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不动的体育版权市场…

距离英超新赛季开赛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英超官方却在这个关键时刻选择与中国的转播商突然解约,英超方面到底出于怎样的考量?这一突然解约事件,是否会成为国内天价版权竞争的拐点呢?

2020-09-09 10:00 来源:体坛周报 0 66035


禹唐体育注:

北京时间9月3日晚,一则重磅的消息引发了球迷们的关注:英超联赛官方宣布,与中国转播商(即PP体育)解约,随后PP体育也发布声明证实了这一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迅速引发了中国网友的热议,距离英超新赛季开赛还有一周,难道新赛季只能“光明正大”看盗播了吗?


解约事件众说纷纭


一直以来,英超联赛以其激烈的对抗和高观赏性在中国拥有为数众多的球迷。也正是因此,这块版权“蛋糕”从来不缺少竞争。此前,PP体育以三年5.6亿英镑的天价拿下了英超联赛2019-2022三个赛季的独家转播权,然而这一合作仅仅进行了一年,就提前终止,实在令人哗然。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此前的说法,双方因一笔1.6亿英镑的转播分期费用产生了分歧。由于受到疫情影响,2019-20赛季的英超联赛直到6月才复赛,而《每日邮报》称,PP体育拒绝支付本该在3月份支付的这笔金额。


而根据PP体育发布的声明,双方已经过多轮会谈,但PP体育与英超在版权价值方面存在分歧。虽然PP体育已依照协议向英超联赛超额预付版权周期费用,但PP体育仍将终止与英超的合作。有国内媒体透露,根据双方此前签署的协议,pp体育需要先付版权费的50%,随后需要在2020年和2021年每年3月分别支付30%和20%。英媒所称的PP体育拒绝支付的本该在今年3月份支付的这笔款项,正属于第二笔款项。


事实上,受到疫情的影响,和英超联赛产生版权纠纷的不止中国转播商,英国本土的转播方天空体育此前也曾要求英超退还转播费。甚至不止英超联赛,在全球体育赛事大面积停摆的状况下,各国的体育赛事转播商均因无比赛可以转播导致广告收入锐减。为了缓解压力,这些转播商拒付或延期支付版权费等报道也屡见不鲜。疫情推动的多米诺骨牌,还在持续产生连锁反应。


而据新京报、澎湃新闻等媒体的最新消息,PP体育已经决定起诉英超,很可能将会要求对方返还超过实际执行版权期的费用以及因受疫情影响对本赛季所产生的损失的费用。至于事情最终会如何发展,尚待观察。而在9月4日凌晨,针对球迷十分关心的此前购买的会员该怎么办的问题,PP体育也已经发布声明给出了解决办法。


版权竞争愈演愈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大型体育赛事也日益增多,体育赛事转播愈发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过在最初,体育赛事转播这一领域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并未完全开发,看中中国市场广阔前景的不少赛事组织者为了提高赛事影响力,不惜无偿甚至“贴钱”来邀请电视台转播体育赛事。


那个关于斯特恩帮助NBA敲开中国市场大门的故事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这里也就不再赘述。直到1994年,中央电视台与中国足协签下了一份长达5年的甲A联赛电视转播协议,以每场比赛给足协2分钟广告时间的形式获得了赛事转播权,这意味着我国职业体育赛事转播权进入了有偿转播的市场开发阶段。


凭借着央视在全国的知名度,甲A联赛也迅速发展成为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本土职业联赛。不过在这一阶段,我国的体育产业刚起步,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力还不够大,电视台牢牢掌握着议价权。而央视所具有的公共服务属性,也决定了其提供的赛事转播是免费的。习惯了免费观看的观众,后来对于付费观看迟迟难以接受,也就不难理解了。


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视逐渐不再是唯一观看赛事的渠道。2006年,上海文广集团斥巨资购买了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新媒体转播权,我国的一些门户网站也和NBA达成合作,通过网络视频直播NBA的一些赛事。新媒体成为了大型体育赛事转播权开发的重要力量,版权竞争,也逐渐激烈了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天盛传媒斥巨资买下了英超三个赛季的新媒体直播权,并尝试在其自己运营的频道上采用付费的方式播出英超联赛。此举无疑引发了习惯免费观看比赛的观众的不满,付费观看英超的尝试最终还是失败了。随后新英继续在付费观看的道路上尝试,同样斥巨资购买了英超版权的它们吸取了教训,不仅将版权分销给了几大互联网巨头,其在自己的直播平台进行比赛直播时也有部分比赛可以免费观看。


而到了2014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赛事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加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放宽了体育赛事转播权的限制,从而引发了购买赛事转播权的热潮,版权价格也水涨船高。体奥动力5年80亿人民币的高价拿下中超联赛版权,更是将版权价格抬至高位。更多互联网公司“入局”竞争,转播权市场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


市场能否回归理性?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匪夷所思的天价版权费层出不穷,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的版权费似乎都已经让围观的人心中泛不起一丝波澜。然而,天价版权费的背后,如何变现却显得愈发困难。“烧钱”买版权,坚持得了一时,但如果迟迟未能变现,终究难以强撑到底。乐视的前车之鉴,仍警醒着这个行业中的每一个人。


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新媒体机构斥巨资购买的体育赛事转播权,盈利模式大部分仍依赖赞助和广告,大家都在等待付费用户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咬牙坚持。尽管近些年来,随着版权意识的强化,用户的付费习惯相比以往已经在逐渐养成,但是相比欧美国家,我们的观众距离习惯付费观看仍有很长的一段路。


另外,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媒体传播,给版权保护带来了很大困难。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就曾提出,目前我国体育赛事直播权利保护方面却存在不足,盗播现象非常严重,极大损害着购买正版赛事直播权利的平台和用户的合法权益,也限制了体育直播行业的发展。不过很显然,解决这一问题仍需时日。


种种问题仍待解决,但似乎仍然没能阻止大家“烧钱”的步伐,天价版权竞争仍在持续。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呼吁市场理性的声音重新变大。因为疫情推迟的赛事还能否恢复?何时才能恢复?重新恢复的体育赛事是否还能保有曾经的商业价值?诸多问题“逼迫”着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些天价版权费。PP体育在已经付出了巨大投入的情况下最终放弃英超版权,无疑也引发了人们的进一步思考。


市场能否回归理性?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本文转载自体坛周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烧不动的体育版权市场…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