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的春天来了

“体育不光是锻炼身体,还有心理成长和年轻人参与社会活动的体验,这是现在很多孩子缺乏的。”

2020-11-05 14:00 来源:新华社 记者/王镜宇、马邦杰、卢星吉 0 59801


禹唐体育注:

“体育学科和语、数、外同等级,再正常不过,在我心目中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学科。”谈到不久前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关于体育要在中考中逐步达到与语、数、外同分值的表态,在重庆市南开中学当了37年体育老师的肖素华如是说。


在肖老师看来,随着课业负担的不断加重,现在的孩子健康素质在下降,而心理问题出现的频率在增长,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应对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手段。


“体育不光是锻炼身体,还有心理成长和年轻人参与社会活动的体验,这是现在很多孩子缺乏的。”肖素华说,“体育不仅仅是像语、数、外这样的一个学科,而是德智体美劳的一个方面。体育的教育功能不仅要通过体育课程来完成,也要通过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来完成。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无论生理、心理还有智力的发展,在体育的教学、锻炼、竞赛中,都能给予他们不同的机会,这不仅仅是课堂和分数能完成的。”


前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毛振明研究学校体育政策多年。他注意到,新的文件提到体育教学改革,明确指出要在义务教育阶段教会学生一到两项专项运动技能,提出“教会、勤练、常赛”的目标,还强调要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这样实质性的内容在过去是很少见的,值得大书特书。


《意见》中另一处让毛振明眼前一亮的内容,是“试行学生体育活动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机制”。他说:“出了问题后,不能校长和体育教师直接去谈,一定要引进第三方权威。第三方权威应该由四种人组成:应该有一位老校长,了解学校教育方面的规定;应该有一位特级体育老师,知道所有体育课的规范,运动安全的规范;应该有个医学专家,可能是个骨科大夫,也可能是个心内科专家,能够判断什么原因引起的事故;另外还一定要有一个法律方面的专家,他知道在法律层面如何鉴定法律责任。如果建立了第三方调节机制,将来学校体育开展起来就会减少后顾之忧,校闹冲突会少很多。”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认为,这次的《意见》和不久前关于体教融合的文件都很有针对性,它看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在想办法,有些举措也比较具体。


刘波注意到中考体育逐步提高分值和启动高考体育研究的提法。他说,中考体育分数可以逐渐提高,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实施。体育进高考则需要深入研究,不能凭感觉,因为体育课学习涉及场地、师资条件等,体育教育资源不均等、不平衡的情况比文化课更加明显。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钟秉枢表示,做加法的同时也必须做减法,否则很难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体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健康素质不达标不能总是怪体育,首先要落实其他课程的减负。如果在现有考评标准不变的情况下,每天体育加一小时,美育再加一小时,可能对于身体健康适得其反。”


新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心理事、新时代阳光体育行动执行主任陈智勇说,《意见》最大的价值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层面,把学校体育作为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作用,拓展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不过,他也担心,仅靠一个文件,可能难以改变学校体育长期以来在教育中的位置。


虽然对《意见》落实过程中的种种挑战有思想准备,但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相信这份文件能够改变学校体育工作的面貌。他说,文件出台之后,教育部会要求各地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并采用督导的方式督促各地抓好落实工作。对于加强体育工作会进一步增加学生负担的担忧,他认为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恰恰可以对冲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他也注意到,有些地方的中小学在学校体育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功经验,教育部会对他们的做法进行总结和推广。


“新时代的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而体育是教育的基石。从人的全面发展,从教育的全面培养来讲,我们过去对体育是严重忽视,没有看到它的育人价值。我们只看到了应试教育和对体育不重视带来的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代价,但是并没有把它上升到提高国民素质这个高度,新时代需要我们对体育有更高的认识。”王登峰说。


本文转载自新华社,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学校体育的春天来了——业界热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