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鼓点 催人奋进——冬奥之约·奋斗成就梦想(五)
过去,中国体育“夏强冬弱”,中国冬季运动“冰强雪弱”。
禹唐体育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补缺项、强弱项,逐步解决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弱和‘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问题,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现代竞技体育水平,既要靠气力,也要靠技力。运动员要有为国争光、勇创佳绩的志气,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加强技术创新,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不断提高训练和比赛水平。”
在冬奥会等世界大赛中的成绩表现,是衡量一国冰雪运动竞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自从北京联合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以来,中国冰雪运动在跨越式发展的赛道上不断向前。如今,在北京冬奥会的7个大项、15个分项和109个小项中,中国冰雪健儿已经实现了全项目组队。各项冰雪赛事也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学习借鉴先进方法、持续加强科技创新的努力和奋斗。
补缺项、强弱项,实现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2020年1月,在国际雪车联合会钢架雪车世界杯法国拉普拉涅站比赛中,中国选手耿文强获得并列第三名,成为首位在钢架雪车项目中登上世界杯领奖台的中国选手。从成为首位踏上冬奥会赛场的中国钢架雪车运动员,到北美杯上夺得中国钢架雪车队的首个冠军,再到登上世界杯的领奖台,耿文强和队友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着这个项目在国内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不只是钢架雪车,过去几年的时间里,高山滑雪、北欧两项等多个中国冬季项目曾经的“短板弱项”中,都出现了中国冰雪健儿奋起直追的身影。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选手参加了55个小项的比赛。而在北京冬奥周期,109个小项的国家队、集训队全部组建完毕。
过去,中国体育“夏强冬弱”,中国冬季运动“冰强雪弱”。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则为中国冰雪运动改掉“偏科”的毛病带来了契机。北京冬奥会的109个小项中,此前大约有1/3的项目在国内并未开展。从零起步、跨越发展,无疑意味着要付出加倍的汗水和努力。
在前不久完工并获得赛道认证的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中心,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的队员还在接近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中一遍又一遍地练习。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领队孙帆说:“我们要敢想敢做、敢打敢拼,立足现有条件,紧盯奥运目标,认真刻苦训练,创造属于我们的奇迹。”
办赛事、育人才,融入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1月24日,2020—2021全国越野滑雪锦标赛举行了男子15公里和女子10公里两个项目的争夺。作为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备战北京冬奥会的一次选拔赛,本次比赛吸引了17个省区市23支代表队参赛。比赛在甘肃省白银市的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举行,当冰雪赛事遇上西北山川,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情。
“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的现象,如今已悄然发生变化,高水平冬季赛事正在逐渐走向全国各地。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新疆举行,首届冰壶世界杯在苏州举办,连续两届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在重庆举行,2020—2021赛季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日前在天津蓟州的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落幕。
赛事活动在全国不断开拓,也带动各地不断夯实人才培育土壤。去年12月,2020全国冰球锦标赛男子组在云南腾冲举行,北京体育职业学院队最终战胜哈尔滨队夺得冠军。近年来,北京市的冰球运动员人数不断增加,2019—2020赛季的注册球员人数达到4500余人,较3年前增长近1倍。目前,北京市青少年冰球队共有10岁以下、12岁以下、14岁以下、16岁以下和18岁以下共5个年龄段的10支队伍,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体系正逐步完善。
全国男子冰球锦标赛也只是云南举办的诸多冰雪赛事中的一项。2019年,亚洲短道速滑公开大奖赛首次在昆明举行,来自云南本地的运动员也首次代表国家队出现在亚洲赛场上。此前,云南的冬季项目可谓是“零基础”,在“北冰南展西扩东进”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推动下,冬季运动逐步在多个省市生根发芽,特别是很多南方省份都组建起不同项目的运动队伍。这也为中国冬季运动提升竞技水平、培养竞技人才增添了更多活力。
强技术、善改进,科技创新助推冬奥会备战
北京冬奥会备战进入“冲刺”之年,依靠科技力量提升训练效果、完善训练保障,作用日益凸显。国内用于跳台滑雪训练的专用风洞已经建成投用,运动员在仿真风阻中可以大胆尝试新动作,打磨技术细节,安全、高效地进行助滑训练和飞行训练。在吉林北山“雪洞”,四季“造雪”的小环境打破季节限制,让越野滑雪队得以延长雪上训练时间,提高竞技水平有了更多保障。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冰雪运动如今改变了底子薄、基础弱的发展困局,科技创新更渗透备战过程的方方面面,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医疗、康复、营养等训练保障机制建立起来。
正在河北崇礼训练的冬季两项国家集训队将采集训练数据和分析训练成效作为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大数据积累和分析,教练员和科研团队可以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制定或调整训练计划。借助科研手段,队伍训练不再像过去那样“凭感觉、凭经验”,训练效果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我们已经形成机制,每个阶段都会有总结和回顾,反馈机制的建立让这些数据和科学训练方式发挥了更大作用。”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副领队许猛说,训练方式的变化带来理念上的更新,也在推动着中国冰雪运动的“质变”与转型。
在位于河北涞源的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赛道建设对标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在设计施工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负责人之一、来自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张铭琦表示,团队在参与“雪如意”工程时以辅助国外团队为主,到了承担涞源跳台滑雪基地的设计任务时,已是完全自主完成,“我们借鉴了设计‘雪如意’的经验,也融入了很多创新理念,从‘跟跑’到独立完成,填补了国内空白。”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表示,中国冰雪运动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在学习借鉴世界冰雪强国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基础上,加快自主创新脚步,与各领域已有成熟技术借鉴融合,“从‘追赶者’到在某些方面成为‘引领者’,需要打破常规,以科技硬实力为支撑,最终形成中国冰雪独有的竞争优势。”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备战鼓点 催人奋进——冬奥之约·奋斗成就梦想(五)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