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新观察(上):更好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

这份文件以系统性解决的思路,力促体教融合实现“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用实招破解难题,以新意打开新局。

2020-09-25 14:00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马剑、李硕、孙龙飞 0 20061


禹唐体育注:

在青少年成长中,体育应当发挥什么作用?从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教育开始,如何搭建起校园体育和竞技体育之间的通路?青少年体育技能培养、赛事体系规划如何融通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

  

这些多方关注的话题,在日前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从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到教育、体育部门整合学校比赛、U(年龄段)系列比赛;从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到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校园授课的途径,同时提升体育教师的技能培训……这份文件以系统性解决的思路,力促体教融合实现“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用实招破解难题,以新意打开新局。

  

疏通堵点,资源互补

  

“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青少年实际需求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是《意见》制定的原则之一。”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司长王立伟表示,近年来,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在青少年体育活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双方目标任务缺乏深度匹配、有限资源未能有效融通等问题。在切实疏通体教融合的堵点,以思想融合、目标融合、资源融合、措施融合促进体教全面融合方面,这份文件“有很多干货”。

  

“《意见》明确了国民教育体系培养竞技运动员的阵地作用。特别是新的竞赛体系搭建起来以后,高水平运动员也可以从国民教育体系中脱颖而出,这是一大亮点。”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这意味着教育部门要承担更多责任,但也正体现了体育回归教育的宗旨。”此外,把原来分立的各种学生体育竞赛统一起来,把培养竞技运动员和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竞赛有机结合起来,以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根基,更好地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也是《意见》重点发力之处。

  

“在资源优势方面,教育和体育部门的互补性很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席薛彦青说,“这些年来,体教融合在不同层面有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可喜成果。比如大体协和中国篮协、中国排协等深入合作,积极打通人才培养、选拔的平台。现在,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培养的球员已经有人入选了国家男篮。同时,CUBA的水平不断提高,影响力也走出校园,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转变观念,协调推进

  

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应当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这些年来,为学生“减负”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是否依然过重,这与学生体质下滑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联?“近年来,青少年体质下滑趋势虽然得到了初步遏制,但仍未实现扭转,学校体育改革迫在眉睫。”王登峰说,学校要真正重视体育课,把对体育课的认识从“活动活动就行”,变成一个正规课程。应当聚焦“教会、勤练、常赛”,以此建立起校园体育新的评价体系。“在学校这个面向人人的体系中,应该让人人都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有机会成为包括体育在内的各类专业人才。”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育是撬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杠杆,理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在不久前落幕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有25名清华大学学生代表各省区市队参赛并取得多项优异成绩,这正是体教融合结出的硕果。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表示,“无体育,不清华”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从体育课不及格、不会游泳不能毕业,到各类竞赛蓬勃开展、校园运动队夺得全国比赛冠军,清华大学始终强调体育的育人功能,坚持普及和提高并重。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竞技体育重要的人才摇篮,传统的体校培养模式也面临挑战,有待深化改革。自2004年开始,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区一级体校就取消了“三集中”(住、学、训集中)办学模式,采用了更为合理、更受欢迎的“一集中”(学生放学后集中训练)。“体校学生的身份首先是学生,然后才是运动员,平衡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至关重要。”上海市体育局原副局长郭蓓说,“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文化学习、影响他们的发展为代价去拿金牌。”

  

从强健体格到塑造人格,从掌握运动技能到有机会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多元价值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时代的发展也要求体教融合向纵深推进,转变观念、汇聚合力,正是《意见》的指向。

  

破除藩篱,整合赛事

  

长期以来,体育和教育系统在赛事等方面有着各自独立的发展路径,彼此不兼容、不互通,成为体教融合的掣肘。针对这一难点,《意见》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体育赛事由教育、体育部门共同组织,拟定赛事计划,统一注册资格”,有力破除了两个系统赛事间的藩篱。合并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改为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也是《意见》的具体举措之一。

  

王立伟说:“今后,义务教育、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体育赛事由教育、体育部门共同组织,拟定赛事计划,统一注册资格。不会再出现参加一个系统的比赛就不被允许参加另一个系统比赛这种情况。”王登峰表示,“青运会90%的参赛选手都是普通学校的学生,与学生运动会合并有天然基础。其中的设项问题,可以用合理分组的办法解决,比如设置校园组、半职业组或职业组。学校还没有开展或者开展较少的项目可以单独设组,这对学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也将发挥引领作用。”

  

将培养竞技运动员和面向所有学生的青少年赛事进行整合,将打开一片广阔天地。“大体协、中体协举办的赛事已经涉及71个体育项目。”薛彦青说,接下来就要抓住机遇,全方位加强和各个单项体育协会的合作。“青少年赛事体系打通之后,要更注重发挥赛事的育人功能。学生群体基数庞大,让体育伴随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在此基础上,也一定会涌现更多竞技体育的好苗子。”

  

体教深度融合、有机融合,关乎青少年健康成长,关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更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意见》的发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创造了新的环境和格局,体育与教育之间的桥梁正在扎实搭建。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更好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体教融合新观察(上))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