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元级消费蓝海市场 如何抓住体育消费新机遇?

体育直播带货、云健身,云赛事等新业态迅速发展,也让体育产业衍生出更多新增长点。

2020-08-26 10:00 来源:工人日报 记者/李国 0 18445


禹唐体育注:

“每到傍晚和节假日,这里的运动场馆总是爆满,想打球都要排好久的队呢。”8月23日,重庆江北石子山体育公园保安王师傅如是说。

  

记者在公园里看到,12张台的乒乓球场已被全都占满。刘弘兵大爷和老伴带着孙子来打乒乓球,他告诉记者,疫情后全家人都“动”了起来,儿子媳妇喜欢攀岩,孙子喜欢打乒乓球,光是置办体育用具就花了好几千元。

  

莱茵体育(重庆盘龙)体育生活广场正健身的冉女士说,提高免疫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锻炼,在她看来,疫情之后全民健身意识会大大提升,体育健身产业定当出现爆发性增长。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体育零售的确呈现爆发式增长,跑步机、瑜伽用品销量同比增长168%、135%,一些新型健身器材,如电动呼啦圈、划船机等也成为热销单品。此外,体育直播带货、云健身,云赛事等新业态迅速发展,也让体育产业衍生出更多新增长点。

  

疫情重创体育产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体育赛事全面大停摆,体育产业带遭遇巨大危机,全世界将近有2万多场体育赛事因为疫情的缘故被迫取消。

  

上市企业三夫户外是疫情期间受波及最严重的体育产业公司之一。2020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亏损1359.04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03.27万元;同为户外用品公司的探路者,一季度营收下降39.7%;主要从事赛车赛事运营的力盛赛车,一季度营业收入下降45.38%;金陵体育一季度营业收入下降25.75%等。

  

体育培训机构万国体育首席执行官张涛表示,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万国体育月度亏损上千万元,主要是房租、员工工资、社保、公积金、固定资产摊销等。

  

重庆海派健身集团总裁元少林直言,疫情对企业来讲,影响很大,有冲击也有启发。疫情期间,推出了直播教学一对多的线上健身课,复工后,又推出一对一的“闪瘦”线上训练营,希望开辟更多的线上产品。未来,还会探索更加便捷会员健身的场景模式,比如社区型等小型健身场所,方便市民在家门口也能健身。

  

尽管如此,由于体育产业具备长期投资的高确定性,吸引了大量资本布局。自2014年以来,体育运动投融资升温,2016年投融资事件最多,共计313起,2018年投融资事件有所减少,但是投融资大幅增长,投融资金额达到686.99亿元。2019年体育运动投融资降温,投融资事件117起,投融资金额210.89亿元。

  

在线健身、居家运动带来新增长

  

近年来,文化、体育等新兴消费开始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尤其在疫情之下,在线健身、居家运动等新消费习惯的养成逐渐成为体育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带动经济回暖复苏。

  

根据苏宁易购、苏宁体育、PP体育日前联合发布的体育消费大数据显示,上半年,体育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52%,健身器械、跑步机等居家运动器械增幅明显,分别同比增长280.6%、179%。

  

记者发现,无论是出于养生需求而选择健身,还是由于长期宅家造成的“报复性锻炼”,消费者对于体育的消费热情一路高涨。苏宁在为品牌进行的直播专场中,阿迪达斯专场直播创下观看人数292万,支付订单数2.25万,销售582万元的出色成绩;斯凯奇专场,销售增长达到663%。

  

2020年是体育直播带货的元年,体育圈紧跟着直播带货的热潮,体育企业先后开启直播带货模式。明星、健身博主的加盟助阵,令视频直播“云健身”赚得盆满钵满,1.5万个瑜伽垫在李佳琦直播间内30多秒被抢购一空。李娜带货母婴产品、马布里亲自上场直播带货、PP体育多次按下直播带货按钮,直播带货俨然成为了时下体育圈营销的新模式。

  

万亿元级消费蓝海市场

  

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增加值仅占整个GDP的1%左右,但是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增加值占据GDP的比重通常达到2%~3%。也就是说,国内的体育产业市场规模还有巨大的增值空间。

  

北京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何文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台+内容+衍生经济”的思路将是中国体育产业未来的一个方向,如何将各类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大幅度增值,是所有体育产业从业者都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马拉松是一场体育赛事,但它却可以将背后的相关产业连接起来,带来报名收入、运动服饰、智能穿戴、旅游等经济收益。“目前,中国的马拉松产业链已趋于成熟,产业链上游有赛事培训与组织机构,中游包括赛事宣传与运营,下游则包含赛事周边及增值服务。”艾媒咨询分析师王清霖说。

  

重庆体育局副局长杨贵山表示,目前全市300公里左右健身步道的选线、规划和建设已实施,尽快在全市建成1万公里健身步道。重庆市体育局正按照“让重庆动起来,让市民动起来”的总体要求,推出“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措施。

  

“5G时代,政策+资本的力量又会再度催生一大批体育内容(短视频和游戏为主)、智能穿戴(大健康概念)、场馆运营(5G覆盖)、VR眼镜(体育游戏/视频)等领域的新公司或新品牌。”重庆长江经济研究院莫远明研究员说,国内第一个5G全覆盖马拉松/越野赛、全球首个5G滑雪场、全智能无人体育卖场、5G+8K直播中超等,已将运动健身的需求彻底爆发。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体育相关企业注册量迅速增长,2019年企业年注册量达到156.6万家,较2018年同比上升了109%。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中国体育消费需求,从传统的体育制造用品初次消费,转向娱乐性消费、观赏性消费。体育产业化的本质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互联网+”体育的驱动下,围绕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体育消费需求,体育与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医疗、信息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加深,衍生出许多创新产品业态。


本文转载自工人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万亿元级消费蓝海市场 如何抓住体育消费新机遇?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