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健身场馆这一年有失更有得 很多改变正在进行

在疫情突袭的2020年,室内健身场馆经历了极其艰难的挑战与考验,也让整个行业看到了做出改变的必要性。

2020-12-15 14:00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赵晓松 0 36518


禹唐体育注:

年底,天儿冷了,家住虎坊桥的健身爱好者杨奕凡准备转战室内,找一家室内健身房。不过,这名35岁的自由职业者在考察了数家健身房后仍然举棋不定,他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说:“我之前去的健身房今年7月关闭了,让我损失了几乎一整年的年费。这次得找个靠谱儿的。”


与杨奕凡有相同想法的健身爱好者不在少数。在疫情突袭的2020年,室内健身场馆经历了极其艰难的挑战与考验,也让整个行业看到了做出改变的必要性。



一度“压力山大”


“那是在1月20日晚的央视《新闻1+1》节目里,钟南山院士确认新冠病毒‘人传人’。”日前,真传泰拳馆老板许仕凡和记者回忆起年初的那个“关键时刻”——彼时,前一年出色的经营数据让他正准备加大投入,在新的一年为拳馆增加课程密度。


但一切都从那时起改变了。


一夜未眠后,许仕凡决定以大局为重,在会员群里宣布:原定于大年初二(1月26日)恢复营业的拳馆无限期停业。


凭借出色的硬件设施以及来自泰国的资深教练,真传泰拳馆开业3年来积累了400余名固定会员,他们都支持许仕凡的决定,“大部分都是年卡会员,还有不少人已经约好了年后的私教课。我做好了退费、赔偿的准备,但没有一个人提出要求。”


会员支持、泰国教练和工作人员同意减薪,但房租等还是抹不掉的开销,让许仕凡每月必须为停摆的拳馆付出17万元左右。这个数字让他“压力山大”,“最开始有消息说4月底室内健身场馆可以开放,但我们一直迟迟没有接到通知。压力最大的时候是5月,我一度觉得看不到头。”


回想起几个月前的困境,许仕凡不禁苦笑,他告诉记者,拳馆在4月底至6月底先后4次准备重启,但一次次未能如愿。终于,7月下旬,真传泰拳馆重新开业了。


员工半年没回家


尽管很难,但真传泰拳馆毕竟撑了下来,还有很多室内健身场馆没能熬过疫情的考验。在右安门附近某商场内一家新开业的健身房做教练的吴先生告诉记者,今年4月,他此前工作的健身房因资金链断裂破产。


实力雄厚的大型健身场馆也遇到困难。在通州区占地40亩、拥有篮球馆、健身馆、羽毛球馆等总计3.8万平方米健身场馆的北京弘赫国际体育中心损失更大。总经理吴志宏告诉记者,从1月底至7月中下旬,弘赫国际体育中心暂停接待散客半年之久,每个月的损失都不小。


好在,弘赫国际体育中心在此期间接下了中国男篮U18、U16队为期3个月的封闭集训业务,算是稳住了收入。这期间他们还遭遇“人员荒”,因为疫情导致的返程难和封闭管理措施,让弘赫国际体育中心只剩下18名工作人员。


吴志宏感慨地说:“大家都挺不容易的,将近半年没回家。5月的时候我们组织了一次集体生日会,大家一起吃蛋糕,很多人都流泪了,这样的经历很难忘,也让我们更紧密了。”



行业呼唤新模式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认为,由于选址大都在通风条件相对较差的空间,且健身本身就属于易感染行为,因此室内健身场馆必然成为疫情期间停工早、复工晚的场所,但疫情只是这个行业处境艰难的催化剂,“室内健身场馆的经营困境从去年就开始出现了,今年的疫情加速了室内健身场馆现金流的断裂,但如果没有疫情,其实这个风险也会出现。”她进一步分析说,当下国内健身场馆绝大部分仍然采取“赌你不来”的预付费会员卡经营模式,但随着消费者更加注重健身体验,这一旧模式已经彻底落伍。


王雪莉认为,尽管大量健身房等室内健身场馆的倒闭会让消费者在未来提高风险意识,但并不会影响他们对健身方式的选择,“健身不是刚需,用户不是大口径人群。所以参与者的黏性、忠诚度其实很高。我们常说健身‘上瘾’,不动就难受。一些工作节奏快的地区,有白领加班到半夜都要去健身。健身场馆还承载了社交功能和提高个人认同感等情感功能,进一步增加了用户黏性。”王雪莉表示,撑过特殊之年的健身场馆经营者,需要认真地在经营方式、产品服务模式上更新,“这实际上是市场风险机制倒逼企业升级服务,比如采用‘赌你来’的新模式和收费体系,建立将‘健身小白’转化为深度健身爱好者的产品和服务体系等。”


改变正在进行时


事实上,经营者也体会到了这种改变的必要。


疫情过后,真传泰拳馆的生意逐步回到正轨,记者采访许仕凡期间,一名20岁左右的女会员正在挥汗如雨地上着一对一的私教课。“这正好反映了我们拳馆的新趋势,一是女性消费者多了,这主要是因为女性打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另外就是一对一私教课多了,这说明大家愿意为更好的体验买单。”


在强化传统业务的同时,弘赫国际体育中心也瞄准新方向——特色青少年体育培训。吴志宏说:“疫情让大众的健康意识提高了,特别是家长更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我们就针对青少年推出了很多特色项目。”吴志宏表示,相对于健身业务,消费半径更长的培训业务拥有更广阔的市场。


此外,疫情让场馆经营者对健康、安全有了新的认识。入场前扫健康码登记、体温测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场馆设施消杀也不容忽视。许仕凡的拳馆选择在原来团课销售最好的周日闭门谢客,进行一整天消杀工作,“健身是为了健康,不能因为参与健身产生其他健康风险。”


本文转载自北京晚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疫情影响之下 停工早复工晚 室内健身场馆 有失也有得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