-16 10:00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黄兴利 0 15616


禹唐体育注:

从2021下半年到2022年,超级体育运动大年拉开帷幕。作为中国三大体育品牌之一,特步也在这个6月进入高光地带――在6月15日拿下高瓴约10亿港元投资引发行业关注。

  

受高瓴投资消息影响,6月15日,特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大幅高开,盘中涨幅一度扩大至30%。截至收盘,特步国际涨收于10.72港元,涨幅20.72%,市值已达281亿港元。如果以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3.82港元收盘价作为基准,今年以来特步国际股价涨幅已达180.6%。当天,体育用品股走强,李宁涨超3%,市值达1912亿港元;安踏涨超2%,市值达4398亿港元。

  

高瓴“鞋架”上新

  

高瓴对于特步的投资分为两部分。一方面,高瓴集团与拥有“盖世威”及“帕拉丁”经营权及拥有权的特步环球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特步环球”)建立战略性伙伴合作,高瓴将投资6,500万美元(约5.057亿港元)于特步环球共同发展集团旗下“盖世威”及“帕拉丁”品牌的全球业务。另一方面,高瓴同时就特步国际发行的可换股债券订立了另一份认购协议,投资本金总额为5亿港元。两项投资总额约10亿港元。

  

在6月15日上午举行的投资者线上会议中,特步高层指出:“高瓴集团会占特步环球20%的股份,派驻董事,这个是我们最看中的,意味着高瓴集团会和我们共同发展两个品牌。”

  

主导百丽重组并在2019年拆分滔搏国际上市,成为高瓴在鞋服领域投资的经典案例。2017年,在高瓴主导下,百丽国际以531亿港元的交易额从港交所退市,创港股史上最大私有化记录。随后在2019年10月10日,高瓴拆分百丽国际旗下运动鞋服业务线――滔搏在港交所上市,当天市值超570亿港元,已超过当时百丽国际退市时市值。截至6月15日,滔搏市值已达740亿元。此次斥资10亿港元投资特步国际,也为市场打开了全新想象空间。

  

除了特步与滔搏,在体育消费赛道,高瓴多有布局。公开报道显示,去年11月,运动穿着品牌“Particle Fever粒子狂热”完成亿元C轮融资中,高瓴创投独家投资。除此之外,在去年4月,高瓴宣布与世界领先的单板滑雪品牌Burton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Burton中国业务,加大布局冬奥及冰雪市场。

  

对于与高瓴的合作,特步国际认为其广泛的线上及线下网络和能力,将为“盖世威”及“帕拉丁”的业务营运带来创新元素。特步集团认为,引入高瓴将能提升两大品牌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期待全面释放两大品牌在中国快速增长运动服装市场的潜力。

  

成立于2001年的特步国际,于2008年6月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19年,特步国际先后从美国和法国收购了“盖世威”和“帕拉丁”两个品牌的全球业务,组成时尚运动板块。除了这一细分板块外,特步旗下还包括大众运动和专业运动两个品类。其中,大众运动以特步主品牌为代表;专业运动以索康尼、迈乐为代表。

  

不过,主品牌特步目前仍是特步国际主要收入来源。2020年财报显示,在特步国际81.72亿元营收中,主品牌特步收入71.0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86.9%。包括盖世威、帕拉丁在内的时尚运动品牌实现营收9.99亿元,占比约12.2%;包括索康尼、迈乐在内的专业运动品牌营收为0.72亿元,占总营收比尚不足1%。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此次高瓴投资的重要标的,盖世威和帕拉丁两大品牌在2019年被收购后主要“阵地”仍在欧美市场。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2月31日,盖世威在亚太有43家自营门店,帕拉丁在亚太及欧洲分别有54家及3家自营门店,其中21家位于中国内地。

  

对于这两大品牌在中国拓展计划,特步国际称,预计盖世威首家自营店将于2022年初在中国内地较高等级城市开幕,除此之外,特步将通过在中国内地较高等级城市开设更多自营店,进一步加快帕拉丁的业务拓展。

  

国产运动品牌“第二春”

  

34年前的1987年,17岁的丁水波在福建晋江用打工攒的500元钱,和两个结拜兄弟一起创办了特步前身三兴公司,成为当时晋江第一波做外贸的鞋企。在此后几年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开始萌芽生长,1989年李宁创立、1991年安踏创立。随后在2001年,三兴公司更名“特步”并启动战略转型。

  

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运动品牌相比,国内三大运动鞋服巨头是全球运动鞋服领域的后来者,但在过去的20年间,借助于体育营销及明星代言模式,包括特步在内的中国运动鞋服品牌开始进入市场扩张期,在期间的数次奥运大年中,中国运动品牌的营销战火此起彼伏。

  

在此前的一次公开采访中,特步创始人丁水波曾公开提及2000年奥运会期间中国运动品牌的“代言攻略”。用丁水波的话来说:“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那个时候基本上中国的奥运冠军,被福建这些,或者说全国的这些体育用品全部请光了,我们开玩笑说,连一个不穿鞋子的跳水运动员也被请过去做运动鞋的代言人。”

  

不过,在2008年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传统纺服行业因此前的大幅扩张受到冲击,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国内运动品牌经历艰难的库存危机,集体遭遇寒冬。在此后的几年间,利润下滑、关店与库存居高不下成为行业通病,此前国产体育品牌那种靠低价跑马圈地策略在当时彻底失效。

  

这轮阵痛持续数年。在国产鞋服运动品牌经历了2011-2013年去库存时期、2014-2016年调整复苏期后,2017年至今行业才重回上升通道,股价回暖成为研究行业的风向标。

  

特步在资本市场“蹿红”并非个案。2018年以来,国内三大运动鞋服巨头股价一路高歌猛进,两年多时间内涨幅超数倍。截止到6月15日,安踏体育(2020.HK)收盘于162.7港元/股,总市值约4398亿港元,而在201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其收盘价仅为36.7港元;李宁76.7港元/股,总市值1912亿港元,而在201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其收盘价仅为8.28港元。

  

尤其是在近年来国潮爆发,给国产运动鞋服品牌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兴业证券日前发布研报指出,自2014年以来,中国终端市场持续以双位数增速扩容,2020年虽遭受疫情冲击,但增速仅下降 2%(全球市场下降15%),市场规模已达约3150亿元。据Euromonitor 测算,中国终端市场预期2021年仍能实现23%的复苏增速,并延续双位数的增长中枢。

  

兴业证券援引Euromonitor数据显示,在2020年中国体育鞋服市场各品牌份额占比中,Nike与Adidas仍占据前两位,分比为19.8%、17.2%;安踏及FILA市占率达15.4%,占据国产品牌首位;李宁则达到6.7%。紧随其后的则是斯凯奇及特步,其中特步份额不及5%。

  

除此之外,从去年三大运动巨头年报来看,三者之间的业绩尚存差距。2020年,安踏全年营收355.1亿元,净利润51.62亿元 ,李宁全年营收144.57亿元,净利润16.98亿元,特步国际全年收入81.72亿元,经营利润9.18亿元。

  

尽管与国产三巨头与外资品牌差距较大,但从今年一季度三大运动品牌的销售增幅中,也能看到国潮崛起下消费之迅猛。安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安踏品牌产品较同期录得40%-45%增长,FILA较同期录得75%-80%增长。李宁一季度数据显示,李宁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于整个平台之零售流水按年录得80%-90%高段增长。

  

对于占业绩近9成营收的特步主品牌销售现状,特步相关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首5个月,特步主品牌流水增长55%,线上线下(300959)均录得强劲增长,零售折扣率维持在7至75折,终端库存持续改善至4.5个月。有望在今年,零售折扣率和库存周转周期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本文转载自华夏时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高瓴“下场” 特步国际会成下一个滔搏么?国产运动巨头混战“第二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