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郁“中国风”,十足“科技范”——冬奥之约·奋斗成就梦想(二)

”冬奥建设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体现着中国智慧,书写着中国范本。

2021-01-22 14:00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季芳、孙龙飞 0 37065


禹唐体育注:

场馆建设是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注重运用先进科技手段,严格落实节能环保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展示中国风格。”“各项建设和改造工程都要努力成为精品工程,同时要充分考虑后续利用。”冬奥建设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体现着中国智慧,书写着中国范本。

  

在北京赛区,多座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如今转型为“双奥场馆”,科技为场馆注入新活力;在延庆赛区,冬奥建设与生态修复同步推进,“山林映场馆”成为现实图景;在张家口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创下多项世界第一……依托办奥理念、加强技术创新、展现发展成果,广大冬奥建设者只争朝夕,用奋斗实现一项项突破,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贯彻落实好“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实现“努力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奠定坚实基础。

  

如期完工,确保奥运标准

  

从延庆小海陀山山顶俯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7条雪道勾勒出蜿蜒的曲线,山脚下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若隐若现,1.9公里的赛道宛若一条巨龙静卧。

  

在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延庆场馆建设处处长刘利锋看来,这5年,小海陀山奇迹般地实现了华丽“转身”。“以前这里一片荒山,没有路、没有电、没有水、没有通信。”第一次接到建设任务时,刘利锋还有些担心:“在大山沟里办比赛,能实现吗?高山滑雪、雪车雪橇赛场建设没经验、无参考,怎么建?”勘测的前半年,他和同事靠着双脚丈量山地,每天爬山八九个小时,没有路,就沿着沟壑砍断荆棘前行,绘制出了一张张规划图。眼看着冬奥场馆在自己走过无数次的山路上拔地而起,刘利锋激动不已:“这些年的苦没有白吃。”

  

冬奥工程建设挑战重重,数万名建设者发扬奋斗精神,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斗争,将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落到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场馆及配套工程建设等各个方面确保奥运标准,是始终如一的原则。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多个冬奥气象监测站点已经设立,预报精度提升至分钟级、百米级;延庆赛区冬奥综合管廊成功贯通两年多,承担起送水、送电、送信号上山的任务;在张家口赛区,5G信号实现了对冬奥核心区及京张高铁等重要交通枢纽的有效覆盖……一个个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完工,进一步织牢了交通、医疗、电力、通信等赛会保障网。

  

坚持百年大计,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冬奥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稳步推进。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筹办工作带来不小挑战。冬奥建设做到了节奏不变、目标不变、标准不变。2020年年底,北京冬奥会所有竞赛场馆如期高质量完工,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完成,达到测试活动要求。

  

科技创新,体现中国智慧

  

张家口崇礼,新建成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依山而卧,气势恢宏。作为张家口赛区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雪如意”的建成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

  

“国外的跳台滑雪赛道大多建在土石方等填充物之上,‘雪如意’则另辟蹊径,将168米长的赛道架在空中。从侧面看去,由87根支柱支撑的赛道,宛如一座身形柔美的高架桥。”张家口奥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龙介绍说。

  

冬奥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性强,在令人惊叹的建设成果背后,科技创新发挥出重要作用。“大到国家速滑馆8500吨钢结构,小到国家体育馆扩建工程的一块幕墙玻璃,都可以实现数字化,完成精准设计、工厂化生产和现场快捷装配。”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于德泉说。依托“智慧建造”技术,国家速滑馆在设计施工阶段大胆创新,无论建造技术还是建设速度,均体现了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最高水平。

  

奋斗成就辉煌。场馆建设向前迈出“一小步”,背后很可能是增强自主能力的“一大步”。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放弃了高薪聘请国外团队的做法,走出了一条中国人自主创新之路:1.9公里赛道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一次性通过国际组织认证,随着中国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正式亮相,该项工程已申请专利133件,获得受理、授权105件。

  

冬奥筹办的高标准、新突破,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铺就基石,其影响远远超出体育范畴,投射到城市升级发展的脉络中。“这些工程赛时为北京冬奥会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赛后将成为提升民生保障和城市管理能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留下丰厚遗产,使举办地长期受益。”于德泉说。

  

理念落实,着眼未来之路

  

绿色、可持续,是冬奥场馆建设从一开始就秉持的理念。北京冬奥会所有新建、改造场馆和设施全部满足绿色建筑标准,并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处理废弃物与废水等方面形成示范,不仅兑现申办时的承诺,也为冬奥场馆的赛后可持续利用留下足够空间。

  

最大化利用现有场馆和设施是冬奥筹办工作中的一大亮点。44个冬奥场馆和设施中,需要建设的场馆和设施只有7个,占总数的16%。从“鸟巢”到“五棵松”,从首都体育馆到国家体育馆,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大放异彩的场馆,如今升级为“双奥场馆”。“水立方”成为世界首座实现“水冰转换”的场馆,成为奥运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典范。

  

每座场馆都拥有一张面向未来的发展蓝图:在“雪如意”的“柄首”,顶峰俱乐部赛后将用于举办会议会展,接待旅游观光等;在国家速滑馆,1.2万平方米冰面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可接待超过2000人同时开展冰球、速滑、花滑、冰壶等运动;具备“水冰转换”条件的国家游泳中心将实现春夏秋三季开展水上运动,冬季开展冰上运动……冬奥场馆将向公众开放,服务于全民健身,不仅体现了“共享办奥”理念,也是冬奥建设“坚持百年大计”的重要内涵。

  

理念创新着眼于未来发展,让冬奥工程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2020年,《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发布,着眼于“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3个领域,旨在开创出人人参与、人人获益的新局面。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副处长桂琳认为,北京冬奥工程建设,不仅仅着眼于赛时,也为项目发展、公众参与、城市更新升级提供支持、埋下伏笔。

  

以冬奥会筹办为契机,为生态环境改善书写新方案,为区域和城市发展打造新模式,为人与社会进步创造新环境,这份以“美丽中国”为底色的北京冬奥画卷将在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浓郁“中国风”,十足“科技范”——冬奥之约·奋斗成就梦想(二)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