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后,期待新生——体育新职业催生新希望

面对特殊形势,求职者应该如何“应时而变、应势而立”?从业者和专家们从各自角度为求职者们提出了期许和建议。

2020-05-18 14:00 来源:新华社 记者/林德韧等 0 175681


禹唐体育注: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以“线下”“聚集”等为特征的体育产业带来巨大冲击。行业内的许多传统领域都按下了暂停键,损失不可谓不大。“健身教练送外卖”等花絮新闻也开始见诸报端,凸显出从业者的无奈。

  

随着疫情逐渐稳定,体育产业的复工复产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不仅传统行业逐步恢复,以线上健身教练、电商主播为代表的新职业也展现出了强大活力。

  

疫情“野火”掠过,许多新苗正在成长。

  

线下有压力,线上求生机

  

这段时间,健身博主宋斐格外忙碌。今年2月到4月,她在B站(视频网站bilibili)上的ID“海洋饼干Sophie”粉丝增长17万,她自己的APP平台用户数量也从2019年年底的不到一万猛涨至三万左右。

  

“我的主要受众为女性,她们对于‘体态纠正’‘健康地瘦’等方面的需求量很高,而且这个需求无关年龄,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品质、自我管理的意识一定会加强。所以我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持乐观态度。”宋斐说。

  

疫情期间被迫“宅家”,客观上促进了线上健身行业的兴起。据统计,淘宝2月“运动/瑜伽/健身/球迷用品”类目直播引导的成交金额环比上涨213%。在健身平台keep的天猫旗舰店,一款瑜伽垫月销量就超过2.5万。多个平台的数据显示,诸如瑜伽垫、小哑铃、弹力带等常见的家用运动装备销售在疫情期间都有一定增量。

  

和宋斐一样忙碌的还有“功夫者”APP创始人柴国徽,作为一个涵盖近500名老师、近20000个视频、3000多个课程的平台掌舵人,他在疫情期间也发现了新的趋势。

  

“疫情期间,大家更多地转投线上,很多武术老师‘被逼’开始接触线上教学。有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线上武术教学活跃度很高。”柴国徽说。

  

大连科技学院校长张福利认为,体育行业属于大健康的范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消费占比将越来越高,百姓对于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必将产生新的相关产业和职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体育‘网红’,这些‘网红’通过带货不仅能够搭建自己的社交圈,还能围绕体育运动产生健康咨询、运动指导、健康评估、营养指导培训等附加产业。除了体育‘网红’,还有很多新职业也进入到了我们的视野当中,比如体育心理师等。”他说。

  

根据体育圈“上场”招聘平台的反馈,疫情期间,体育培训行业的教练员、指导员等岗位需求有所下降,但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大型体育培训机构开始增设 “短视频策划”“视频编辑”等相关岗位,孵化自己的明星教练,发力线上业务。

  

就业有压力 开拓新战场

  

对于有意向在2020年进入体育行业的毕业生来说,疫情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迷茫。

  

根据教育部去年10月发布的数据,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今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受疫情冲击及季节性因素影响,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下降。2020年一季度招聘需求人数减少,求职申请人数增加。

  

“上场”平台负责人付宇同表示:“疫情下,体育产业招聘需求减弱,看似影响的只有应届毕业生,实则不然。部分在大三实习的专业学生,也会进一步挤压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危机中也蕴含着机遇。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体育与健康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振宇表示,疫情给体育产业就业带来的冲击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困境之中,依然存在着机遇。他说:“受《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大基建、大文旅政策影响,体育管理活动大类中的体育专业团队、行业团体存在服务机会增长;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大类中的互联网体育服务会持续走高;其它体育服务大类中的体育旅游服务、体育健康与运动康复服务会是涨幅最大的增长点。”

  

王振宇表示,体育新职业发展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满足消费者、参与者的需要层次,个性化、社交化、自我提升化;第二,在国家经济与产业角度,产业发展与着力点在消费,不考虑消费的项目不会持续,没有营收能力的企业会淘汰。他表示,从发展的角度,体育“真”运营人才(赛事、场馆等)、体育健康与康复人才、体育经纪人才、体育研究与规划、策划人才等,将是未来体育市场上需要的人才。

  

练就“真本事” 迎接新希望

  

面对特殊形势,求职者应该如何“应时而变、应势而立”?从业者和专家们从各自角度为求职者们提出了期许和建议。

  

“真本事”是柴国徽从事线上体育业务的最大感悟,他认为,线上教学这种新业态对老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必须会真功夫”,而且由于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对老师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健身博主“老赵”(原名:赵睿甲)也认为:“本身自己要有‘硬实力’,这是内容输出的核心,其次要对社会背景有了解。我想到八个字‘持续学习、无愧于心’。”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了使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预期。在这样的预期下,专家们对体育产业的未来有十足信心。

  

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曲文勇认为:“这次疫情确实对中国很多职业造成冲击,给人类提出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如果能够有效、迅速地进行调整,利用新技术来改变传统的学习生活方式,那么新职业就会像井喷一样出现。”

  

张福利表示:“现在是个体经济兴起的时代,线上体育平台的用户正在呈几何倍数增加,整个行业也正在经历一个体育运动商业化的升级。随着体育文化的不断培养,体育运动将成为人们的刚需,新兴的体育岗位要符合两个特点,一是能满足客户刚需,二是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将这两个特点结合到一起,就能在未来开辟一片新天地。”


练好“真本事”,拥抱新时代,体育产业拥有着美好的未来,但脚下的路还需要从业者们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走通。


本文转载自新华社,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野火后,期待新生——体育新职业催生新希望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