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深蓝”落子,体育棋局AI走向何方

“人机大战”引爆了关于人工智能的舆论场,但在体育领域,“人机对抗”并非人工智能的归宿和目的。

2020-05-17 14:00 来源:新华社 记者/王恒志、王浩明、王楚捷 0 16850


禹唐体育注:

23年前的今天,IBM公司研制的人工智能系统“深蓝”在6局比赛中3.5:2.5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将“人机大战”的话题推上一个高潮,要知道,仅在一年之前,它的上个版本还是卡斯帕罗夫的手下败将。

  

虽然这在当时已经是爆炸性新闻,但绝大多数人应该想不到,仅仅20年后,随着李世石、柯洁先后负于“AlphaGo”,被视为“人类智慧最后堡垒”的围棋,也倒在了人工智能面前。

  

“人机大战”引爆了关于人工智能的舆论场,但在体育领域,“人机对抗”并非人工智能的归宿和目的。时至今日,人工智能已经融入体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并在继续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进化”,通过帮助人类更好地观赏、分析、认识、理解体育项目,最终让人们以更科学的方式、更浓厚的兴趣走近体育的本源——野蛮其体魄,健全其人格。

  

“人机”漫漫“对抗”路

  

与人的“较量”是人工智能诞生以来一个长久的命题,“下棋”正是具体化这一命题的方式。早在“人工智能”一词首次被提出的1956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塞缪尔就创造了一种西洋跳棋应用程序,并使用强化学习训练,使其可以独立参加比赛。1962年,这个西洋跳棋程序打败了当时全美最强的业余选手罗伯特。

  

虽然只赢了一场,但这场胜利还是让当时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研究兴奋了一把,毕竟,这是机器第一次战胜人类。

  

人工智能对棋牌项目的挑战从未停止。

  

在卡斯帕罗夫和“深蓝”上演对决之前,“深思”“Fritz”“Genius”等国际象棋人工智能已经在棋坛“征战”多年,而在那场决战之后,它们依然不断更新换代。2008年诞生的“Stockfish”就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国际象棋的最强王者——它的对手早已不再是人类,而是其他国际象棋人工智能。

  

“千古无同局”,围棋因其可能性几乎无法穷尽,对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来说,堪称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但就在2016年,“AlphaGo”成为首个击败人类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它的对手是韩国名将李世石。

  

故事还没有结束,毕竟彼时的李世石并非巅峰期。2017年5月,当时的世界围棋第一人、只有19岁的柯洁0:3完败,才让人彻底明白人工智能的强大。仅仅时隔一年,此前还输给李世石一局的“AlphaGo”已经“进化”到天下无敌。

  

同样是2017年,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Libratus战胜四位德州扑克顶级选手,也引发一片惊叹。

  

此后的进程宛若游戏“开挂”,“AlphaZero”通过引擎自我学习功能,通过若干小时的自我学习,就将包括“Stockfish”“AlphaGo”在内的诸多棋类项目“最强AI”斩落马下。

  

在其他体育竞赛上,人工智能也有不少“存在感”。

  

近些年,以机器人为主题的体育赛事,如机器人格斗竞技、足球机器人赛事都日趋成熟壮大。机器人足球世界杯RoboCup已成功举办23届,甚至机器人格斗综艺也拥有不少受众,近几年在国内就有多档节目在网络平台播出。

  

2018年6月,电竞界迎来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对手。著名人工智能非营利组织OpenAI,用5套不同的AI算法组队在5V5对战中战胜Dota 2业余人类玩家。考虑到Dota 2是涉及到购买升级装备、思考战略、团队合作多方面的战略游戏,此次人工智能的胜利,证明了其进行“团队协作”的可能性。

  

体育圈AI不止“人机大战”

  

“人机大战”的火爆并不意味着对立,人类的落败也并非“末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围棋,在人类顶尖高手落败之后,这项运动反而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事实上,从在体育竞赛中争取优胜,到推动体育商业和产业进步,再到催生体育文化和伦理的变迁,人工智能在体育圈的介入,其实早已超越了“人机大战”,进入更广阔的领域。

  

从体育竞赛本身来说,人工智能指导下的运动训练和比赛已经成为不少运动员和运动队的“标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工智能在运动员和球队技战术方面的分析,开始让训练和比赛中的决策更为高效和科学。近年来,美职篮金州勇士、英超莱斯特城等不少职业俱乐部都在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助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竞赛中的另一个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的辅助判罚,譬如近年来发展迅猛也引起很大争议的VAR(视频助理裁判)。

  

此外,人工智能对赛事的媒体传播正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无论是奥运会、世界杯这样的国际大赛,还是各大职业足球联赛,媒体版权都是体育和商业连接的最核心枢纽。基于图像处理的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让精彩片段能够自动批量生成。除此之外,马拉松等大众参与的赛事,基于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为跑者定制的视频回放也可以在比赛结束后马上传送到跑者的手机上。

  

人工智能与体育器材装备的结合,让智能硬件成为体育的“黑科技”。从可采集和分析各种身体数据的智能穿戴设备,到与VR和AR结合的健身娱乐设备,都史无前例地改变了人们参与和观赏体育的方式。5G时代即将来临,VR和AR在体育上的应用更加引人遐想。

  

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让很多人始料未及,而它对体育的传统伦理也在产生巨大冲击,譬如VAR,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伴随争议。显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体育的内涵与外延也在变化,双方都需要适应与磨合,这些问题终究会成为人类前进的影子。

  

AI助力 能否成为体育回归本源“神之一手”

  

“我一直觉得围棋是两人互相切磋形成的艺术,可它(AI)出现后,之前的想法就崩塌了。”在去年年底的一档访谈节目中,韩国传奇棋手李世石表达了自己面对人工智能时矛盾的心情。

  

这样的心情,或许在电视机前观看足球比赛的球迷们也多少有些感触,VAR的介入触发了连锁反应,究竟是接受有误判的足球还是让冰冷的机器不断割裂比赛,很多球迷开始“站队”。

  

虽然“人机大战”引人瞩目、VAR引发争议,但人类开发人工智能的目的显然不是在棋盘或电竞场上击败人类选手,或是引发足球场上的“伦理之争”,归根结底,是希望人工智能成为人类的助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体育而言,现在的人工智能就是“术”,最终这些“术”都要为“道”服务——也就是回归体育的本源。

  

就如同“AlphaGo”掀起围棋热一样,人工智能的介入可以令很多普通人更便捷、更清晰、更有热情接触体育。比如:更全方位、多角度的直播点播功能会催生更多体育粉丝群体;马拉松赛事、智能篮球场的精彩个人秀视频,足以令一个爱好者将其作为“社交资本”,进而可能带动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更多的“黑科技”装备、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健身指导也能让更多人真正享受到运动带来的“正收益”……

  

人工智能和体育从来没有背道而驰,人工智能也不会让人们变得更懒。相反,越来越强大的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更顺利打通“运动——健康”这条通道,或许会成为体育这盘大棋上的“神之一手”,真正实现体育野蛮体魄、健全人格的应有之义。


本文转载自新华社,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23年前“深蓝”落子,体育棋局AI走向何方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