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创新 习惯培养 线上模式或助体育产业走出危机

体育竞赛表演业寄希望通过线上模式维系人气。

2020-04-08 10:00 来源:新华社 记者/王沁鸥等 0 72618


禹唐体育注:

视频办赛事,云端搞青训,直播健身培训……在新冠肺炎疫情阴影笼罩下,体育产业将目光转向线上已成明显趋势。在疫情之初,线上模式似乎只是危机之中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急对策。而当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线上模式则逐渐显现出成为体育产业发展新路径的潜力;其对大众体育消费习惯养成的促进作用,也或将对线下体育产业的复苏起到积极作用。


体育竞赛表演业寄希望通过线上模式维系人气。西甲、德甲、美职篮等商业联盟已办起电竞比赛,F1则迎来史上首次线上开拍,在虚拟大奖赛巴林站中,代表雷诺车队出战的中国试车手周冠宇成功夺冠。电竞行业本身也取消了大多数线下赛事,英雄联盟职业联赛便于3月9日于线上恢复开赛。第四届世界围棋公开赛八强赛的一场中日对决也将于4月27日通过网络进行。


借云对垒或虚拟赛事维持消费者关注度,未来是否能催生新的商业模式还不得而知。毕竟,体育竞赛表演业目前最大的吸引点仍是线下竞技时所展现出的运动魅力。但在健身休闲、培训产业,线上模式或许正在带来一场行业变革。


春季运动会本是全民健身的保留节目,但今春各地的运动会纷纷则“上网”。在哈尔滨市首届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中,赛会项目不见田赛、径赛等传统运动会中的“常客”,更易居家进行的广播体操、开合跳和平板支撑等成为主角;金银铜牌也被人气奖、优秀奖及参与奖所取代。而在“定向战疫、健康中国”居家定向大赛中,参赛家庭根据各自居家环境自行设计地图。地图不同,所有参赛选手的快慢先后自然无法区分,但每个家庭却在过程中收获了珍贵的亲子互动经历。


弱化竞技性,增强参与性,是各类线上大众赛事的突出特征。疫情之初,一些体育爱好者担心,由于缺乏体育活动中最基本的面对面互动,体育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作用会在线上活动中被削弱。但一些参与者却在参赛后表示,不能出门的日子里,线上“竞技”反而促进了家庭关系,与众多不曾谋面却志同道合的网友连线,也缓解了疫情中的焦虑情绪,希望这些线上赛事在疫情后仍能延续下去。


在健身培训行业,诸多线上课程的开展也让许多人养成了每日打卡的习惯。超级猩猩、乐刻等健身平台都推出了线上直播课程。超级猩猩在一直播的官方账号高峰时期超过十万人在线观看。而京东大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平台上跳绳成交额就同比增长56%,哑铃同比增长60%,拉力器同比增长109%,划船机同比增长134%,自营瑜伽垫同比增长高达150%。销售增长在低线城市和乡镇地区甚至更为明显。


“此次疫情将唤醒大众健身的意识,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和强身健体的消费需求会涌现出新动能,健康、体育锻炼将在国人以后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李海说。他同时认为,疫情会加速健身休闲产业互联网基因的植入,“实现健身休闲产业的多元化经营,在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亦增强产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2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彭维勇表示,此次疫情带来了危机,也催生了体育产业的一大热点,即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这一趋势在体育培训、健身休闲、场馆服务等业态中尤为明显,培育了体育消费者线上的消费习惯。“要鼓励体育企业创新发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培育数字体育、在线健身、线上培训等新业态。培育体育产业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助力体育产业提质升级。”


或许疫情过后,体育产业的主战场仍将移回线下,增强体魄、收获人与人之间情感和精神上的联系,仍将是体育产业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卖点。但毋庸置疑的是,疫情这只“黑天鹅”的降临,已将体育产业加速拥抱数字新技术提上了日程,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创新。另一方面,大众积累下的健身习惯对于产业复苏来说或许更是宝贵的财富。毕竟,在热钱逐步散去,行业认知更为理性的今天,更多从业者已经认识到:体育产业本质上是个“慢产业”,其可持续的繁荣,根本上依托的是大众体育消费习惯的养成。


本文转载自新华社,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路径创新 习惯培养 线上模式或助体育产业走出危机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